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困在算法里

一名外卖骑手雨中摔倒,另一名骑手上前扶起。

近日,《人物》杂志发布的调查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刷屏社交网络,文章说,外卖骑手在外卖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动下疲于奔命,成了高危职业。9日,饿了么快速推出消费者“多等5分钟”按钮以作回应,美团方面表示将会给骑手留出8分钟弹性时间,很多网友认为平台有甩锅之嫌。到底如何提高对劳动者的尊重,如何在算法之外保障员工安全,成为当前行业之困。

安全之困

外卖骑手拼命赶时间

交通违法及事故频发

“给外卖骑手的时间为何越来越短”“外卖骑手为何成为高危职业”,媒体的调查报道引发了大家的关注。这篇报道历时半年调查,采访了全国各地数十位外卖骑手、配送链条各环节的参与者以及社会学学者。报道称,在外卖平台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动下,外卖骑手的配送时间不断被压缩,而骑手在强大的系统驱动下,为避免差评、维持收入,会在现实中选择逆行、闯红灯等做法,不仅影响自身健康安全,也对公共交通安全构成隐患。

报道显示,外卖骑手被算法裹挟,系统限定的送餐时间越来越短。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说明:2016年,3公里送单限时最长1小时;2017年,被压缩到45分钟;2018年,又变为39分钟。2019年,中国全行业外卖订单配送时长比过去3年减少了10分钟。

时间上的压力,首先影响的是安全。为了达标不受处罚,外卖骑手在现实中超速、闯红灯、逆行现象也越来越突出。近几年,外卖员遭遇交通事故的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有评论称,“外卖骑手已经成为高危职业”。以上海为例,2017年上半年,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卖骑手伤亡。2018年9月,广州交警查处外卖骑手交通违法,也有2000宗。

算法之困

等电梯动辄十来分钟

智能算法却算不进去

表面上看,平台只是迫使员工追求“快”的核心理念。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每一个外卖骑手背后都有一套算法,也就是所谓的“智能配送系统”。系统服务于外卖小哥的同时,也给外卖小哥划出“时间底线”,发生延迟便意味着差评、罚款甚至开除。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就出现了这些新闻:去年11月,一段视频被发在广西某小区业主群,一个外卖员到达34楼后用一副筷子挡住电梯门,让电梯能“等”他送餐回来直接下去,结果导致电梯故障;同样在电梯里,另一段外卖小哥怕送餐迟遭投诉而急哭的视频,也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之所以电梯里经常上演这样的“危险行为”和“情绪崩溃”,不少小哥表示,几十层的高层楼宇,电梯一等就是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但这些情况,并没有被“算法系统”算进去。

通过算法,互联网外卖平台建起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商业帝国。查阅外卖平台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可以发现:饿了么口碑营收68.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0.21亿元增长36%;而美团则完成22亿净利润,同比增长95.5%,其中外卖业务是最大功臣。

有媒体评论称:外卖员集体参与创造了数十亿的利润,却难从这些价值中分一杯羹。

进展

两家平台作出回应

“多等5分钟”遭质疑

外卖平台“饿了么”发布声明称,会尽快发布新功能,在结算付款的时候,增加一个“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的小按钮,供消费者选择。美团方面表示“没做好就是没做好,没有借口”,将会给骑手留出8分钟弹性时间,增强配送安全技术团队,重点研究技术和算法如何保障安全。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相关负责人称,外卖骑手的关系是与企业的关系,平台责任并不能转嫁给消费者。在央视节目中,白岩松说,坚决反对“多等5分钟”,这可能让越宽容的人越吃亏,让消费者给出5分钟不如让平台系统让步5分钟。

观点

人大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

不能让压榨式管理

毁了外卖行业发展

企业在优化算法时并没有考虑外卖骑手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没有考虑现实的复杂性。很多外卖平台企业并没有把骑手当作一个合作伙伴,而是按每单累计进行考核,这能降低成本,甚至以罚代管,但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外卖行业并没有一个主责的部门。平台企业对于外卖骑手并不包容审慎,反而是用压榨的方式管理。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外卖行业是弱肉强食、劣币驱逐良币,因此相关政府部门需采取触发式监管,一旦企业相关行为触犯相关底线就应该出手,否则这些企业越违法越得利,整个行业环境将非常不健康。

本组文/综合央视新闻

来源:厦门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73 字。

转载请注明: 外卖骑手困在算法里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