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单蹄(脚趾为奇数)食草动物,在史前就被人类所驯化,常用来驮畜、挽畜和乘骑,马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在古时候马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不管是在日常生活、农业、战争上,都为人类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成语“汗马功劳”就能深刻地体会到人类驯化马的作用有多大。
不过古时候平常人的家里根本不可能有马,马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十分金贵,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就跟现在的跑车一样。平常人家里大多使用的都是偶蹄动物,例如牛;奇蹄目动物,例如:驴子、骡子。这几种动物性格更加温顺、耐力更好、也不易生病、养殖成本也低。就跟现在家里的拖拉机一样,虽然没有速度但是劲大成本低。
马儿虽然现在已经推出了历史舞台,但我们还是经常能在影视剧上或者一些娱乐性的表演上看到马儿,在我们的印象中马的蹄子应该是这样的。
看起来很平整,长短合适,角度正好和地面切合,这是一个十分健康的马蹄。但人类在饲养马儿的时候,经常会发现马儿马蹄会长成这样。
这样的马蹄已经超出了大家的认知,而且马蹄长成这样会影响马儿走路,更不用说再去驮东西,或者奔跑。这就跟我们的脚趾甲没剪一样,走起路来会特别难受。而且长期这样的话,脚趾内部会藏污纳垢,滋生大量的细菌,导致马蹄的炎症。所以马蹄也跟我们人类的手指、脚趾一样需要定期修理和打磨。
你以为这样就完事了?修理后的马蹄在某些时期,由于大量繁重的工作,或者长途奔袭,加之人类经常让马儿行走的道路比较坚硬,且道路上还可能存在小石子,难免出现严重的磨损,甚至是马蹄被磕劈叉。就像下图这样:
马蹄磨损比较严重的话,就不得不为马儿安装假蹄,严重的磕碰会导致马蹄损坏。因此,我们不仅要为马儿修理蹄子,而且还要加钉铁掌。增加马踢得耐磨性。由于马蹄跟我们人类的手指和脚趾一样,属于角质层并没有血管和神经的分布,所以修理和钉马掌的过程中,马儿并不会感觉到疼痛。其实这跟女生喜欢做美甲一样,马儿也一样,也需要美甲,不仅不会痛苦,修理完后还会很清爽,健步如飞。
那么问题是野外的马儿为什么不需要人类干预呢?
被人类饲养的马儿,并不总是在奔跑、干活,在休养期间由于活动量得减少,就会导致马蹄的生长速度快于磨损速度,所以就会长成上文中得罗圈状。等马儿再次上路的时候,就需要修理蹄子,重新钉马掌。
野外的马不存在这个问题,它们每天得为了食物经常性的活动,在野外奔跑,不会存在活动量突然增加或者减少的情况,所以它们蹄子的生长速度已经和磨损速度相互持平了。
在加之,野外的马生活的地方不存在粗糙的路面,磨损程度和磕碰的几率也较低。更不用负重干活,所以也不需要钉马掌。
所以,人类为马儿钉马掌是一种对马儿的保护措施。就跟我们要修剪指甲和穿鞋一样。
那么为什么野马可以被驯化呢?
经常会有人问,既然人类可以驯养野马?哪为什么驯养不了其他的大型食草动物呢?例如:斑马或者犀牛。尤其是斑马,它和马在远古时期有着共同的祖先。其实驯养一种动物,跟这种动物的习性有很大的关系,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种动物性格必须比较温顺。这是能驯化的前提,一些动物虽然食草,但是脾气相当暴躁。斑马就是这样,更别说犀牛,这些动物对人类有很强的攻击性和警觉性,很难臣服于人类。
其次就是被驯化的动物成本问题。也就是它们吃的食物是人类轻易就能供养起的,例如:麦秆、杂草、麸皮。这些东西都是人类主食所剩下的一些下脚料。而且这些动物的食量也需要在人类的承受范围内,也就是养起来不费力,并且生长周期短,饲养这种动物短时间内就能够获取回报。这样人类才会愿意驯养这种动物。
最后就是这种动物具有群居性,且领地意识不强。这样的动物更容易成群的生活在一起,人类能为其提供居所,而且领地意识不强很容易接受其他的动物进入自己生活范围,不易发生打斗。群居动物天生还具有很强的服从特性,它们一般都会臣服于种群中的头领,所以易于管理。
而早期的一些动物就具备以上的特性,就很容易被人类驯化,并根据自身的特点为人类服务。马用来从事运输,牛用来干活,猪为人类提供了肉类,鸡为人类提供了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