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7月22日重庆电(记者 谭英姿 邓蕊 王壮飞) 长安汽车是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862年成立的上海洋炮局,经过多次改制后改为现名,1983年进入汽车领域。从2015年,长安汽车正式公布了作为其面向2025智能汽车技术发展规划的智能化汽车“654”发展战略,到2018年宣布了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计划”, 长安汽车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定着从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目标, 并已在核心技术上创下多项业内第一。
长安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多项第一。(中国日报 王壮飞 摄)
早在2016年,长安汽车就顺利通过了2000公里的无人驾驶测试活动,成为国内首个实现2000公里无人驾驶长距离测试的自主车企。2017年11月,长安汽车获得了美国加州交通管理局颁发的“加州路测无人驾驶汽车测试牌照”,是第一个加入美国智能汽车联盟——MTC的中国自主车企。同月,长安汽车获得了重庆无人驾驶的试车牌照,成为第一个拥有中美两国智能汽车上路测试牌照的中国车企。
2018年3月,长安汽车宣布IACC将搭载在CS55实现量产自动驾驶再次突破,成为第一个实现了自动驾驶核心技术IACC量产的中国品牌。随后,具有自动泊车功能的新款CS75发布,第一个实现了APA6.0高级别自动泊车功能的中国品牌。2018年11月,长安汽车用55辆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CS55车型成功完成全程3.2公里的编队行驶,创造了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车队巡游的纪录,成为全球第一个成功创造该纪录的汽车品牌。目前,基于无人驾驶方面超前的技术研发,长安汽车目前已实现了在部分量产车型上搭载全景辅助系统、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等科技配置。2020年,长安汽车预计将实现新产品全部联网和L3自动驾驶车型量产。2025年,车载功能将全部实现语音控制,自动驾驶L4车型实现量产。
长安汽车能够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多项第一的底气则来自其雄厚且极具前瞻性的研发实力。
依托行业领先的全球研发体系,以打造经典产品为核心,长安汽车以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交互三大领域技术为支撑,分阶段打造智能汽车平台。
当前,长安汽车已掌握三大领域200余项智能化技术,让100余项智慧产品和服务走进用户生活。同时,还实现了IACC、APA5.0、智能语音、飞屏互动等70余项智能化功能在量产车型上的搭载,其中15项为国内首发。
层出不穷的“黑科技”,背后是雄厚的研发力量。长安汽车目前分布于全球18个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2万人,其中研发人员7000余人,高级专家600余人,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长安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十一五”至今,已累计投入近900亿元。16个领域、194个国际先进实验室,投资约20亿元建成国际标准的长安汽车综合试验场,总占地约3500亩,是西部地区第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汽车综合试验场。在重庆、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美国硅谷,长安汽车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各有侧重。长安重庆本部设立智能化技术研发中心,美国底特律设立智能化研究部、硅谷设立创新实验室,后两者主攻智能化技术前期开发。
技术的进步也离不开协作与融合。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在智能驾驶方面,长安携手博世、百度、法雷奥、地平线、英特尔等合作伙伴,在视觉识别、路径规划算法、自动驾驶超算平台、自动驾驶中央控制芯片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自动驾驶开放平台。
长安汽车与腾讯、华为、联通、移动、科大讯飞、高德等合作伙伴,在大数据、云计算、无感连接、车载通讯、地图、语音识别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为汽车行业带来更成熟、更完善的车联网整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