楠木轩

山上的生活|嵩山览胜

由 俎巧玲 发布于 休闲

文|卢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中岳嵩山天下闻名。一个节假日,我们一行四人,特意游赏了嵩山胜景。

嵩山主要区域位于登封县北部,横向延伸60多公里,东部称作太室山,西部称作少室山。据说,大禹的长妻在这里生下了夏启,长妻即称太室。长妻死后,大禹的小妻在太室山相对的区域抚养夏启,小妻又称少室。这便是太室、少室之名的由来。

嵩山巍然挺立于天地之间,气势非凡。高耸的石峰,排列如壁,坦然裸露,白如朝天的莲花,又比莲花多了许多坚刚之气。登太室山,望之不显远,趋之久难近。沿着崎曲的山路,走累了就歇,歇过了再走。终于到达法王寺。法王寺是这里最古老的寺院,曾一度衰落,前些年又恢复重建,有田纪云等名人的题字。寺中有山门、大雄宝殿等建筑,与其他地方见到的汉传佛教寺院的格局差不多。最为不同者,是寺后的佛塔,古老而高大,令人赞叹。与法王寺一岭之隔,有嵩岳寺塔,塔建于南北朝时期,12面15级,雄峙于山腰,是嵩山最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太室山下,有嵩阳书院。该书院历史很久,在宋代与长沙的岳麓书院、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商丘的睢阳书院并列为四大书院。当时的文化大家司马光、程颐、程灏等人都曾在这里讲学。作为文化人,有幸来到登封,哪能不到嵩阳书院观赏一番呢。

嵩山游的另一个重要项目,自然就是到少林寺了。顾名思议,少林寺即“少室山密林中的寺院”了。该寺位于少室山北麓的山谷中,本是个幽深宁静之所。只因少林寺名气太大,游人太多,所以才显得有些热闹。

松柏掩映着的那座山门,红墙彩瓦,方门圆窗,是少林寺的标志性建筑,世人皆知。进得门来,遇一僧人,俗姓与我相同,颇感亲切。在他的引导下,我们一一观看了大雄宝殿、方丈室等处。院中有一些僧人练武,跟着学的不乏金发碧眼者,足见少林功夫的无穷魅力。寺中还有一些珍贵的碑文,比如米芾写的“第一山”之类,很见功力。虽然少林寺的建筑格局与其他寺院差别不太大,因为它是中国禅宗的祖庭和天下武林的圣地,所以,目光所及,总有一种神圣的感觉。

三十年前电影《少林寺》面世,此后又有一系列与少林寺有关的电影电视剧播出,让少林寺的名子响遍全球。少林寺的确有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贡献。就宗教传播而言,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达摩祖师曾在这里传授佛法,报恩禅师在这里弘扬曹洞宗风,这对于佛教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就武术发展而言,该寺对于中国武术套路的整理和传承,都是举世共知的。十三和尚有功于唐朝,武僧抗倭有功于明代,保卫团退匪于民国,因而,少林寺被历代政权重视。隋文帝赐田百顷,唐太宗赐田千顷,元、明、清各代增修扩建皇题匾额,民国倡导武术归宗少林,并将岳飞、朱元璋比为少林英雄。

少林寺西不远处的塔林,有唐、宋、元、明、清各代高僧的砖石墓塔248座墓,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塔林。以前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在塔林里打斗的场面,心中疑问不少,这次亲临,终于了解了其中的奥秘。

在少林寺所在的山沟内,有不少相应的看点,有的地方搞武术表演,有的地方办武术学校。旅游的发展,使这里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去处。

作者:卢明,男,1960年生人,笔名黄河入海。郓城县委退休干部,郓城县作家协会主席,县诗词学会会长。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菏泽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郓城中国水浒学会理事,菏泽学院水浒文化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郓城县历史文化研究学者。在《光明日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多种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100余篇、小说20余篇、诗词诗歌1000余首,其中《菏泽赋》在《光明日报》发表。著有《正话水浒》《水浒印象》《好汉文化探究》《郓城文史考略》(三卷)文化书籍六部,主编《郓城文学作品选》《郓城文韵》《水浒别传》《水浒酒故事》作品集四部。在菏泽电视台主讲主讲水浒文化十三期。

壹点号心梦文学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