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郑湘琪】想象一下这个场景:我们自己在路上开车,有朋友担心我们无聊,决定一起同行。这位朋友不仅可以随时分享路况,还能帮我们捕捉到路边的美景,然后制作一段堪称“朋友圈点赞收割机”的Vlog。
其实刚刚所说的这位朋友叫HiPhiGo,是小冰与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合作落地的车载情感化智能伙伴。
近日,小冰首席执行官、原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李笛为记者介绍了小冰在人工智能汽车等领域的最新商业探索。
记者了解到,作为面向新交互形式的完整人工智能技术框架,小冰框架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应用最成熟和用户群体最大的基础框架。基于小冰框架的交互总量约占全球人工智能交互总量的60%,已覆盖 6.6 亿在线用户、4.5 亿台第三方智能设备和 9 亿内容观众。
为收获这些数字,小冰成长了7年。2014年5月,小冰诞生于微软十楼。逐年完善其基础框架结构后,2020年7月,小冰从微软公司分拆,独立发展。
在李笛看来,小冰曾是一个在成年人庇护下长大的未成年人,今年7月以后,她正式开始作为一个成年人去打拼。
而最近,这两个“成年人”展开了一场合作。近日,微软中国与小冰公司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向广大ToB重点行业客户,联合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云计算商业化解决方案。据了解,首批微软和小冰共同推出的解决方案将覆盖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汽车及人工智能内容生产三个垂直领域。
为用户创造一个同行者
李笛告诉记者,较之同行业者,小冰针对这些垂直领域的解决方案有三个明显的差异化特色。
其中一个特色就是小冰聚焦关键岗位。据他介绍,以往的AI落地更多关注流程改造,然而这对效率的提升是有限的。小冰则关注关键岗位,完成只有AI才能完成的关键任务。
以人工智能金融解决方案为例,近年来,小冰与万得资讯等国内主要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合作,为其提供由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的上市公告文本摘要。同时,小冰进一步沿着摘要信息突破上游的关键岗位——金融风控,通过知识图谱及人工智能创造的技术实现更多高度定制化金融节目的生成和落地。
目前,小冰提供的上述服务覆盖全部26类金融类别,服务对象包括国内90%以上的金融机构交易员及40%以上的个人金融交易者。
此外,小冰关注穿透ToB到ToC的体验。李笛称:“几乎所有ToB解决方案归根到底都是ToC的问题,更多地呈现出C端的应用场景。以汽车企业为例,传统智能驾驶舱致力于让驾驶员解放双手,用语音命令控制汽车。而小冰提供的解决方案不光能完成这些,还能为用户创造一个同行者,让其享受到一段不孤独的体验。”
有趣的是,这个同行者还可以“调用汽车的感官,以汽车的视角去创造各种各样的内容。”比如,小冰与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合作落地了车载情感化智能伙伴HiPhiGo,可以运用车外的摄像头自动拍摄、剪辑、上传视频,为用户提供富有情感的互动。
“作为一个同时包含ToB和ToC的全能力解决方案框架,小冰正在连接不同垂直领域的经验,穿透ToB,到达ToC,从而帮助更多企业客户进行升级换代。” 李笛对记者说道。
此外,在各个垂直领域的解决方案中,小冰关注人和人工智能的协同。李笛表示,小冰团队提倡的并不是用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团队,而是创造一种更好的让二者进行弥合的办法。
比如在纺织行业,设计师可能会偶尔面临 “才思枯竭”的情况。而小冰则可应用人工智能设计能力帮助设计师实现视觉内容生成,让设计师更多把精力集中在审美的部分。
据介绍,小冰目前能够稳定设计三十余种主流风格,其图案的设计多样性达到10的26次方。同时,小冰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共同推出的人工智能纺织服装图案设计平台已投入生产,多条面向量产化的生产线已实现产业化贯通。
将创新和“本地创新”联系在一起
“从现在开始到未来几年时间里面,‘创新’这个词会和‘本地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运营、商业模式,都会越来越多的聚焦本地。”
李笛强调,小冰与微软的合作,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加速本地创新。相比于之前通过枢纽,如设立研发中心来辐射到全世界的范围,现在行业更加强调关注本地,在本地进行创新。
正如小冰公司董事长、原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所说:“为了更好地服务本地客户,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打造新的技术、产品、运营,甚至是商业模式。”
在他看来,即使是最了不起的技术也要和本地的数据相结合,所谓“算力+数据=生产力”,通过这样的结合才能打造出真正受用户喜爱的本地创新产品。
更重要的是,“一个产品的成功与否还涉及运营模式的问题,了解本地的情况、做好本地的运营,并通过符合本地生态的商业模式真正落地是非常关键的。” 沈向洋这样告诉记者。
据了解,针对此次合作,微软希望跟小冰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行业生态系统,为本地用户提供服务。
微软公司副总裁、微软中国区首席运营官邹作基表示:“微软有几千个涉及不同行业的本地合作伙伴,我们也希望把小冰带到微软的生态系统,并帮助客户建立一个自己行业的生态系统,完全复制给客户。”
“对于微软跟小冰一起打造的这个生态系统,我想象不到它的空间范围,所以大家运用无限的想象力才能看到小冰将带着我们去哪里。”
如今,“初长成”的小冰已是很多国内外同行参照的对象,比如对话人工智能系统Blender和Mina对标的技术参数、标准、性能都是以小冰作为参照。
而在微软看来,与之拥有同一个DNA的小冰还很年轻,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李笛感慨道:“其实在微软十楼小冰诞生的地方,还依然保留着她的工位,微软也非常欢迎小冰常回娘家看看”。就像他给记者展示的一幅“牵手”的图片,未来,微软也将牵手小冰进行更多“成年人”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