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山的人
山里人的房子没有院墙,敞亮。
匡建利从屋里出来,目光越过门前大片的有机蔬菜园,就能看到远处连绵的大山中,有一座山的山顶终年散发着圣洁的白光。从小在太白县咀头镇拐里村长大的匡建利知道,这就是鳌山。
然而,直到2009年冬天,匡建利40岁的时候,才第一次亲近这座既熟悉又神秘的大山。这一次拜访,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年冬天,十多名驴友在穿越鳌太线时失联,匡建利和沿线近百名村名被派去参加户外救援,第一次登顶鳌山。出发时,山下飘着零星的雪花,越往上走,风雪越大,举步维艰。谁料,快到山顶,雪停云开,天空一碧如洗,在蔚蓝色的天空下,山顶的巨石、林木被皑皑白雪覆盖,如梦如幻、美不胜收。匡建利被这一路变幻的景色震撼着,他一路走一路想:美景稍纵即逝,如果我会拍照,把这常人看不到的景色长久地保留下来,该多好!就是这一次和鳌山大雪的相遇,让匡建利从此痴迷上摄影这件事。
匡建利以种植高山蔬菜为生,说起种甘蓝、豆角等高山大路菜的种植技术来,他可以讲得头头是道,然而,对照相却是一窍不通。那次从鳌山下来后,他揣上钱,在熟人的推荐下,买了一部入门级单反相机。一有时间,就拿着相机一路走走拍拍,拍了一年多,快门摁下去无数次,匡建利总觉得自己的照片“差点意思”,差在哪里,自己也说不清楚。
摄影比种菜更需要技术!匡建利通过网络加入当地的摄影爱好者群,虚心向大家请教,从快门的运用到动态的抓拍,从画面构图到曝光控制,匡建利像一个渴望知识浇灌的小学生,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摄影技巧。“为什么别人拍摄的黄柏塬的水澄澈透明、如诗如画,我拍出来却没有这种感觉?”“那不光得会按快门,还得学会慢门的运用。”听了行家的话,匡建利醍醐灌顶,他跟着师傅,在黄柏塬的水里一待就是几天,每一次都要拍摄上千张照片,一点一点领悟摄影技巧。直到自己拍出来的照片上,流水像纱一样轻柔、细腻,“太白的水就应该是这么美!”匡建利高兴地说。
在匡建利的镜头里,有雨后山间缭绕的薄雾、有腾龙般盘旋的山路、有门口青翠欲滴的大田菜,也有院子里月季花上停留的蜜蜂,他不仅拍家乡一山一水的四季,更聚焦家乡一草一木的四时,每一个瞬间,都因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如果说拍摄静态美景只需要下点笨功夫就可以,拍秦岭野生动物特别是“秦岭四宝”就可遇而不可求了。在2009年以后,匡建利曾十多次登上鳌山,每一次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有一年5月,他作为当地向导,带领一个团队穿越鳌太,夜里在水窝子营地宿营。早上6点多,他刚钻出帐篷,就看见十几头羚牛摇着尾巴,在营地旁边的水坑饮水,“水窝子营地原本就是羚牛的水源地。”匡建利说,那一刻,他被震撼了:高山、日出,动物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画面简直太美了!“我悄悄地拿出相机,按动快门,记录下这令人感动的瞬间。”
这些年,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幸运地拍到珍稀动物。有一次,匡建利在黄柏塬“跑山”的时候,突然听见对面的山上传来“沙沙”的声响,寻声望去,一只大熊猫正在竹林里大快朵颐。这时,大熊猫也看见了他们一行人,愣了一下,慢吞吞地爬进竹林深处,而第一次碰见大熊猫的他,也紧张地忘记了拿起相机。此后几次,匡建利都在追逐大熊猫的身影,却一次次擦肩而过。2019年国庆节,听人说大熊猫下山了,他连忙驱车赶往黄柏塬,等了整整一夜,却没有看到大熊猫的身影,而第二天下午下山后,听说大熊猫又出现了,他只有连连摇头:国宝大熊猫太调皮了!有一年9月,听人说在二郎坝有火冠鸟飞过,匡建利和同伴二话不说,开上车从县城一路跑到二郎坝,又从二郎坝追到汉中洋县的华阳古镇,听当地人说鸟群刚刚飞过,又连忙赶到汉中西乡县,却始终没有拍到火冠鸟飞翔的身影。
尽管有遗憾,但十数年坚持不懈的拍摄,匡建利拍到了金丝猴群里,小猴子在母猴子怀里撒娇的瞬间,拍到了细鳞鲑洄游“鱼跃龙门”的奇观,也拍到了红腹锦鸡在雪地散步的身影,每一次拍摄,都让匡建利如痴如醉、沉醉其中。十年里,他用双脚走遍太白的山山水水、沟沟峁峁,拍了上万张照片,留下了无数美好的瞬间。他拍摄的照片多次被市县媒体采用,摄影作品曾获金秋红叶节摄影大赛二等奖、第三届城乡规划建设成就摄影赛二等奖,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以前,家人和村里人都不理解,认为我一个农民,成天背着相机跑来跑去,不干正事,现在,家人都很支持我,特别是老婆,几天不出去都提醒我三天不练手生,该出去拍照片了!”匡建利说。2018年,鳌太线全面禁止穿越,尽管匡建利再也不能去他“摄影梦”开始的地方,但他很支持政府的决定。他说,秦岭不仅是人的秦岭,更是各类动植物的家园,这些年对秦岭开展治理,秦岭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能拍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我会一直聚焦大山,用摄影去记录最真实、最美丽的家乡。”这位皮肤黝黑的农民深情地说。
宝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晔
编辑:吉洁
审核: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