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如何对接?他们请川大3个科研团队向7家企业介绍科研成果

封面新闻记者 谢燃岸 实习生 杨欣可

“将大规模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和知识挖掘出来,实现获取、存储、处理分析或可视化,为经济活动提供依据,提高各领域的运行效率,正是我们这一技术研究的目的。”7月10日,在四川大学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举行的四川大学•武侯区科技成果对接会上,来自四川大学的王运锋教授作为专业团队代表,向与会嘉宾做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目标跟踪处理技术”项目发布与讲解。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成都市武侯区围绕“创新提能年”主题,通过政府搭台开展常态化活动,搭建校企精准对接平台,让高校的科技研究活动更贴近市场需求,让企业发展能利用高校的科研成果实现突破,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当下科技创新带来各类技术的迭代发展,让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为企业的爆发式成长和区域经济的提档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个过程中,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是尤为关键的一环。”武侯区新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对接活动正是根据辖区企业基于信息技术的实际需求而举办,旨在帮助企业和高校专家解决技术需求、成果产出等问题,挖掘高校资源“富矿”,寻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校企如何对接?他们请川大3个科研团队向7家企业介绍科研成果

校企对接

7家信息企业3个科研团队

活动采取沙龙的形式,汇聚了成都市灵奇空间软件有限公司、成都丽维家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极炬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海纳仁东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博高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安吉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都真实维度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信息技术需求相关企业,以及王运锋、李征、李强3位川大教授各自带领的科研团队共同参与。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们了解到四川大学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领域已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这是企业非常需要的。”灵奇空间总经理熊运余表示,“以前我们把目光更多瞄向国外、瞄向北上广深,其实成都本地就有很好的技术支撑,非常期待以后能与四川大学加强合作。”

“区块链平台开发及应用” “映射适应卷积理论及其潜在应用”……干货满满的技术探讨,细分领域的专业化成果发布和对接交流,让参会企业深感不虚此行。

丽维家是武侯区内一家基于“互联网+家居”的创新企业,作为成都市认定的准独角兽新经济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公司副总裁杨笛表示:“目前我们正在打造融合供应链、产品链与服务链的家居生活平台,王运锋教授在大数据领域的研究成果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希望能就具体应用以及专业人才的支持进行深入交流。”

活动中,参会企业纷纷为心仪的技术团队“亮灯”,成都博高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麟在做需求发布和公司介绍时表示,此次对接会很“解渴”,为企业的产品研发开辟了新路径,也为企业和高校深度交流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希望以此为契机,与四川大学达成物联网智慧医疗应用的合作开发意向。

校企如何对接?他们请川大3个科研团队向7家企业介绍科研成果

打造校企地科研成果对接平台

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据了解,武侯区聚焦四川大学优势学科、人才智力和科技成果资源,已先后举办了四川大学•武侯区深化校地合作峰会、知识产权峰会、“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磨子桥新经济论坛”、中以创客大赛等大型展会活动,多次组织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并依托该区“磨客”系列双创活动品牌,举办磨客•行、磨客•隆中对、菁蓉•创享会等专题活动百余场,截至去年,该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372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0.5亿元。

“目前武侯区的科技创新工作,主要围绕‘环川大知识城’建设展开,以校院企地深度融合为路径,探索特色鲜明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武侯区新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四川大学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已入驻约70家科技创新企业和项目,武侯区正将该平台与四川大学科研综合楼以及加快建设的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等点位连接成线,形成聚集效应,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下一步,我们将打造西部知名校院企地科技成果对接交易平台,逐步延伸到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委托专业机构运营,形成每季有展会、每月有活动、随时可对接的局面。”武侯区新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出台更多政策措施,助力企业与科研团队释放供给、需求资源,依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展基地,加速技术交易,共同撬动产业创新发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86 字。

转载请注明: 校企如何对接?他们请川大3个科研团队向7家企业介绍科研成果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