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黄海中,一座小岛的存在与记忆

那座从时光深处漂泊而来的小岛,宛若潮汐中的一叶扁舟,常常碾进我的梦乡。

年少的我,曾在夕阳下,赤着脚丫追逐、嬉闹在松软如酥的沙滩上。曾在殷勤的青鸟引领下,眺望归航的点点白帆由远而近。也曾在礁石上打下鲜活的牡蛎大快朵颐。

我记得,大海上,那群袒胸露背的汉子唱着渔家号子乘风破浪追逐太阳的壮怀激烈。我记得,长夜里,灿若星辰的渔火荡漾在波光粼粼的海湾里的瑰丽景色。我记得,云雾缭绕中,三官庙的钟鼓梵音沉稳、绵长。

虽然离开她二十多年了,但这些影像一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里。

她叫养马岛,位于烟台东北约三十公里的黄海中。她西高东低,四面环海,面积约有十平方公里。

旧时,养马岛叫做莒岛,归属宁海州(今烟台市牟平区)管辖。据传,春秋时,莒国灭亡后,莒人流亡奔徙至此繁衍生息,他们把小岛起名“莒岛”。明代嘉靖《宁海州志》记载:“莒岛,在州北一十里,本莒岛社地。其土肥沃,其山秀丽,中多古墓。”

“莒岛”是清代更名为“养马岛”的。同治《重修宁海州志》告诉后人:“莒岛,在州北十里,今呼养马岛。”

相传,养马岛的得名和秦始皇东巡有关。公元前219年秋天,始皇东巡,登芝罘,射大鱼。跋涉途中,他看到了苍茫大海中的海岛祥云萦绕,流光溢彩,丛林中万马奔腾,时隐时现。他挥鞭一指远处:“好一个养马岛”。皇上开了金口,臣下遵旨照办,就开始在这里蓄养战马。逐渐地,人们就称这里为“养马岛”了。

曾有一个时期,养马岛还被叫做“象岛”。起因是岛东北方的海里漂曳着一座小岛,形似大象浴水,取名“象岛”。象岛一度喧宾夺主,取代了养马岛的名号。

养马岛是否真的因为秦始皇东巡得名,众说纷纭。牟平文史专家考证后认为是牵强附会。后来又有人提出“戚继光养马说”,但也缺乏史料佐证。不过,早先养马岛上还真养过马,且有遗址可寻。岛东有一袖珍小村叫“马埠崖”,村南峭壁下有一片沼泽地,口碑相传此地专为擒马之用。

养马岛虽然地美景秀,物产丰饶,适宜人居,堪称“世外桃源”,但是也曾多灾多难,饱受蹂躏。1991年《牟平县志》就曾记载过这样一段旧事。明朝初年,养马岛百姓因不堪忍受倭寇袭扰,只能弃岛外迁。后来随着朝廷铁拳抗倭,沿海边境逐渐安定。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八月,举家外迁的岛民归乡心切,于是,“岛民刘兴等人赴南京,诣阙陈词:旧居岛地,以耕渔为业,共七十余户,有田一百公顷。前因倭寇扰边,被强制迁居路上山地,去海甚远,渔无所得。且土地瘠薄,不堪耕种,致皆不能自给,更无以供赋税。请求复居莒岛,还就本业。帝特许诺。”(《牟平县志》1991版)

有时候想一想,养马岛名称怎样由来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我的家乡,重要的是我喜欢她到骨子里。

最近几年,陆续参与一些地方史志搜集整理工作。随着对养马岛更深层次了解,她在我心中逐渐丰盈起来。我常常羞愧于自己做为一个海岛人虚度了光阴,怠慢、亏欠了她。

我没有想到,家乡这个不起眼的小岛竟走出过那么多有血有肉的仁人志士,发生过那么多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请允许我把时光的指针倒拨300年吧。

那是清顺治年间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晨。那个清晨对牟平人杨维乔来说却非比寻常。

这次他从监察御史任上回乡省亲,除了看望家乡父老,还要到养马岛拜祭一个叫刘宠的乡贤故人。这是他多年未了的心愿。

此刻,养马岛刚刚从酣梦中醒来,云淡风轻,波澜不惊。薄雾中,一叶扁舟载着轻车简从的杨维乔缓缓靠岸。船刚停稳,他就急匆匆跳下船头向养马岛山中的刘宠墓走去。

这是一场穿越1400年光阴的“杨刘会”。

杨维乔要拜祭的刘宠,字祖荣,东汉时期牟平人,汉室宗亲,是刘邦庶长子齐王刘肥的后代。

刘宠天资聪颖,通晓经籍,品德高茂,以孝廉入仕。历任东平陵县令、豫州太守、会稽太守、太傅、太尉等职。刘宠一生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深受百姓爱戴,人称“一钱太守”,其英名跻身《后汉书•循吏列传》。万人景仰,千古流芳。

清代乾隆皇帝曾赋诗赞美他:“循吏当年齐国刘,大钱留一话千秋;而今若问亲民者,定道一钱不敢留。”

拜祭者杨维乔也是位廉臣。他是牟平午台南塂人,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及第,择优选入翰林院庶吉士。后历任广西、浙江两道监察御史、山西布政等职。

杨维乔年少时就敬慕刘宠品行,立志做一个象刘宠那样的人。

入仕为官后,他不忘初心,不畏权贵,爱民如子,深得百姓爱戴。

说道起来,杨维乔与养马岛也是颇有些渊源的。他的先祖就是从养马岛迁出后定居午台南塂村的。

站在刘宠墓前,看到出自汉代大儒蔡邕手书墓碑,杨维乔心潮澎湃。这个相聚时刻,他期盼了很久。他慷慨赋诗袒露心迹:“居官莫道一钱轻,尽是苍生血作成。向使持来抛海底,莒波赢得有清名。”

这次“杨刘会”是廉者之间的隔空交流,是惺惺相惜的琴瑟合鸣,是顶天立地的人间正气。

这次相会的美好化作涓涓细流潺湲在养马岛,滋养着牟平大地。俞价、张惠、赵仁、李永绍等一大批有志、有节、有能、有为之士前赴后继,在历史天空书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瑰丽篇章。

微风习习,杨柳依依,金色的霞光穿过云层洒满养马岛的沟沟坎坎,如诗如画的小岛在漂渺的云雾里默默静卧。

我是在一位守山老者引领下来到中原村村北山坡上的。

这是一处隐身在茂林修竹中的坟茔。黑色墓碑上“抗日烈士杨子平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墓志铭简要记载了墓主人的生平:“杨子平,山东牟平养马岛中原人氏,十九岁毕业于烟台实益学馆。后任辽宁省颐中烟草公司总代理。目睹日寇侵华之野心,一九二九年秘密加入共产党,任奉天特委财务部长。一九三二年国联组织五国调查团,李顿任团长赴沈阳,子平冒险谒见团长,亲口详述日本之阴谋,不幸于一九三六年二月,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受尽酷刑,一言不发,判英美密探反满抗日共产党罪,当年旧历七月七日游街后枪杀,时年39岁。一九八七年八月一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同年中央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以孜褒扬。”

墓志铭的撰写者是我国著名画家、中央美院杨先让教授,他是杨子平的亲侄子。

在老人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我逐渐还原了杨子平的“身后事”。

由于长期在东北从事隐蔽战线工作,杨子平的经历家人并不清楚。为此,杨子平牺牲后,杨家两代人多方寻访线索。执教于中央美院的杨先让教授更是历时十几年时间,辗转多个省市锲而不舍查寻。

1956年,一则迟来的消息让杨子平家人兴奋不已。苏联向我国东北抚顺监狱遣送了一个名叫筑谷章造的日本战犯。筑谷章造是当年参与杀害奉天特委经济部长杨子平等共产党员的凶手之一,他交待了全部罪行,厘清了历史本源。

突如而来的喜讯让一直查找杨子平烈士消息无果的杨家人看到了曙光。

好事多磨,几经周折,他们终于等来山东省民政厅传来的佳音:山东省正在进行调查整理早期共产党员活动资料,杨子平的生平历史及身份已经查明确认。1987年8月,杨子平终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英雄大义昭示天下。

2012年7月24日对杨家人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牟平社会各界人士在家乡中原村小山上为杨子平举行隆重的立碑仪式。

这段回家的路,英雄走了76年。

下了山,老人又兴致勃勃引领我穿街过巷找到杨子平故居。负阴抱阳,藏风聚水,沉稳大方,这是座标准的养马岛海隅风格建筑,虽然经历百年风雨侵蚀却依然不失当年辉煌风采。老人说,作为家境殷实的富家子弟,杨子平拥有锦衣玉食生活,他却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最后献出宝贵生命,他活出了人生精彩,他是养马岛的光荣。

老人的话说出了家乡人的心声。

无独有偶。离杨子平老家不远的马埠崖村也有一名共产党人,他的境遇和杨子平一样。

他叫王锡泽,又名刘琪,出生于1920年。1935年王锡泽在烟台志孚中学读书时参加进步学生“读书会”,后参加革命,1937年入党,历任“民先”队部负责人、山东纵队司令部科长、四支队二团连长等职务。1940年8月,在莱芜小张庄战役中,王锡泽冒着敌人的炮火,率先攀上云梯,登上城头,不幸中弹牺牲。牺牲时年仅20岁。

王锡泽牺牲40年,家乡无人知晓。直到1983年经王锡泽生前战友多方努力查寻,家乡人民才知道他的英雄事迹。这年9月15日,牟平县在养马岛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

在1991年版《牟平县志》里,我找到了如下记载:不到4000人口的养马岛就有革命烈士30人!

站在宽敞的白马广场凭栏远眺。华灯初上的养马岛高楼林立,霓虹闪烁,万家灯火。我想,眼前这种和平安宁的盛世美景不正是杨子平、王锡泽这样的先行者孜孜以求的吗?今天他们的夙愿己经成为现实。我要说,正因为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流血牺牲,我们这些后来人才能恣意享受这样美好的生活。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要感谢他们,要向他们深施一礼。

波澜壮阔的养马岛胸怀坦荡,包容万象。

潮起潮落的养马岛大浪淘沙,荡涤尘埃。

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进养马岛胶东红色文化纪念馆,流连在一个个展厅里,听解说员讲述那些渐行渐远的光阴故事,重温那些温暖和感动。

我在这里看到了1948年“养马岛惨案”的章节。这是上了年岁的海岛人刻骨铭心的痛,是子子孙孙不该忘却的历史。

最美人间四月天。经过土改运动后的养马岛,春和景明,天蓝海平。养马岛人民翻身解放,欢欣鼓舞,喜气洋洋。

按照上级部署,我养马岛区中队奉命出岛整编,区委和区公所干部到牟平卢山区沙子村开会。仅留下杨悌之、孙立桓等同志坚持工作。

风云突变。养马岛上空忽然漂来一团乌云。一场血雨腥风即将来临。

得到岛上兵力空虚情报后,盘距烟台的还乡团在匪首孙振先、孙立业带领下于4月19日深夜,乘船从烟台出发,20日拂晓时分由岛东、西两端登陆偷袭。敌人刚刚上岸,就被民兵流动哨发现,立即鸣枪报警。各村党政干部和积极分子闻风而动,迅速集结。经过紧急榷商决定留下共产党员孙立桓、刘广文、黄守镜、贺吉升、陈陆谓等同志坚持对敌斗争,其余人员马上从岛中部乘船向南岸转移。由于时间仓促,全岛11个党支部除孙家疃、黄家庄、西张家庄3个支部干部安全脱险外,其余8个支部干部没能及时撤出。一时间,养马岛陷入白色恐怖中。

还乡团控制养马岛后,设立了乡公所、警察所,建立了保甲制度,疯狂盘剥洗劫百姓,搜捕屠杀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我英勇的共产党人临危不惧,正气凛然,慷慨赴死。孙立桓被捕后受尽折磨,被拔掉牙齿,割掉双耳,壮烈牺牲。黄守镜被砍掉四肢后活埋。贺吉升被“抛大锚”扔进海里。毕庶礼被剁掉十指“点天灯”……

苍天垂泪,大海呜咽。还乡团的暴行罄竹难书,不忍卒读。

乌云遮不住太阳,黑暗必将过去。1948年10月11日,我军在南岸向养马岛发起总攻,孙振先率残部抱头鼠窜。沦入敌手175天的养马岛重见天日,回到人民手中。

“养马岛惨案”已经过去了70多个年头。时光可以老去,英雄的名字不会走远。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在这片广袤土地上播下的红色种子己经生根发芽,并且茁壮成长。他们的丰功伟绩我们没有忘记,也不会忘记。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蓝色是大海的颜色,蓝色是博大、永恒和包容的象征,蓝色是养马岛固有的芬芳。

如果说“蓝色牟平,一见钟情”是牟平独有的城市标签。那么,养马岛就是这个标签中最活跃、最靓丽的字节。

养马岛从一座“孤岛”,变成“天上人间”,这个华丽转身是从交通开始破题的。

养马岛距离陆地7.5公里。1977年5月以前,人们出岛进岛,全靠驾船摆渡。遇到天气变化,风大浪高,船只无法通行,两岸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就是这区区7.5公里的海路,曾发生过一幕幕人间悲剧,见证过无数家庭妻离子散悲欢离合。

养马岛人不会忘记,那一年春天,岛里民工出海作业途中,突遇天气变化,导致船上30多人全部落水,六条鲜活的性命葬身海底。

人们多么期盼能够早日天堑变通途!人们多么希望双脚踏上幸福路!这是几代人的企盼!

这一天终于来了!1975年11月,一场改天换地的拦海筑坝修路的大戏在养马岛前拉开序幕。十里海面彩旗招展,车水马龙,炮声隆隆,不舍昼夜。

1977年5月是养马岛人刻进骨子里的时间节点。历时一年零七个月时间,搬运土石20万方,用工28万个,耗资65万元,全长5050米的“十里长堤”宣告竣工通车。天险变通途,几代养马岛人的心愿终达成。走在大路上的百姓们额手称庆,喜极而泣。他们说,这是海岛的再一次解放。

养马岛的第一条连岛公路竣工后,紧接着海岛中部另一条公路又紧锣密鼓破土上马。又是两个春秋,一条长1912米,宽8米的沥青路全线通车。

记得当年在岛上工作时,我的“忘年交”孙立让曾不止一次回忆起他亲身经历的筑坝修路工程场面。他说,寒冬腊月,雪花飘飘,牟平县四个乡镇的千余号民工战天斗地,没有人叫苦,没有人喊累,没有人退缩,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快点修好路,让海岛人民早日步行出岛。在大坝工地现场上,当时的象岛公社书记孙德汉身先士卒,挽着裤脚,光着脚板,推小车,运石料,和社员们赛着膀子干,有一次还受了伤。由于大家上下一条心,连岛路终于修通了,人们进出海岛再也不用划船摇撸了。

路通了——养马岛不再是一座孤岛。电通了——养马岛成了“不夜城”。水通了——甘甜的“连心水”源源不断流进千家万户。电话通了——养马岛的声音传遍五湖四海。

养马岛人不会忘记,1984年10月,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养马岛被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重点旅游开发区。自此,驶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国内顶尖规划设计团队走进了养马岛。他们依“海”和“岛”之势,取“秦皇”与“马”之意,绘制开发蓝图。很快,一个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五大景区,四大广场,两大体育娱乐中心,二十四处亭台楼阁规划浮出水面,并投入实施。

1985年10月,投资200万元,面积15万平方米,可容纳1万名观众的现代化赛马场在养马岛落成纳客。建成当年,赛马场就圆满承接了全国马术锦标赛、国际马联塔马克场地障碍赛等大型赛事。

养马岛实现了“四通一平”后,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国家审计署等国内十几家单位在这里兴建了宾馆、招待所,助力海岛发展。海岛积“吃、住、娱、购”功能于一体,四海宾朋纷至沓来,养马岛成了闻名遐迩的“观光旅游岛”。

来了不想走,走了常回首。四海宾朋下榻养马岛后,异口同声称赞道:“这里是小马尔代夫。”

今天,漫步新建的养马岛大桥。当年我在养马岛工作时穿行的连岛公路已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眼前这座长1870米,宽28米,双向四车道的新桥。这座取意展翅高飞鸥鸟形象的大桥建设于2004年。这是烟台市首座上承下柔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这座新大桥投入使用后,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从根本上解决了先前由于建设连岛公路导致的海水淤塞问题。奔流不息的海水重新实现畅通,养马岛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再现了仙境海岸的历史风貌。

“养马岛新桥既漂亮,又环保。”我当年的一位老领导说:“我是土生土长养马岛人,经历了海岛的翻天覆地变化。我是见证者,受益者。上世纪七十年,党和政府保障民生,着力解决的是百姓行路难的问题。今天我们崇尚人文,尊重自然,重点考虑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拆路建桥后,海水畅通,养马岛恢复了往日风采,天更蓝,海更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党和政府给老百姓办的又一件大好事啊。”

面朝大海,任思绪飞扬。换了人间的养马岛,仅仅是新中国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养马岛的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

养马岛,这颗镶嵌在黄海金项链上的明珠,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必定会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辉。

此刻,有一首诗在我的耳边回响:“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李镇

现居

青未了|黄海中,一座小岛的存在与记忆
青未了|黄海中,一座小岛的存在与记忆

烟台,自由撰稿人。

l

壹点号 九天明月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6245 字。

转载请注明: 青未了|黄海中,一座小岛的存在与记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