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诗人、剧作家歌德曾说:“人间最大的幸福,乃是人格之欢乐。”
人到中年,作为个体深层内部的和相对稳定的人格具有中年期固有的特点:
自我概念表现出更加积极、满意的变化,性别角色趋于整合,时间观念重新建构,再评价更富有观念性,权威感增强,内省日趋明显,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中年期乃“人格成熟之年”。也正因为如此,中年人能体验到歌德所说的“人间最大的幸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年期人格已臻完善,相反,中年期面临着一系列人格发展任务,中年人只有根据各自的主客观条件适时地、科学地进行人格的自我完善,才能真正体察到“人格之欢乐”,品味到“人间最大的幸福”。
下面我所讨论的问题能使广大中年读者在了解自身人格特点的基础上,自觉地进行人格的自我完善,以进一步享受“人格之欢乐”。
人格的一般概念
从“斯芬克斯之谜”说起,自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古老箴言以来,人格就象“斯芬克斯之谜”一样横亘于人格的探索之道上。
在神话故事中,斯芬克斯是个女神,是个女人头狮子身并长有翅膀的怪物。她被古希腊女神赫拉派往忒拜国,居住在山岩上作怪。她向来往的行人说一个谜语,如果猜不中就要被她杀死。
她所说的谜语是这样的:“有一物,早晨4条腿,中午2条腿,晚上3条腿,腿最多的时候也就是他最孱弱的时候。”许多过往行人因猜不中这是何物而惨遭杀害。
因此,忒拜人诏告世人,谁能猜中这一谜语就拥他为王,并娶寡后为妻。后来谜语被古希腊悲剧中的人物俄狄浦斯猜出是“人”。
“早晨4条腿”-人的婴儿期,4肢爬行;“中午2条腿”-人的成年期;“晚上3条腿”-人到老年期,拄拐杖走路。斯芬克斯之谜终于被猜中了。
人格,包括中年期的人格,究竟是什么呢?这是研究中年期人格必须首先解开的“人格之谜”。
什么是人格?
“personality”,“人格”在英文中是一个很抽象的词,它的内涵意义非常广泛而外指的意义却极少。
很少有一个词象这样意义多歧的。多种学科和社会各个方面对“人格”这一词都有其自己所指的意义。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张三人格高尚”、“李四丧失了人格”等等。
英文“personality”(人格)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面具)一词。“面具”是指舞台上扮演角色时所戴的特殊面具,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
我国京剧的脸谱,如大花脸等也代表人物的性格和角色特点。面具一词经过心理学家及其他有关领域的多种应用已发生了种种演变。
心理学家对人格的界说明显地反映出他的基本理论。可以说,有多少人格理论,就有多少人格定义。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Auport,1937)曾经综述过50多个人格定义,后来中外许多学者也曾对人格概念做过归总工作。
人格定义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心理学家吉尔(Jill,1981)等根据大多数定义的基本要点进行分析,指出人格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下列3种类型;
其一,把人格假定为一种内在的结构与组织;其二,强调个别差异的重要性,人格就是人的特色;其三,从生活发展史的方面界定人格,强调内(或者)外环境,遗传(或者)社会影响的改变过程。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也提出了许多人格定义。其中陈仲庚和张雨新在《人格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定义颇具有代表意义。
他们认为,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内在组织,是人的心理-物理个体性的综合。它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
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发展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
它主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能力、气质等以及个性倾向性,如动机、信念、价值观、需要、兴趣等。
这个人格定义主要强调了人格的4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全面整体的人。人格是对人的总的描述,本质的描述,它既表现这个人、代表这个人,又解释和说明这个人的行为。
二是持久统一的自我。人格说明具有主观世界的人,而不是单纯的刺激反应或者两者的关系。
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人格可作为意识的主体来看待,这种人格主体的自身认识就形成自我,但其发展和表现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
三是有特色的个人。人格也给人的行为以特色,使一个人有别于他人,成为独特的个体。所谓个性或个体性,实际上就是指人格的这一特性。
四是社会化的客体。对于人类个体,我们还要强调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他无时无刻不在吸取外界的规范和要求,并使它们成为自身的东西。
正是由于人的社会化过程,人格特点才得以形成和实现,人既有别于他人也相似于他人。
同时也是在人的社会适应中表现了人格身心组织的主要功能。人格的形成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生理、文化、社会阶层、家庭因素,早期经验等。
因此,处于某一地区,某一文化环境下或某一社会阶层的人会表现出相似的人格特征。
此外,决定人格差异与相似的还在于观察者所处的立场及所观察的对象,“就某方面而言,所有的人都相似。”
确实,对西方人而言,亚洲人也看起来很相似;同样,以青年人或老年人来看,中年人也是颇为相似的。
但若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同处于中年期的各个人的人格也是迥然各异的,不仅性格、气质不同,兴趣、需要相异,在处事方式及价值观念上也是各不相同的。
我们重点讨论处于中年期的人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如青年期或老年期)而言所具有的共同的人格特点。
这里,我们当然并不否认中年期人格的个体差异,但中年期人格个体差异的存在不仅不会削弱其共性,相反会使其共性更富有特色。
中年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特点
尽管心理学家有关中年期人格的专门研究较少,但也积累了一些有关人生后半期的比较系统的和可测量的变化的证据。
这里,我们着重探讨一下中年期的自我意识与人格特点。
中年期的自我意识
中年在人的生命周期中是一个颇具特色的时期,是一个在质上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时期。
从这时起,日历上的年龄便不再象生命早期那样是一个积极的、富有诱惑力的标志。
因为在生命早期,日历上年龄的增长意味着长大成熟、增添魅力和受人重视;而从现在起,年龄的增长则意味着白发、秃顶、精力下降和感官的退行性变化。
因此,步入中年的男男女女开始在镜子里、在家庭或工作场所中、在与人交往中,逐渐地或者突然地意识到中年的降临以及青春的悄然逝去。
西方心理学家B·L·尼古顿(B·L·Neugurten)等曾对100个中年男子进行有关中年期特点的长时间谈话。
这些被试中大多数都具有高度的内省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对发生在其职业、家庭、地位及其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方式上的变化都有相当的洞察力。
结果表明,中年人往往是以其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体力、职业、家庭-中的变化而非日历上的年龄来作为自己步入中年的线索的。
他们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工作和社会的广泛情境中都把自己看作是两代人的中坚,同时,他也有着把自己与青年人和老年人区分出来的清晰感觉。
在他看来,青年人不会理解也不会关心中年人的一切,因为青年人还没有积累起足够的生活经验。
特殊的时代以及经验的广泛积累会导致代的区别并且标志着代与代之间的界线。一位48岁的中年人曾说:“我毕业于xx大学。
在当时的社会上,一个学位并不会为你准备好称心如意的工作。在当时,每个人都在竭力维持生存,这几乎花费掉毕生的时间和精力。
今天的年轻人就不同了,他们成长于富裕之年。当我象我儿子这个年龄时,我早在闯荡世界了,我能老练地处理各种问题,并帮助父亲支撑着整个家。
但我的儿子却从不能理解这些,他们是根本不同的一代人,中年人已日渐意识到自己与青年人之间在情感和社会上的距离。
有时候这种意识是突然闪现的:“我过去常以为,在我们办公室中的所有人都是同代人,因为我们都有着相似的职业兴趣和工作能力。
直到偶然有一天,我们谈论起老电影时,我才发现比我稍年轻的人并没有看过一些顶呱呱的老电影···在那时,“我比他们都老”的感觉就重重地叩击着我,以前,我可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另一位男性中年也有这种感觉:“当我在舞台上或电影上看到漂亮的姑娘时-我们过去常起哄大喊“漂亮妞儿”-但当我意识到“老天!她大约和我儿子年龄差不多”时,这可真如同一击重掌。
它使我意识到,我已是中年人了!”研究还发现,男人和女人对自己已届中年的意识所凭借的线索是不一致的。
女人总是倾向于根据家庭周期中事件的时间顺序来知觉自己的年龄层次。对已婚妇女而言,中年似乎与孩子长大成人密切相联。
孩子离家自立,她感到自己也已步入中年,完成了抚育任务。而且甚至未婚的职业女性也经常根据她们可能有的家庭来谈论中年。
如一个独身的中年妇女说,唉!几年前我还并不把自己当中年人,好机运似乎还在我的前方伸延。我认为我现在正在做我想做的一切,在30岁时还曾烦忧着有关婚姻和孩子的事,到现在却不再惹我烦恼了。
因为现在像我这个年龄的许多妇女正在或者已经失去了丈夫······,而男人则是通过在家庭情境以外的线索来知觉中年的降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