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10月底,国内电信运营商宣布5G正式商用。一年来,中国5G发展速度令世界侧目。电信运营商、设备厂商、行业企业开发的5G商用项目不断落地,特别是在“抗疫”与复工复产期间,依靠强大的“联接 计算”基础设施,实现了防疫大数据、远程医疗、远程课堂等应用。
5G如何为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还有哪些挑战亟待突破?日前,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5G发展要做好“行业选择”,应与联接、计算、云、AI、行业应用进一步融合,持续为产业发展与社会进步创造新的价值。
5G发牌一年来,国内5G建设在今年迈上新台阶。根据工信部最新的数据,我国5G的基站数量已达到50万站,预计年底将超过60万站,将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基站建设数量和覆盖范围已居于全球首位。“在领跑过程中,我国5G发展,已经出现了各行各业蓬勃向前的趋势,整体上推动着经济变革。”鲁勇认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当适度超前,路修好了,就会有更多的车上路。”
鲁勇举例:“回看3G时代,有了3G网络和智能终端的出现,激发了社交媒体、电商等移动互联应用,使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的全新时代,提升了整体社会运行效率,同时推动了经济模式的变革。4G时代随着网络逐步成熟,新应用再次应运而生,有了短视频、直播新的消费级应用,以及在线教育等垂直维度的移动互联应用,甚至还产生了‘粉丝经济’与‘知识付费’的变现模式,颠覆了3G时代移动互联仅靠‘电商、广告以及游戏’变现的模式。”
5G商用一年来,强大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对社会整体运行效率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南方电网采用的5G 无人机的巡检解决方案,通过5G 图像识别的技术,工作人员在地面就可以完成操作。原来需要20天才能完成的现场巡视工作,输电监控指挥中心现在仅需2小时就可完成,巡检效率足足提高了80倍,有效保障了人员安全。
在厦门远海码头、浙江宁波港、上海、深圳的港口,实现的5G远程的龙门吊或者轮胎吊作业,也使得天车的驾驶员不用在几十米高狭小的空间里,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断食断水的工作。在山东、山西的矿区,基于5G实现的远程操控,也使得很多工人不必再下井进行几百米深的地下作业……通过5G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解放劳动者,对劳动者提供更强有力的保护,并优化劳动力分配。
从5G当前的产业创新实践来看,无论是远程操控类的应用、图像识别类的应用、无人机器类等的场景应用,真正能够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升级起到作用,仅靠单纯的5G联接能力是不够的,必须要与行业信息化系统结合,才能真正产生价值。
鲁勇认为,5G必须要和其他的技术结合起来,在与行业交融时要抓准行业切入点,要敬畏存在许多年的行业。“5G不是万能的,它是智能世界的信息联接平台,是行业智能化转型的‘中间件’。”
华为中国地区部副总裁董明则认为,目前,5G发展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能够帮助各个行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我认为,用户需要的不仅是5G,而是在5G转换过程当中,用户需要的是解决实际的问题。”董明指出,“创新需要提供服务的企业有持续的研发能力与改进能力,因此应遵循‘价值定价原则’,支撑未来的5G网络建设。”
董明解释,像车联网,因为很多应用都是对覆盖率与容量有很大的要求。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5G可以实现价值定价,即对服务保障来进行定价,而不是根据简单的连接来定价。“包括时延特性、功能特性等,甚至比如进一步更精准的定位、更低的时延,也可以有更高的定价。”
鲁勇还强调,5G行业应用当前阶段还是要先根据区域特点做好行业选择,确定哪些场景具备先发优势,具备刚性需求,重点发力,做实做透,在实现应用价值闭环的同时,还要实现商业价值闭环。要设计出成熟的商业模式以实现价值利益的合理分配,避免同质化竞争,对整体的产业参与者都能形成价值保护,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商业生态的正循环,卷入更多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