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诱导粉丝应援打榜”该收场了

粉丝文化也该从虚幻的精神胜利与无止境的经济投入里跳出来,走向健康与正常,以符合社会认知的方式,被主流价值所接纳。

据媒体报道,近期,中央网信办深入清理涉粉丝群体违法违规和不良信息,目前已累计清理负面有害信息15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4000余个,关闭问题群组1300余个,解散不良话题814个。此外,中央网信办督促网站平台通过取消诱导粉丝应援打榜的产品功能等方式,强化榜单、群圈等重点环节管理。

消息一出,引发巨大关注。曾经被视为饭圈主要特征之一的打榜、刷量,应该会就此得到极大规制。在一些平台开设的投票里,支持取消诱导打榜几乎得到了压倒性的票数。

有意思的是,在网上翻翻评论,能看到甚至连一些追星族都在支持这样的举措。在饭圈,应援打榜很多时候已经变味,变成粉丝群体的“内卷”,粉丝也累了。无关作品,也不需专业肯定,但他们的偶像在榜单上不能输,必须保持某个地位。粉丝也只能像推石头的西西弗斯,一遍遍地推着自己的偶像滚上榜单,不容有失、不敢懈怠。

这种打榜行为,是超出艺术评价的范畴之外的,不过是粉丝群体自我奉献型的集体行为。近些年也早有媒体发现,打榜靠前的艺人,往往并无产生社会影响的作品,也谈不上演技、歌喉。他们只是一个符号化的偶像,接受粉丝崇拜,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运作模式,成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所谓“顶流”。

应援打榜这种追星方式,也很容易导致粉丝群体的封闭式思维和极端化行为。应援打榜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开放评价的体系,也无所谓社会观感如何,不过是粉丝群体的自我标榜。由此产生的后果,可能就是粉丝群体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对撞、冲突,对正常规则的“不屑一顾”,对不同声音的“杀伐果断”。

比如近期吴亦凡因涉嫌强奸罪被刑拘,有粉丝甚至扬言“劫法场”。这种毫无理性的言论,与非理性的应援打榜,细细琢磨,其逻辑本身也有同构性。

更重要的是,这种应援打榜是与金钱紧密捆绑的。其并非纯粹出于粉丝群体“极端的爱”,相反,是在商业诱导下“粉丝经济”的一种。所谓打榜,并非免费,往往意味着大量的经济付出。虚拟物品的购买,专辑的订购,刷号刷量的地下产业,无一不需要花钱。

也早有媒体报道,粉丝群体的集资数额可谓骇人听闻,动辄百万起步。可见,打榜并不全是粉丝的自发行为,而是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在打榜的过程里,粉丝收获自我感动,偶像和相关平台获得大量收益。利益驱使下,榜单层出不穷,诱导打榜的方式也花样翻新,而粉丝只会被变着法子“收割”。

考虑到粉丝群体中有大量未成年人,这种消费模式的合理性本身就值得怀疑。对未成年人来说,非理性打榜这种方式的存在,也会早早地让他们相信“金钱的力量”,拜金主义悄然扎根,未成年人的成长路径也可能步步走偏。

从社会的层面看,非理性打榜也在扰乱正常的文艺评价,颠覆基础的社会共识。比如“艺人须有艺德”,“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之类的价值认知,在打榜面前可能会变得无关紧要。毕竟只要发动粉丝、具备“钞能力”,那么作品、演技什么的都可以靠边,雄踞榜单上游就能具备所谓的“话语权”。 

因此,“诱导粉丝应援打榜”该收场了。粉丝文化也该从虚幻的精神胜利与无止境的经济投入里跳出来,走向健康与正常,以符合社会认知的方式,被主流价值所接纳。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夏研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49 字。

转载请注明: 快评丨“诱导粉丝应援打榜”该收场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