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基建"靠什么发电?

“麻烦您佩戴口罩。”成都市华阳客运站的安检员常姐对一位正准备进站的小伙子说。安检机旁的人脸测温设备通过声光和弹窗提醒她,“请您佩戴口罩”。 

今年3月,随着各地迎来返程复工潮,华阳客运站的人流量一天高过一天,常姐的家人为她的健康安全整日担忧,后来客运站上了这个“人脸测温屏”,常姐也不用再近距离接触旅客,“家里人也放心了不少。” 

常姐口中的“人脸测温屏”,其实是由商汤科技研发的AI智慧防疫解决方案,它不仅可以快速进行普通人群的非接触式体温筛查,减少交叉感染,还支持对体温异常、未佩戴口罩的人员告警,而且可以储存体温告警记录,便于回溯历史。 

在华阳客运站以外,该套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以及日韩、新加坡等多地的机场、地铁站、客运站、校园、社区等完成部署,积极参与到当地的防疫工作中去。 

“新冠疫情让人  们进行了一次空前的数字化体验,线下空间的人员健康数字化管理变成了防疫刚需。”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冰说。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再次成为热议词汇,并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如果将“新基建”比作一艘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巨轮,那么人工智能作为信息基础设施板块中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从其对传统产业的创新和重塑能力而言,无异于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电能”。 

1 AI算法“发电厂” 

新冠疫情下,数字化成为了驱动创新、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AI是推动数字化进程的重要底层技术。 

从电脑、互联网、手机时代开始,我们已经进入了以数字化配置资源而更快更优地生产财富的阶段,5G时代数字信息传输成本大幅降低、效率大幅提升,而AI强化了我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让数字化全面进步。那接下来,我们的环境将会更高比例地被数字化、自动化,AI将会成为支撑这些效能升级的“发电厂”。 

在过去几年,许多AI算法性能超过了人类的极限,在每个算法背后都有科学家们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以人脸识别为例,过去几年中几乎都实现了摩尔定律的提升,准确率每年都翻倍增长,目前已经能在上十亿级别的数据库中完成训练。 

但即使很多单一模块在实验室里取得一定成功,整体上还是和大规模商业应用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在人车穿行的马路上,要理解空间里的全部内容,需要几百个模型的训练,且每个模型都有比较强的独立性。如何能批量地生产模型,生产针对不同物体和场景 的模型,这个已经是下一代技术演进的关键问题。 

“在今年,我们已经可以达到工业级别的批量模型生产,而且生产出的算法准确率超过单一手工生产的算法。”徐冰说到。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生产的效率变化非常大。 

“在15年的时候,我们训练单个算法,需要10个研究员,6个月的时间,完成一个亿分之一级别精度的行人识别模型。而现在,同样的模型1个研究员用3天时间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使用的GPU资源只是原来的一半”,“  当上百个研究员来做不同模型时,模型是可以并行生产的,也意味着人工智能‘算法工厂’这个概念被实现了。  我们所训练出来的模型数量,其实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研究人员的数量:每一个人平均能带来4-5个、甚至几十个工业级别的模型,可以放到我们的框架平台中直通终端客户,这样我们能更快地扩展我们涉足的应用。这就是人工智能‘算法工厂’的概念含义。”徐冰说。 

据介绍,目前商汤在全国拥有超过20个超级计算机集群,训练出超过3000多种不同种类算法模型,并成功帮助超过十多个行业的1000多家合作伙伴带来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作为推进数字化进程的重要底层技术,AI过去通常都需要转化终端应用才有价值,但以现在这个趋势分析,未来AI集中化作为服务也是有可能的。 

2 三大“配电”使命 

有了算法发电厂,就意味着有了更多前端的感知能力,AI在各个场景的渗透率会迅速提高,进而深度影响工作学习、城市治理、工业生产等方方面面。 

智慧交通是“新基建”下的焦点议题,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在轨道交通领域,商汤科技推出了“SenseMeteor睿知智慧轨交平台”,乘客可以选择刷脸或二维码任何一种方式进出站,在商汤科技百万人脸库的训练规模下,误识率低于百万分之一。 

目前该产品已经在全国多个千万级人口城市、超过150个地铁站落地,不仅解决了乘客“没有零钱”“手机没电”“忘带票卡”等进站困难问题,其无接触的通行模式还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效支撑。 

同样还有商汤科技基于城市级开放视觉平台“城市场景算法仓”,构建的多场景、一站式AI城市解决方案。这套方案从发现、立案、派遣、处置、核查、结案等环节着手,将AI融入城市治理业务流程,助力城市综合治理从“智治”走向“善治”。 

这一案例就发生在上海,当城市摄像头监测到某处有一堆建筑垃圾且滞留时间超过1小时,摄像头背后的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并生成案件,随后按照案件自动化派单规则,就近自动分配至相关处置人员,处置人员即可到达现场清理建筑垃圾,并在系统上传处置结果,进行结案。 

除此之外,这个系统还可以自动识别城市中的多种违法违章行为,如街面违规经营、机动车/非机动车违规停放、违规广告、道路遗撒、野外烟火、违规施工、道路积水等。 

随着各地陆续进入复产复工阶段,AI也被进一步赋予“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的使命与厚望。

以受疫情影响尤为明显的文旅产业为例,传统手持测温的方法既损耗人力、筛查效率低,且各旅游点数据无法形成有效联通联动,大数据在被孤岛化的同时也造成社会资源的重复浪费。 

考虑到这些情况,陕西省文物局借助商汤科技云 边 端一体化管理的“博物馆AI防疫系统”,不仅打通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四大博物馆的信息数据,实现了博物馆公共卫生安全防疫“一张网”,还可以在疫后升级为社会公共安全预警系统,推动对博物馆公共卫生安全与公共治安管理的双重守护,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减少社会资源的重复投入。 

“‘新基建’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惠民、善治、兴业是商汤科技在‘新基建’下布局产业实践的三大使命,也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到行业与场景、推动产业实现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枢纽。”徐冰说。 

3 “新基建”发力点 

另一方面,商汤科技积极推进AI基础教育,促进产学研协同发展。据了解,商汤科技奖学金资助近百名清华、北大、上交、中科大等顶尖高校优秀本科生,与海内外一流高校院所共建10多所联合实验室及研究机构;此外,商汤科技已将AI教育推广至全国20多个城市的2000多所中小学,累计培养AI教师6000多名,为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培养人才。 

“许多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创始人在高中时期就学习了计算机、编程。而AI时代进一步创造了这样的机会,AI基础教育让我们的后代从小就可以学习AI,以AI的视角思考问题,带着对AI的浓厚兴趣,未来这些孩子有更大的机会去创立下一波有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徐冰说。 

在当前全面推进复工复产、产业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背景下,AI作为“新基建”的核心推力,不仅将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还具备更为宏观的国际发展意义。 

“技术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归结到‘人’的层面。”徐冰认为,AI是人用来提高效率的工具,“AI会增强人类能力,服务人类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让机器来处理重复性的工作,提高人类的工作效率,从而将人类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此外,人机结合也会带来更便捷的用户体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他表示,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下的AI算法“发电厂”,商汤科技将把源源不断的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持续为社会经济进步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107 字。

转载请注明: AI"新基建"靠什么发电?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