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比特币,数字美元、天秤币来势汹汹,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该怎么走?法定数字货币如何才能在未来夺得一席之地?上述问题的答案都藏在了100年前的中国货币史中,余文建等著,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日前出版的《上海近代货币竞争—历史与逻辑》正好揭开了这段历史的神秘一角——货币竞争的来龙去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把历史上的事实分为两大类,一为理乱兴亡,一为典章经制。理乱兴亡一类的事实,是随时发生的,今天不能逆料明天。典章经制,乃人预设之以待将来,其性质较为持久,也更有借鉴意义。以往的史学研究更喜欢探究帝王更替、朝代兴衰,但《上海近代货币竞争—历史与逻辑》一书不以理乱兴亡为要,将视角锁定在典章经制,以货币竞争和币制演变为内在逻辑,系统、全面、详尽、深入地梳理了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上海滩上发生的货币竞争史实,及时地填补了上海近代以来的货币史研究空缺,帮助当代人更好得了解上海一步步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缘由,以此照亮未来前进的方向。
上海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近代历史上成为各方政治势力争夺和角逐的“必争之地”,本土军阀和海外列强相继粉墨登场,上海形成了以公共租界、法租界和上海县城三个基本行政单位的城市管理模式,也加剧了上海的“货币竞争”(《上海近代货币竞争—历史与逻辑》将“货币竞争”定义为各类主体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对不同信用风险下的信用关系和不同交易成本下的技术革新的动态选择过程,并认为货币竞争和货币演变是内在信用关系发展和外在技术革新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一是“废两改元”,二是“法币改革”。
外国银元的入侵,毫不留情得将中国货币史中的重要角色——银两赶下了历史的舞台。当然,我们知道真实的历史没有这么简单,银两并非自发消亡,而是做了一番挣扎和抵抗,但历史前进的车轮无人能挡,先进的制度必将取代落后的制度,落后的事物必将被先进的事物所淘汰,银两即是如此。
外国银元并没能独占中国的货币主权,在外国银元相互之间的竞争中,本国自铸银元悄然崛起,中国在币制上抗击外国势力的艰难斗争由该书第三章娓娓道来。先辈们的斗争历史告诉我们,货币主权之争寸步不能让。考虑到许多其他国际货币的存在,纵横捭阖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废两改元是银两与银元竞争的最终产物,银元制度战胜了银两制度,统一了币制,银元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货币。如果说银元对银两是压倒性优势,那么纸币对银元更是降维打击了。银本位制的弊端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逐渐显现,最终法币改革应运而生,刚战胜银两的银元不得不让出货币史的舞台,被无情地埋藏在历史的尘埃中。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纸币市场的竞争空前激烈,既有本土势力(钱庄、本土商业银行、国家银行)发行的庄票、银元券、法币,也有外国势力(英、美、法、日等国的外资银行)发行的各种纸币,各类纸币不仅内在性质不同、兑换标的物不同,还存在着区域差异和发行机构之别。早期外资银行纸币发钞规模遥遥领先,后期随着华商银行的崛起和反帝爱国斗争的深入,外资银行纸币逐渐退出竞争舞台,但本土势力发行的各类纸币仍在竞争中流通。为了统一货币主权,民国政府启动了“法币改革”,商业银行最终丧失货币发行权,国家银行发行的法币成为最终赢家。“法币改革”使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回暖,纸币最终取代金属货币,汇兑本位取代银本位,这对此后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第四章详尽的记录了民国政府争取货币主权独立的历史。
清末民初货币竞争的乱象与法定货币主权独立的历史,与当前各种数字货币泛滥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国纸币的投放、回笼量在2015年达到了历史峰值,但随着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兴起,社会公众纷纷改变了用现习惯,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无接触的“扫码支付”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更安全、更便捷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与现金的竞争是不是跟当年银元与银两之争一样?比特币、天秤币、数字美元、数字人民币等数字货币对非现金支付工具是降维打击吗?这个问题我们现在无法回答,但似乎可以从过去的那段历史中细品一二。
未来,我国法定数字货币能否重演历史,在新一轮的货币竞争中取得历史性的胜利。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面对何种形式的货币竞争、何种性质的货币竞争,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时候,货币主权必须牢牢抓在国家的手中,绝不可旁落。无论是第五套人民币纸币、DCEP、亦或是数字人民币,牢牢掌握货币主权是唯一不变的真理。
读历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在于搞清楚过去发生的事情背后隐藏了什么秘密,揭示了什么意义,对现在和未来有什么重要启示。“废两改元”的得失、“法币改革”的成败,无不给我们当代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发行法定数字人民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以五千年的历史为鉴,我们这代人必将实现中国梦。
作者:张潇潇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