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低碳,对许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而广东,从2010年成为全国低碳试点省至今,低碳工作已经进行10年。目前,我国已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
这一目标如何完成?广东能否率先在全国实现碳排放达峰?11月4日在广州暨南大学举行的第三届粤港澳生态环境高端论坛上,各方专家将探讨碳排放达峰和臭氧治理问题。(点击图片看论坛直播↓)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能源。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邵敏介绍,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邵敏表示,这个目标的提出,就意味着在将来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目前,全国各个省市都在做碳达峰相应的“十四五”规划。
而广东,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在空气联防联治方面有较早的基础。较早形成珠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此后又建立粤港澳大珠三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等,这些都将有利于广东率先实现碳达峰。
广东有望在全国率先找到臭氧防治路径
而臭氧则是污染问题。今年1—10月,全省PM2.5为20微克/立方米,再创历史同期新低,但随着广东PM2.5持续降低,臭氧作为大气首要污染物开始凸显。“广东臭氧污染一直在高位振动。”邵敏提醒。
臭氧是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特定条件下反应、输送,最终生成。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工业生产,但挥发性有机物却非常繁杂,包括溶剂、印刷、喷涂等。
“挥发性有机物量大面广,治理非常难。”邵敏表示,如在东莞就有超3万个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企业类型多,都需要针对性管控方法。
所以广东今年开始,每个城市都有专门的科技队伍帮扶做管控,制定针对性措施。“目前这样做还是有成效的,不敢说已经找到臭氧防控的路径,但基本的方式方法已经在摸索中,所以有可能‘十四五’期间,在全国率先找到臭氧污染治理的广东路子,实现臭氧稳定下降。”邵敏表示。
院士专家探讨联动解决污染气候问题
“治理需要将污染问题和气候问题联动解决。”邵敏表示,臭氧问题与碳达峰关系密切,此次论坛也希望气候专家、污染治理专家聚在一起,找到解决路径。
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气候首席专家、研究员姜克隽,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胡敏,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院长、教授董文杰,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蒋宏奇,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首席发展战略家陆恭蕙,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郑君瑜以及澳门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游燕,将围绕“臭氧污染防治”“低碳与气候变化应对”等内容作报告。
同时,这届论坛也将实行碳中和,通过碳普惠——购买省贫困村林业碳汇减排量,抵消会议期间因交通、餐饮、住宿等活动产生的碳排放。
届时南方+也会对此次论坛进行直播,点击查看。
【南方+记者】张子俊
【作者】 张子俊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