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在位于香港培侨书院的分课堂,香港中小学生在收看“天宫课堂”第一课。 当日,“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 新华社记者 王申摄
据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张雅诗、陈珮盈)约300名香港师生12月9日齐聚培侨书院的体育馆,准备上一堂特别的课。“同学们,你们好!”16时许,来自太空的老师们——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亮相于大屏幕,为“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揭开序幕。
“老师们好!”地面上的学生热情地回应“太空老师”的亲切慰问。3名航天员随即带领学生进入太空奇妙之旅。在持续约1小时的课堂上,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以天地互动方式,与地面的年轻人进行实时授课和交流。
在失重状态下,航天员漂浮到空间站内不同的区域,展示他们在太空中的工作和生活场景,并与学生一同进行多项实验,包括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等,讲解背后的科学原理。
王亚平在进行水膜张力实验时,使一朵粉色折纸花朵在水膜中绽开。“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含苞待放,未来是你们的,希望你们的梦想都能在广袤的宇宙中绽放。”她说。
“我要做科学家!”“我要成为火箭设计师!”来自培侨书院的小学六年级生刘骏翔和邱熙婷向记者说出各自的航天梦。
刘骏翔表示,航天员很勇敢,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将以3名航天员为榜样,努力学习,希望将来在航天科技上发展。
在课堂上,航天员和学生们分别在太空和地面上进行了多项相同的科学实验,出来的效果却不一样,同学们看得入迷。
“请问你们天上的生活用水可以循环使用吗?”就读培侨书院的香港高中学生门睿涵向航天员提问。王亚平随即展示一袋透明包装的再生水,并示范如何饮用——从袋子里挤出两颗水球,然后把凌空的水吞掉。
门睿涵说,很荣幸能跟航天员直接进行对话,此次“天宫课堂”丰富了他的科学知识,也让大家看到航天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很值得学习。
高中生谢正杰也对航天员充满敬佩之情。“他们敢为人先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作为香港学生,我希望有一天能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作贡献。”他说。
培侨书院校长吴育智表示,这场别开生面的太空课堂,大大引发了同学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情,有助学校进一步发展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此次活动同时增加了师生们对国民身份的认同,以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天宫课堂”是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当天的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现场直播,在中国科技馆设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分设4个地面分课堂,共1420名中小学生代表参加现场活动。培侨书院获选为香港的分课堂。
培侨书院校园不同的角落都透露出学生对科学的热诚。为了配合“天宫课堂”活动,该校学生制作了以太空宇宙为背景的精美展板,除了介绍航天知识,也贴上了许多小卡片,写上“科技强则国强”“向中国航天员致敬”“平安回来”等字句,表达同学们对国家航天员和航天事业发展的祝福。
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开启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中国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