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为国炼“金”!李东英院士:国家的需要,就是最大的兴趣
◎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王烁
2020年9月22日,我国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专家、稀有金属工业创始人之一李东英院士与世长辞,享年100岁。
从1920到2020,一个世纪的时间可以改变什么?
于己而言,期颐老人李东英走完了他的一生;于国而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不仅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还伴随了新中国稀有金属工业一步步发展壮大。
对于自己奉献了毕生精力的事业,在一段摄于94岁时的影像中他这样说道:“国家的需要 、组织的需要,就是最大的兴趣”。
为国炼“金”
新中国成立前一年,李东英获得了辅仁大学理学学士学位。从旧时代走向新中国,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都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1949年,东北解放。
当时正值各有色金属选矿厂恢复生产之际,李东英被选派研究“黄药”。黄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硫化矿捕收剂,1815年由蔡斯首先进行合成研究,因其外观呈黄色,故而称之为“黄药”。为了缓解黄药缺乏的状况,李东英仅用两周时间就研究出第一批液体黄药,而当时日本人研究了几个月都未能成功。为解决黄药的运输和储存问题,他还研制了可以生产固体黄药的工艺设备。时至今日,这套基本生产工艺仍在沿用。
这是李东英第一次把国家需要与个人选择结合在一起,这一结合就是一辈子。
开“金”拓“土”
随着科技发展,有色金属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的稀有金属是指那些自然界中储量、分布稀少,并且人类应用较少的金属。其中稀有金属常用于制造特种金属材料,是飞机、火箭、原子能等工业领域的关键性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能生产8种有色金属,与17世纪末期被人类明确认识和应用的有色金属总数相当。有色金属生产的大面积空白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进程。1951年,李东英再次受命,前往苏联学习稀有金属冶金。学成归国后,他一举攻克22种有色金属的冶炼,为两弹一星所需的金属材料能够自给自足提供了坚实保障。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以研究稀有金属主流程为主、系统地开发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技术路线。
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开展的杂交水稻研究正在突飞猛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李东英此时也正完成了人生中一次重要“跨界”。
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小到心脏支架、节能家电,大到两弹一星、磁浮列车都可以找到稀土的身影,然而把稀土应用于农业,可谓前无古人。
1972年,燕郊干校的麦田和棉田里一组对比实验正悄然展开。主持者就是李东英。通过把稀土元素添加到农作物土壤中,作物不但显著增产、优质和抗逆效果明显,而且稀土元素并未进入果实。
此后,李东英连续担任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首席专家,在全国大面积示范和推广稀土农用。20世纪90年代初,稀土农用范围已经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平均年推广面积达到5000万亩,增产粮棉100万吨,年增加经济效益6亿元以上,并向林业、牧业、养殖业发展扩大,累计获经济效益近百亿元。
李东英曾多次转换专业,每一次转身都很坚决。他退休时正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国家发展,他再一次担任包头、攀枝花、金川三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带头人,这一干又是20多年。“一般我们应当60岁就退休了,但是我正是60岁工作的开始。抓三大资源综合利用,我不客气说,我工作没停止过。”在生前影像中,李东英中气十足。
点才成“金”
李东英把自己从50-90年代的科研笔记全部捐献给了科研部门,当2014年这些笔记出现在首届“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上的时候格外引人注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他曾经提出“信息新、装备新、人才新、项目新、发展思路新”的五新思维,又认为最首要的是人才要新。为人师长,他要求年轻人实事求是,努力增加自己的本领。他为新中国有色金属事业培养了整整三代人。
“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应当是有所作为才对的。不能光是饱食终日,只要国家的需要组织的需要,就是你自己最大的需要,完成这事就等于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这是最大的高兴事。任何时候我看都需要这样子。”2014年,94岁的李东英面对镜头,说出了他一生的写照。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来自光明日报
编辑:刘义阳
审核:朱丽
终审:冷文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