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智能物流和智能供应链加持下,快到极致是种什么体验?
在疫情过后的第一个6•18首日,京东物流仅用9分钟就完成了首单配送,位于邯郸的消费者收到了自己在京东购买的自拍杆,这是打通技术将商品前置到站点的一种创新模式。今年6•18,京东物流将在20个城市推广试点,用大数据备货确保消费者的极致体验。
从0到1的速度引领
互联网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商品的配送效率有了更高的期望。京东物流力求以“快”制胜,让“随手下单和开门寄收快递”触手可及。
“今天下单,次日收货”,“上午下单,下午送达”,甚至睡前下单,醒来收货,这是京东物流在速度上已经树立的标杆和真实写照。
优秀的物流服务,首先要对市场需求快速响应;其次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为保证用户体验,京东先后铺设了6张物流网络:中小件、大件、冷链、跨境、B2B和众包。在整体基础设施搭建上,截至目前,京东物流运营了730多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约为1700万平方米。在全国拥有28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形成亚洲电商物流领域规模最大的智能化仓群。
在时效能力上,2010年的京东物流首推“211限时达”,可以说叱咤电商物流领域10余年,引领整个行业实现了普惠意义上的“当日达”和“次日达”。随后,京东物流又分别推出了可以预约精准送达时间的“京准达”、满足高端配送需求的 “京尊达”、可以预约40天内大家电送货上门的“长约达”等多元化时效服务产品,满足了消费者不同品类、不同消费场景的时效需求。
京东自建物流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消费者对配送速度与服务的认识,“用户体验”随着“京东速度”的产生开始进入电商和物流行业的视野。同样也是京东物流首次将消费者的配送体验带入可以任意选择时间的“按需配送”时代。
从0到1,再到现在贴上智能物流的标签,京东物流整整摸爬滚打了10年。
十年磨一剑
当年“傻大黑粗”的活儿如今已成“明日之星”。2007年,刘强东在获得首轮融资后,决定自建物流。据说当时京东70%的客户投诉来自物流,大量的顾客投诉送货慢、货物损坏严重。但当时的物流水平根本无法解决这些痛点,第三方物流公司对加盟商没有任何控制力,刘强东认为只有自建物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2017年,京东宣布正式成立物流子集团,面向社会全面开放,京东物流开启了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的全面转型。
然而,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京东物流由企业物流过渡到物流企业,面临的不仅是本地化问题,还有从一地到全国的问题,不管是陆运、海运还是空运,要做到降本增效,都要依靠线路的优化和大数据的支撑进行每个节点的优化和控制。
从2007年自建物流开始,京东物流用10年时间完成了大件和中小件物流在内地几乎所有区县的全覆盖,服务触达行政村超过55万个。京东物流的高效物流服务不仅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称赞,也为平台自身带来更多效益。
疫情之后,今年的6•18大促即将来临,无论是线上电商平台、各类商家还是快递物流行业,都在摩拳擦掌做“战前”准备。6月8日,京东物流表示,2020年将升级“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面向低线城市及重点县镇继续布局物流新基建,创新仓储模式,提升县镇村三级物流触达能力和服务时效,推动城乡物流普惠,再塑中国消费者物流体验。
京东物流首次提出“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速计划,是在2019年,重点针对低线城市城区、县城以及周边乡镇,通过仓储投入、将商品部署在距离乡镇客户更近的地方,运用消费大数据精准备货,提升商品满足率,提升低线城市服务体验;建设中转场地以及投入智能设备,实现商品的高频率快速集散;通过运力与配送班次的加密,将偏远地区订单升级为每日一送或每日两送,提高当地配送时效,使24小时配送服务触达更多人群。
“凌晨在京东上买的蔬菜生鲜,中午就吃上了。”这不是故事,是事实,这样的事实每天都在众多消费者身上发生。据了解,2019年,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京东物流总单量相比2018年增长超过10倍,城区全部实现半日达,即“上午下单,下午收货”;乡镇全部实现24小时达,“今天下单,次日收货”。穿着“京东红”的快递小哥来去如风。
除了配送覆盖和时效提升,为给低线城市用户提供无差别物流服务,京东物流早在2015年就开创了“京东帮”的服务模式,与配送中心互为补充,以“一县一店”的方式,为低线城市用户提供大家电“营销、配送、安装、维修”一站式服务,并在县域基础上把服务下沉到辖区的所有村庄。
到2019年底,全国“24小时达”覆盖区县占比已经达到88%。
未来十年的信心与底气
“很多村连快递都不去,更不用说电视的配送安装。”新疆墨脱县一位村民这样说。而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时常遇到这样的难题。下沉市场包括三线以下的城市以及县镇和乡村等,特点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
近几年,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正在快速拥抱电商。下沉市场之争,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物流和供应链的竞争,这是电商平台体现差异化竞争的最好方式。而早年开始布局的京东在自有物流和智能供应链上形成了最强壁垒。
此前投用的20余座亚一大都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主要是围绕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全国八大物流枢纽落地,新建设的亚一将瞄准新基建下沉,推动智能物流向二到四线城市快速渗透,这也是京东物流未来新基建布局的重要方向。” 京东物流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还计划投用12座亚一,分布在既包括哈尔滨、沈阳、长春、太原、郑州等省会城市,也包含廊坊、广汉、滁州等物流枢纽城市。
此外,为加快快递进镇进村,京东物流大力推广云仓模式、厂仓合一、店仓合一等等创新业态,实现京东物流和品牌商物流资源共享,将商品布局在距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此外,京东物流还将为全国22个重点产业带提供标准服务网络之外的定制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打造专门服务最先一公里上行的物流基建。即便是像墨脱县这样的边疆县市,仍然可以提供覆盖高效配送、上门安装、售后维护的一站式优质服务。
作为面向后疫情时期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基建”,京东物流在广大低线城市及乡村的布局可谓极具前瞻性。如果说,上一个10年是电商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那么未来10年,物流发展的方向在哪里?通过技术驱动,提升末端的快速触达能力,是京东物流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搭上这辆时代快车,无疑会让市场主体如虎添翼。
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第七次将“快递”写入其中,再次明确“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而根据国家邮政局印发的《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到2022年底,我国县、乡、村快递物流体系逐步建立,符合条件的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快递”。物流行业肩负着保障经济要素流动、协调社会供需的重要职能,快递则是消费者链接生活与世界的重要方式。
对此,京东物流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将加大推动智能物流和智能供应链为代表的“新基建”下沉,加速推进“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实现,通过“快递进村”,一方面为农村地区享受同等时效的极致物流服务提供便利,加快京东丰富、优质的商品送达;另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完善和物流服务渗透,激发农村地区消费活力,同时拓宽当地农产品和产业带上行渠道,助力脱贫攻坚、消费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编辑 陈莉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