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资源紧缺,为何不拦截长江和黄河自用,而是任其流入大海?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是地球的真实写照,地球似乎是一个水资源极度丰富的星球。然而,与七分海洋相对应,地球上的水资源中有97%是海水,海水中含盐量太高并且存在各种微生物,并不适合人类直接饮用。剩下的3%是可以养育生命的淡水,但其中又有大约三分之二是冰河,所以人类可使用的淡水仅占全球水资源的0.8%。而人类赖以生存的河流水仅占淡水资源的万分之一。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7 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淡水资源却低于世界平均值。再加上我国淡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导致干旱缺水问题十分严重。既然河流是我们目前可以依赖的主要淡水来源,那为什么不将长江和黄河的水资源储存起来,而让它们白白流入大海呢?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河流:在弯曲中流入大海在我国,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入大海的,这是因为我国的地势呈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分布。我国的地势造就了大部分河流东流入海的景象,而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河流的流向是不一样的。比如尼罗河是自南向北流的;密西西比河是自北向南流的;湄公河(澜沧江)是自北向南流的。一般而言,水的流向只跟地势有关,只会从高处流到低处,而且不一定是最短路径。我们通常以为地球的自转会影响河流的流向,因为地球自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与我国河流的流向完全一致。这其实只是巧合而已,地球自转并不会影响到河流的流向。但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却可以使造成河流的弯曲。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的河流总是冲刷右岸,这种冲刷会在人类不干预的条件下一直持续下去,从而使河流改道向右弯曲。在南半球则相反。河流弯曲与河流的流向并不矛盾,河流从高地势流向低地势,弯曲一般出现在中途的平原地区。水循环与海陆大循环除了内流河外,所有外流河最终都直接或间接地汇入大海,这一平常的现象却在无形中成了水循环中的重要一环。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自身的状态到转移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的过程。在地球上水有三种存在形式,分别是固态、气态和液态,而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中、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形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海陆间循环,又称海陆大循环。在海陆大循环中,海陆表面的水分经太阳辐射后,蒸发上升到大气中,在一定条件下水汽凝结成小水滴降落到地面(也就是降雨)。一部分雨水会被植被拦截或散发,而其余的雨水降落在地表上或渗入地下,渗入地下的水一部分会流出,一部分会贮于地下。地表水以及渗出地表的地下水最后流入海洋或蒸发到大气中。简单说,海陆大循环可以看作是海洋与陆地之间互相交换水分的过程,而河流是其中重要的运输通道。海陆大循环可以维持全球水分的动态平衡并使得全球水分一直保持着更新状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假如河流不入海洋会怎么样?自然条件下,外流河不会不流入海洋,而要使它不流入海洋,必须进行人为干涉,比如修建人工湖。我们继续以国内最大的河流长江和黄河为例。黄河的流量是每秒2571立方米,而长江的流量是黄河的十倍以上,高达每秒30170立方米。长江的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余亿立方米,而位于长江上游的我国最大的水库——三峡大坝的总容量仅393亿立方米。从这一悬殊的对比可以看出,想要拦截长江的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必须有一个容量足够大的人工湖。但目前看来,这并不现实。即使可以在短期内拦截成功,但长期来看,巨量的水依然会溢出,而溢出的江水与山洪无异。相比长江,黄河的年平均入海量就小了很多,基本在300亿立方米左右,虽然修建水库的难度貌似小了很多,但我们却不可忽视黄河的含沙量。据统计,黄河干流的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16亿吨,如此庞大的沙量只怕人类的水库难以“消化。”的确,黄河每年有十多亿吨沙子流入渤海,但渤海并未被“填平”,这与渤海位于沉降地带有关,黄沙的流入正好弥补了渤海的沉降。二者的共同作用使得渤海在可预见的短期内并不会变成陆地。但人工湖就没有渤海的条件了,那它又怎么能接纳得了号称“沙比水多”的黄河呢?以上是技术层面的难题,而在生态层面,完全拦截黄河和长江这两大水源势必会破坏已有的生态系统。河流在水循环中的作用也会极大地降低,水分的动态平衡以及水分的更新又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一连串的问题。最后千百年来,河流一直重复着无休止的流动,不断接收着各路水流,也不断地汇入江海。我们无法获取到更多的水资源并不是大自然的错。与其想方设法的改造已有的自然生态,不如多思考如何在人类的快速发展中,少一点对大自然的伤害。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903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