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开启“存档”模式!未来,游客通过手机就能“掌上观展”啦

今天上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工程师团队正在对圆明园的大水法遗址进行勘探,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摄影测量、全球卫星导航技术对大水法的每一处定位留档,从两侧的汉白玉巨柱到一侧的垂式葡萄花纹,细到1毫米内的纹饰都测录得一清二楚。

圆明园开启“存档”模式!未来,游客通过手机就能“掌上观展”啦

图说:圆明园数字化还原大水法 官方图(下同)

近日,圆明园管理处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启了石刻文物数字化存档工作。以远瀛观和大水法遗址为起点,对圆明园西洋楼景区开展全面记录,并对一些主要遗存信息进行重点提取。5月份开始,经过了2个多月的时间,目前已经完成大水法的现场数据采集。未来,被“存档”的大水法可以形成虚拟三维影像在网上展示,使游客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掌上观展”,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官效果。

圆明园开启“存档”模式!未来,游客通过手机就能“掌上观展”啦

图说:圆明园数字化还原大水法

圆明园西洋楼内的远瀛观是乾隆时期一组欧式宫殿,全部用汉白玉建造,石质和雕花都十分精良。大水法紧靠远瀛观高台之南,是以石龛式为背景的一组喷泉,前下方的椭圆形菊花式喷水池内有“十狗逐鹿”喷泉,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十三级喷水塔,一齐开放时犹如山洪暴发、震耳欲聋。不幸的是,这两组建筑均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此后经过多次劫难,目前仅存残垣断壁。

圆明园开启“存档”模式!未来,游客通过手机就能“掌上观展”啦

图说:圆明园数字化还原大水法

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科长陈辉表示,文物具有生命周期,尤其裸露在户外的石刻文物,受风吹雨淋、暴晒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极易风化、受损。为了让珍贵的文物“永生”,圆明园运用数字技术为文物“存档”。

2018年,圆明园管理处就曾对远瀛观、大水法进行过加固保护工程。为了给两处遗址留下历史影像以更好地展示和研究,圆明园委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其以三维扫描、摄影测量和全景摄影为主要技术手段,按照“点面结合”的数字化方案,全面地记录远瀛观、大水法遗址现状,有重点地提取远瀛观石柱、大水法喷泉拱门两处重要遗存信息。

圆明园开启“存档”模式!未来,游客通过手机就能“掌上观展”啦

图说:圆明园数字化还原大水法

平时游客来到圆明园,虽能看到大水法的整个外观,但无法进入遗址内,因而鲜少能看到大水法石柱上的细节和内侧面。记者在勘测现场看到,大水法内侧的纹饰也别具特色,兽形、花叶形的西式花纹造型精美,保存完好。据说,当年大水法的设计师并不专长建筑工程,但他却剑走偏锋,利用数学知识和书本上的图案文字为参考进行设计,使这些纹饰颇具神秘色彩。而这些都将被原样存入圆明园数字化档案。

圆明园开启“存档”模式!未来,游客通过手机就能“掌上观展”啦

图说:圆明园数字化还原大水法

在现场,每隔几米就有一个标靶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工程师尚劲宇介绍,标靶球在三维扫描中用于定位和数据拼接,可使最终存档的数据误差降至最低,最终可实现原样展示。陈辉介绍,数字化可将破损的文物通过电脑进行虚拟修复,还原文物完整状态。下一步,圆明园将对西洋楼景区其他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存档”,这既是对文物的保护,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圆明园开启“存档”模式!未来,游客通过手机就能“掌上观展”啦

图说:圆明园数字化还原大水法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190 字。

转载请注明: 圆明园开启“存档”模式!未来,游客通过手机就能“掌上观展”啦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