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成最近频频上热搜的关键词。这意味着,教育问题真正得到社会的关注,热搜也不再是八卦娱星的专利,可以极大地消解娱星对于少年的负影响甚至是破坏力。这也意味着社会不再是单一以消极抨击态度看待教育问题,而是用一种积极的姿态去寻求改变。所以,“双减”,无论如何都值得喝彩!
教育的初衷是“成人”不是“成名”
为什么要实施“双减”?因为年轻的生命,甚至于千家万户都不堪教学之负!我曾经无数次告诉同仁和家长,您能像我们那些“优秀学生”一样生活一周吗?早6点起床,7点到校,上午4节课,中午还要贯彻“素质”(社团活动等),下午又是4节课、5节课,好不容易捱到天黑,又要匆匆赶去机构上课,再好不容易捱到本是少年天堂的周末,周末的少年永远在补课的路上……就算这样的学习和鲍翅燕窝一样名贵,这样的吃法也能把人吃撑、吃厌、吃死。慢说一周,没有多少成年人可以撑几天。连成年人都不能承受之痛,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施加给一代又一代柔弱的孩子!
同时,教学已经严重越位,甚至已经背离了教育的初衷。现代教育之父赫尔巴特定义:教学是教育的手段,教育是教学的目的,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人的美德。这一点,在过去几百年来都被广泛认同。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发生了严重的偏差,升学率成了教育的目标,即使是青春励志教育也都是“上名校”。但教育的初衷是“成人”,不是“成名”。
当生命行程的出发点与目标都产生谬误,焉能不重负!所有人都把目标锁定在名校,那是不可能完成的梦想。但若所有人都把目标锁定在美德,那怎么可能不成功?
我们引导和鼓励青少年学习,是凭借学习的载体,去获取人之为人的知识、能力、品质。起于学习,而止于学习。
学业成绩是成长的“听诊器”,手握“听诊器”的教育者,得以诊听生命成长的音律——与个体综合素养吻合的成绩,反映出生命的正常生长状态,需要的是保持;低于个体综合素养的成绩,说明孩子这时候需要的不是“补课”,不是急于掩盖“杂音”,而是诊疗产生杂音的“器官”,查该个体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查该个体的品质差漏……
为人师,我们不能效仿历史上那位名垂青史的“外科名医”,用锯子把露在体外的箭杆锯断就草草了事;当个体的成绩超越了个体生命综合素养,现象里面藏着的多半是成长智慧的提升,但也许有偶然,甚至可能有意无意的虚假……成绩,不是为生命成长喝彩的充分理由,更不是唯一理由。
五年前,我曾经问过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他们是普通的工薪一族,月薪合起来不到两万,却要担负孩子的补课费及弹琴、游泳费用,总计超过七千。他们仍然说:“这不算多,孩子的同学普遍培训支出都在一万以上!”
于此,我惊诧的不是钱,而是孩子。六岁的孩子主要生活是绕膝撒娇,在绕膝撒娇里融入教育,乐享天伦,我们何以急匆匆把他们绑架在焦虑的战车上?焦虑的战车,载不动我们希望的下一代。
最近,我又咨询过一位高三的同学家长,他们也是普通工薪一族,家庭收入亦在两万上下,补课月支超过两万,假期里,他们忙于“团课”,为了“团上课”,不得不多次多方寻找关系,因为学校路远,还要租房陪读……如果不是补课,他们本可以安然生活。全剧场的人都站着看的戏,与全剧场的人都坐着看的戏一模一样。补课对于一个平行的群体毫无意义。
对学业过分焦虑影响教育意图
教育为什么要减负?是因为社会对于学业成绩的过分聚焦,已经严重地篡改了教学设置的意图。以数学学科为例,教育设置数学学科,最普遍的能力目标是在于让人类“识数”,会利用加减乘除随时随机解决生活中遇见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学会数学中的算术便可以安然终身。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有几何代数微积分?我认为教育设计的意图是期待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让思维流畅起来,了解运用已知探求未知的路径和方法,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人之为人的诸如倾听能力,思维习惯,刻苦精神,诚信原则,合作倾向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只有自主学习,才能更好地落实这些教育主张。而盲目补课,这道题会了,换一道题会吗?作业题会了,人生的难题会吗……更不用说,曾经有补课机构宣称:“今天我不教你的孩子,明天,我就教你孩子的对手!”其实,浩瀚世界,生命与生命是对手还是友伴?
言已至此,补课的弊端昭然若揭,除了少数人渔利,整个社会都深为所累,贻害无穷。六年前,我们学校以“活力课堂”力倡“教学回归育人本位”,迄今,时代以“双减”呼唤教学回归育人本位。
疯狂补课,不仅仅影响了个体健康成长,影响了千家万户的安宁,也严重地干扰了国家对于人才的选拔,影响着一个民族薪火相传。最好的个体教育是成人,最好的民族教育是让一个民族生生不息。
减负不是“双减”的全部
“双减”是减负的落地措施,它的内容是:减轻作业负担,减轻课外辅导的负担。值得注意的是,减负不是“双减”的全部!
教育怎样才算减负?因为的确是成人在主宰教育,我们不妨这样来思考,成人们向往的幸福人生是什么?我认为是在生命自觉自律下的自由生活。那么,我们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生命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我们的陪伴和教练下,自主时间,自主生命,从而养成生命自觉。
学习的载体并非只有学科,我忽然想起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搭窝”(普通话叫“过家家”),那是多么好的教育实践:一群孩子,有的扮作爷爷奶奶,有的扮作父亲母亲,个小的就扮演孩子,游戏里,爷爷奶奶过着爷爷奶奶的生活,爸爸妈妈过着爸爸妈妈的生活,孩子们过着孩子们的生活,独立与交融,各履其职,其乐无穷……时过境迁,形不同意可以会,教育就是教孩子在习得良好习惯中收获知识、习得能力、成就品质,是一场一场平常高尚的儿戏。学校,就是盛放少年生命的欢乐所在。
作者:查建生(上海市七宝实验中学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姜澎
图源: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