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刚
出品|雷锋网产业组
2010年,蓝色巨人IBM首次提出智慧城市,并打算在中国落地该战略,不过很可惜,因为其本质上是兜售服务器而不得不宣告失败;2017年,谷歌子公司Sidewalk Labs计划在加拿大多伦多筹备智慧城市旗舰项目,但由于搜集个人隐私数据问题遭反对而在2020年5月宣告折戟。
早于谷歌晚于IBM,阿里云城市大脑在2016年于杭州首度展开实践,在今天依旧坚定地活着,且活得很好。
5年多的行业经验,使阿里云对城市大脑的理解颗粒度到了同行企业无法企及的地步,对于构建好的城市治理模式更是信心十足。
实际上,这是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也是市场对先进治理模式悄无声息的选择。2020年的疫情黑天鹅,似乎给城市治理模式转变按下快进键,城市大脑的经验快速走向复制,在郑州,在海口,跑出了与杭州不一样的版本。
纵观当下,智慧城市成为无可争议的重要赛道,科技巨头纷纷押注布局,如何理解这个伟大进程?城市大脑从概念到走进现实痛点,经历了什么辛酸苦辣的往事?而作为市场选择的结果,城市大脑有着什么新的理解并上演哪些新的剧本?
城市大脑的演进逻辑
今天,重新翻开有关城市大脑的成长册,“王坚”、“飞天”、“数据”、“杭州”、“交通”等都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而这一切,都与2016年的春天有关。
有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2016年初,为了争取到一个尝试的机会,王坚(阿里云创始人、城市大脑发起人)跑遍了杭州各个与交通口相关部门,终于,杭州市萧山区交警支队答应做个试点。王坚从公司不同团队里召集了十几个人,开始了萧山两个月的实验期,优化萧山区市心北路到育才路的交通。
这是城市大脑雏形时的第一个任务:治堵。
此后,萧山的经验和方法论被深刻总结,城市大脑在全市开启应用,杭州在全国成了智慧城市的表率。每年吸引数万人参加的云栖大会上,播报城市大脑的进度,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流程。
城市大脑的背后,有一个大功臣,叫“飞天”——飞天操作系统是阿里巴巴大规模投入自主研发技术的开始。它能实现的神奇作用是将百万级的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提供源源不断的计算能力。这套系统目前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顶尖的系统之一。
王坚眼中城市需要解决算力问题,“飞天”就扮演重要角色。
“在过去20年,城市治理者普遍存在一种挫折感,就是无论花了多少力气、砸下去多少钱,城市发展依然遗留下很多问题,比如交通。在过去的20年间,也听到很多新的技术出现,差不多每5年就有一项技术声称要改变世界。但很不幸,都没有改变。”
雷锋网在2019年4月有幸跟随王坚去过于香港举办的杭州“城市大脑”主题研讨会,那时正是城市大脑3岁生日的重要时间节点。而彼时,香港作为世界舞台,诸多国外的政要也密切关注杭州城市大脑进展,作为其中重要组成单位,阿里成为中流砥柱。
王坚回顾并总结了城市大脑3年的心路历程,并说出了上面那番话。
他提到,今天城市治理者能痛下决心的根本,来源于“挫折感”。当人们把技术(AI、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杂糅在一起时,也无法将城市的问题彻底解决掉,因为城市还缺乏一样新的基础设施来进行中枢控制,就是城市大脑。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外界才能深刻洞察城市大脑诞生的逻辑。而从逻辑看成长,城市大脑像是埋在土里的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唯有数据方可浇灌;它还像一列呼啸的列车,承载着阿里的光荣与梦想,高歌猛进。
城市顽疾与解药
进一步想,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从产业角度看,我国内陆城市人口红利在移动互联网经济的强大集聚效应下,被刺激出全新的动能和勃勃生机。与此同时,城市供给与城市需求处在不匹配的状态,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不足、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秩序混乱、供需矛盾加剧等城市病极为突出。
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顽疾,但解药是存在的。
当前,AI、IoT、云计算、数据挖掘、知识管理、深度学习等技术迅速进入爬坡期,互联网科技公司、运营商、硬件厂商参与城市建设有了便捷的通道,产业链分工十分明确,原有的IBM式的硬件堆叠已经被证实是“伪智慧城市”,跨越“系统的系统”障碍、建设中枢神经式的城市智慧系统成为迫切需求。加之今天的政府开始注重数字化治理能力,城市顽疾有望得到缓解。
从专业的交通大脑走向复杂的城市中枢,从长三角的杭州走向全国多个城市,城市大脑这套系统被嵌入了越来越多人工智能的技术内核,开始了突飞猛进的进击。
犹记得,2018年9月的杭州云栖大会上,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金志在现场宣布杭州市“城市大脑”2.0正式发布。
金志表示,杭州城市大脑2.0将覆盖主城区、余杭区、萧山区共420平方公里,一年扩大28倍,接管1300个路口信号灯、接入4500路视频,通过7大生命体征全面感知城市交通,并通过移动终端直接指挥杭州200余名交警。
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改变力。
在此之后,依据公开的城市季度报告,在全国最拥堵城市排行榜上,杭州从2016年的第5名下降到2018年第二季度的第57名。当然,这对于杭州而言只是“开胃小菜”,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好戏”不断上演。
数字政府的郑州新故事
作为城市治理的主体,政府的数字化似乎是经久不息的话题,从最初的电子政务到互联网+,再到今天的数字政府,技术对于城市治理模式的改变正逐渐放大。
阿里云数字政府业务的负责人许诗军深谙这种变化。他常年和政府官员打交道,最清楚地知道他们的需求点和痛点在哪里。
“对于城市智慧的理解,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我们都希望这个城市具有一种像人一样的思考能力,像人一样的决策能力,像人一样的应变能力,甚至有很多地方超出人的智能。”
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郑州目前有着常住人口1035.2万人,城镇化率为74.6%。无论是今年的突发疫情防控体系打造还是全域数字防汛平台建立,郑州城市大脑功不可没。
2019年8月22日,郑州市政府跟阿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9月10日,数字郑州公司成立,一起成立的还有郑州大数据发展公司。而阿里云也开始在郑州部署城市大脑产品。10月10号,数字郑州给整个郑州市的领导班子做了郑州市城市大脑的顶层规划,当时市领导就提到:郑州城市大脑建设“一年突破、二年看齐、三年领先。”
这个调子后来一度成为今天郑州数字政府加速的重要推力。
郑州市疫情防控系统就是郑州和阿里密切合作的一个产物。2019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八,全国防疫形式不明朗,武汉刚封城,阿里云在郑州做的主要是智能外呼系统,帮市民解答新冠疫情问题,并对突发状况进行提示以便提前警觉。疫情升级后,发烧门诊医院救治保障、卡口与人员流动信息确认(健康码)、复工码、网上在线教学、线上办公,都有城市大脑提供技术支持。
2月-3月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许诗军准备了2部手机,24小时开机,协同办公主要靠钉钉。连轴转的日子里,经常在半夜被叫醒,他自己也会召开电话会议,在凌晨2点讨论早上8点要上线的系统。
“反正有时间就睡一会,然后又被电话叫醒了,再继续工作。”
“原来也想用数字化手段去支持城市管理升级,但往往推不动。健康码让大家看到这样场景,即看到了可能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许诗军感慨。
此外,数字化防汛系统即郑州全域数字化防汛平台,成为了郑州城市大脑应急管理板块上线的第一个项目。这套系统是由郑州市政府、应急管理局、大数据管理局等共同筹备建设,平台通过数据的整合与加工,已经接入了气象局、水利、城管等多家部门的运营数据。
借助于郑州城市大脑的云计算和AI等技术,根据天气信息,系统已经可以初步预测出郑州降水的实际情况,包括降水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能够助力防汛办提前做好应急救援预案。
海口城市大脑的阿里足迹
实际上,在郑州城市大脑之外,海南海口早已有了阿里人的足迹。
最初,阿里城市大脑团队进入海南,可以追溯到2018年。由于杭州已经做出了模板,海口市政府对城市大脑的落地抱有很高的期望。此外,海南一直享受政策红利,各项经济与政策措施均部署在这里,所以作为海南省省会城市,海口自然有着比较高的起点。
“我们前期花了4个月时间,做了大量调研。城市大脑不仅要满足当下城市的需求,更要和城市未来的发展紧密结合。所以我们同市长、副市长进行了多次访谈,研究海口市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要到各个委办研究各领域的需求。”阿里云智能高级架构师姚臻这样对媒体说到。
据悉,了解城市居民痛点的最快方法,是去政府热线,而姚臻真的做到了去12345政府热线当接线员。了解了河道污染、政务窗口办事难等一系列情况,姚臻团队找到了突破口。
2019年12月,海口城市大脑一期项目交付。平台接入了6个国家部委的16个共享数据接口,29个省级单位、40个市级单位上云,12家社会企业也上了云,形成超过上千亿条的数据资源池。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IDC评选的2020年度亚太区智慧城市大奖,海口城市大脑获得了“最佳智慧城市项目”。这对阿里云城市大脑的团队来说,是个不小的鼓励。
如今,“数字海南”被官方正式提出,无疑,海口城市大脑将拥有更多更好的应用前景。
数字政府体系,扶上马再送一程
杭州、郑州、海口,阿里摸着石头过河,最终也锤炼了业务能力和对客户的理解。
正如许诗军所言,阿里在业务中是强调“价值观”的公司,这个观念在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项目上也同样适用。
“很多人把智慧城市看成机遇,我会看成是一种责任,会更大地在这方面持续投入,加大研究。疫情过后,深刻反思,中国社会会有一个新的奋发过程,将国家现代化治理的道路走得再快一些。”
许诗军提到,阿里巴巴要做最难的事,做好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这样可以方便更多的企业专注垂直应用的创新。
为此,阿里构建了1+2+2+N的数字政府体系。
1:指的是1朵云
2:指的是数据中台与技术中台2个中台
2:指的是支付宝和钉钉2个端
N:指的是N个领域的智能化应用-提供服务给客户
在他看来,云一定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但云不仅仅是服务器、网络和存储的堆砌,未来的概念会往上延展,和数据做充分的融合,作为整体的基础设施能力提供。而钉钉,不只是即时通讯的入口,一定是未来社会大协同的基础设施(教育、办公、医疗、政企),钉钉也是新基建。
似乎,阿里云在智慧城市领域正构筑的是“平台化”,不过并不意味着阿里缺乏行业解决方案,相反,他们正深入参与行业工作:医保、卫健、应急、自然资源、环境、税务、法院等等,从规划到顶层设计、项目建设、交付、运维运营,都有阿里的参与。
作为阿里云智能总裁、城市大脑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负责人,张建锋此前也曾表示,阿里云在过去十年主要做了三件事,其中之一便是研发了城市AI平台——城市大脑。
只用三年,城市大脑便从杭州走向世界。今年6月,城市大脑3.0发布,新的技术体系更全更快,城市大脑也更智能。
目前,全球各大城市正展开激烈比拼,工业时代造成的鸿沟与差距即将被信息社会的技术力量拉平,很多城市、很多国家会借此实现弯道超车。
随着技术发展和体系发展,智慧城市行业标准将逐步确立,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一定会成为百花齐放的舞台,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也将更加聪明。(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