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停服删数据遭投诉 游戏账号归谁?充值的钱如何补偿?

2022年的前三个月,手机网络游戏《云裳羽衣》的玩家经历了过山车般的体验——1月在游戏内举办活动吸引玩家“氪金”,2月突然宣布即将停服,最新的进展是:3月30日,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推动下,《云裳羽衣》宣布中止停服流程,将继续提供游戏服务。

《云裳羽衣》此番操作被玩家吐槽“吃相难看”,不过引发最大争议的,是停服后游戏帐号和消费会被如何处理——根据此前的停服补偿方案,玩家的游戏内消费只能兑换其他三款游戏的道具礼包,且停服后所有帐号数据都会被删除。

对此,大量玩家留言表达不满,呼吁“虚拟财产应受到法律保护”。有专家对南都记者表示,民法典中虽然有关于虚拟财产的一般性规定,但是缺乏具体可操作以及评估的标准,导致用户难以维权,建议出台专门法律。

被多名玩家1 投诉,《云裳羽衣》宣布中止停服流程,《云裳羽衣》宣布中止停服流程

南都记者了解到,《云裳羽衣》是成都西山居世游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收集类换装游戏, 中国大陆地区的运营由腾讯代理。去年年末,官方宣布从2022年开始长期推出珍贵套装返场复刻活动——在很多玩家看来,这是在释放长期运营的信号。该活动吸引了大量玩家“氪金”,有多个玩家留言称自己在游戏中共充值了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人民币。

然而,2月20日,《云裳羽衣》官方微博突然宣布,腾讯即将终止《云裳羽衣》手游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运营,即五日后停止游戏充值和新用户注册,两个月后停止游戏运营,关闭游戏官网、服务器、论坛、专属客服。此外,游戏内的所有帐号数据及角色资料等信息将被全部删除。

△《云裳羽衣》停服公告

24日,补偿方案公布:玩家仅可将帐号内余额按照价格区间,兑换成腾讯其他三款指定游戏的道具礼包。公告还称:“一旦您参与补偿活动,即视为对补偿/替换方案的认可。若用户未在前述期限内参与补偿活动,则视为自动放弃补偿/替换的权利。”

△《云裳羽衣》补偿措施

但对于很多玩家来说,他们充值就是冲着《云裳羽衣》的游戏体验,对其他游戏并不感兴趣。还有玩家留言称,有些礼包只需做一天日常任务即可获得,非常廉价。

维权玩家发布的公开信显示,在停服公告发出后,玩家们曾自发通过国家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投诉平台投诉,均被以不在范围内为由不予受理。3月3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作出回应,称在其关注和推动下,《云裳羽衣》中止了停服流程,将继续提供游戏服务。

不过,根据《云裳羽衣》的公告,其后续为用户所提供的游戏内相关服务将不再开启付费。有玩家留言质疑:“中止不是终止。中止到什么时候,半年后再关还是一年后?不要现在让大家高高兴兴的,过段时间又搞删数据停服。”还有玩家呼吁官方给一个明确答复,“不要只是临时应付一下消协!”

2

补偿方案是否合理?限制用户选择空间或违反消保法

南都记者注意到,网络游戏停服删数据的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过去几年,网易的《黑潮之上》《幻书启示录》、腾讯的《我的王朝》《全民主公》等游戏都被关停,关服后游戏内所有账号资料数据都会被清空,而补偿仅仅是引流至公司其他游戏的礼包或福利。

不少维权玩家表示,这种补偿方案只是将玩家引流到其他游戏中继续“挨宰”,玩家就是随意被割的“韭菜”,他们更希望能够保留帐号数据,将游戏改为单机或者直接退钱。

网游停服删数据遭投诉 游戏账号归谁?充值的钱如何补偿?

△维权玩家留言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此前文化部印发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终止运营网络游戏,或者网络游戏运营权发生转移的,应当提前60日予以公告。网络游戏用户尚未使用的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及尚未失效的游戏服务,应当按用户购买时的比例,以法定货币退还用户或者用户接受的其他方式进行退换。

虽然《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19年废止,但有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仍然是处理网游相关纠纷的重要依据。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对交易有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云裳羽衣》的补偿只允许玩家在三个平台上兑换礼包,而且数值由平台规定,没有考虑到玩家多样化的诉求,也没有给玩家更多选择的空间,违反了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

他还表示,虽然现在《云裳羽衣》宣布中止停服,但并不能算是玩家维权成功。因为真正的维权成功不是在游戏难以正常运营后,要求游戏永远运营下去,而是平台能够在玩家进入游戏前,与用户协商拟定合理的、用户愿意接受的补偿协议,一旦游戏停止运营,可以依照协议对玩家的虚拟财产进行补偿。例如,由第三方评估部门对玩家的虚拟财产进行评估,而后提供给玩家折算成法定货币进行退费等多种补偿选择。

通过《云裳羽衣》这一案例,朱巍认为应该专门出一套法律体系,对虚拟财产作出具体的规定,如将虚拟财产按照社交平台、游戏、网店等类别进行分类,分类后再通过评估权重进行分级,探讨使用权转移和转让的具体举措等。

虚拟3 财产缺乏直接法律规定导致维权难缺乏直接法律规定导致维权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财产类型越发多元,微信钱包、支付宝、游戏装备等虚拟财产也成为个人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的条款系首次从法律层面承认网络虚拟财产的财产权属性。

事实上,越来越多人也开始意识到虚拟财产的重要性。近日发布的《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00后”“90后”等年轻群体均将虚拟财产写入了遗嘱,其中“90后”遗嘱财产中涉及虚拟财产的占比高达81.82%。

△“00后”遗嘱内涉及财产类型 △“90后”遗嘱内涉及财产类型

与微信、支付宝这类兼具财产权和人身权双重属性的网络虚拟财产相比,游戏帐号及帐号内虚拟财产的所有权往往归属于游戏公司,玩家无权对其进行转让处理。

如《腾讯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写道,用户在使用腾讯游戏服务中产生的游戏数据的所有权和知识产权归腾讯所有,腾讯有权保存、处置该游戏数据;用户使用法定货币进行游戏充值购买或兑换游戏虚拟道具及其他增值服务的,将不能退还或兑换成法定货币。

类似的,《网易游戏使用许可及服务协议》称,游戏帐号数据信息、角色数据信息、等级及虚拟物品数据信息等由网易公司所有;人民币一经兑换成增值服务代用币,则视为人民币已经使用,增值服务代用币不可兑换成人民币。

那么,玩家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乃至真金白银经营起来的帐号,究竟属不属于玩家的个人财产?是否受到法律的保护?

朱巍认为,民法典中虽然有关于虚拟财产的一般性规定,但是缺乏具体可操作以及评估的标准,导致用户难以维权。正因如此,游戏公司规定帐号的所有权归平台,用户只有使用权,控制权自然就掌握在平台手中。平台可以把虚拟财产理解成一种服务合同,虽然用户花费了时间和金钱,但是也享受了游戏服务,那么平台只要完成了服务,也就可以随意制定规则,当游戏无法运营时也可以停止运营。

在他看来,虚拟财产凝结的是用户无差别的劳动,是花费时间、精力或者靠购买的方式获得的,但是由于用户对于帐号只有使用权,就很难界定帐号下财产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认为,虚拟财产应当是民法上的物的概念,是物权的客体,例如,游戏网站上的装备、武器,就是玩家通过购买和相当的时间获得的有价值的物,其所有权属于玩家。

他解释,网络虚拟财产作为民法上的物,属性属于虚拟的不动产或动产,例如网站,就是虚拟不动产,而比特币、游戏的武器、装备等是虚拟动产。它们都有交换的价值,都凝聚劳动创造的价值,都属于物的范畴,因此,应该按照物来对待这些虚拟财产,能够设置所有权,可以进行交换。

对于虚拟财产的交换,会发生债权,例如用户到网络交易平台上租用网络店铺,店铺的所有权属于网站,用户对其网络店铺就享有依据租赁或者借用的合同享有使用权。

“目前,法律对于虚拟财产没有明确的规定,民法典只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作了规定,其实就是物权的客体。由于没有具体规定,有的网络游戏公司为了规避法律责任,就会在服务规则中,将游戏武器装备等的所有权约定额归于游戏公司,不同意就不能参加。”杨立新指出,在一些法院的判决中,确认网络虚拟财产从物的属性,游戏公司因过错导致玩家的游戏装备遗失、被盗,游戏公司需要承担赔偿责任。而盗窃玩家的游戏装备,法院也会按照盗窃罪来判决。“这些判例都说明,将网络虚拟财产例如游戏装备作为物来对待,作为物来保护的。”

不过,他亦提及,由于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法院的裁判没有统一的裁判依据,所以判决也不完全相同,还需要立法作出明确规定。

采写:实习生黄萌 姬涵雅 南都记者蒋琳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507 字。

转载请注明: 网游停服删数据遭投诉 游戏账号归谁?充值的钱如何补偿?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