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中国冯思翰回应1000KM续航:电动车一味追逐高续航里程是恶性循环

本报记者 陈茂利 北京报道

“大众目前没有推出1000KM续航电动车的计划,如果电动车在追逐高续航里程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话,我认为这是恶性循环。”《中国经营报》记者关注到,对于当前汽车行业热议的1000KM续航电动车的话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在近期的一次访谈中开宗明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据悉,冯思翰提出,1000KM续驶电动车的确很受关注,但是否需要作为一个行业目标有待商榷。他表示,燃油车鲜有宣传超长续驶里程,因为对燃油车主而言这不是一个重要话题;对新能源汽车而言,续驶里程之所以成为重要话题,还是因为充电设施(不够完善)——用户需要广泛、便捷、可靠的充电网络。用户的续驶里程焦虑,实际上是对充电便利性的焦虑。

记者获悉,大众集团计划2021年推出的25款全新车型,其中包括13款新能源车型。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大众集团这头“大象”拥抱电动化的号角全面吹响。不过,令业内为之担忧的是,在智能、网联时代,电动化产品由于追求高级别自动驾驶,对高端芯片的需求将随着提升,芯片或将成为制约车企传统燃油车和电动车业务发展的基础要素。实际上,大众集团在华合资公司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正在经历“缺芯”之痛,因芯片短缺,上述两家公司部分工厂已经暂停生产。

“我们生产过程中有1.5万辆车受到了芯片短缺影响,主要是汽车上的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缺乏电子元器件。”对于“缺芯”带来的影响,大众中国CEO冯思翰作出回应,“芯片供应短缺的状况每天都会变化,刚开始非常严重,去年底给很多行业带来影响,也就是电子元器件的短缺、原材料产品的短缺,也包括成品芯片的短缺。2020年12月份已经给我们带来影响,我们销售减少1万辆左右。遗憾的是,2021年一季度这样的影响将延续。我们和沃尔夫斯堡总部以及和其他地方正在进行资源调配。”

对于“缺芯”是否会影响全新产品的交付,冯思翰表示:“今年初半导体芯片短缺的问题将对产品的及时交付造成影响,但我们对于未来几个月这一状况的缓解保持乐观态度。我们预计2021年集团将迎来超越市场整体水平的增长,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提升。”

不只大众品牌,大众集团奥迪品牌也遭遇了因芯片短缺带来的减产。奥迪首席执行官杜斯曼表示:“由于计算机芯片严重短缺,奥迪将推迟部分高端汽车的生产,公司旗下的豪华汽车品牌已让逾1万名员工休假。”

杜斯曼用“一场危机后的另一场危机”来形容汽车行业普遍“缺芯”的现状。

目前,因芯片供应不足已经演变成全球危机。丰田、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等多家跨国车企因芯片短缺不得已削减汽车产量。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导致现阶段“芯片荒”的原因之一是,车企没有预测到2020年下半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超预期复苏而备货保守,从而导致供需错配。伴随着下半年市场强势复苏,车企开始增加芯片订单,但由于芯片生产从设计、晶圆代工、封装测试到最终交付至少需要6个月,短期内无法满足多家车企对芯片的需求。

有业内人士指出,芯片采购周期是提前6~12个月,主要由一级供应商采购。像是大众通过博世和大陆来采购产品。

“部分汽车客户的加急订单‘来得太晚’,并没有给芯片制造商们留足充分的时间,这给公司的供应链带来了巨大压力。”恩智浦半导体首席执行官库尔特·西弗斯表示。

另外,疫情导致汽车产、销量下降,一些主要半导体制造商去年重新分配了产能,减少了对汽车制造商的供应,转而将芯片供应给那些生产智能手机、游戏系统和其他仍有很大需求的技术产品公司也是导致此次“芯片荒”的原因。

对于多久能够解决芯片短缺问题,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车企会遭遇芯片短缺之苦,下半年会得到缓解。

(编辑:张硕 校对:颜京宁)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04 字。

转载请注明: 大众中国冯思翰回应1000KM续航:电动车一味追逐高续航里程是恶性循环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