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泡泡玛特
记者 | 吴容
编辑 | 昝慧昉
6月1日晚间,主打盲盒潮流玩具的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泡泡玛特”)向港交所递交了IPO(首次公开募股)申请,其财务数据也随之曝光。
过去三年,得益于中国潮玩、盲盒市场的爆发,这家公司吸金能力暴涨。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期间,泡泡玛特收入分别为1.58亿元、5.15亿元和16.83亿元,连续两年同比增长了225%以上;净利润方面,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毛利率亦提升明显,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吸金能力非凡。
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按零售价值计,其市场份额为8.5%,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潮流玩具品牌。
从产品上看,2019年,泡泡玛特自主开发产品(种类包括分为盲盒、手办、BJD及衍生品)贡献收入占比为82.1%,在这些自主开发产品里,自有IP占比37.2%,独家IP占比35.4%,非独家IP占比9.5%。
泡泡玛特强调,IP是公司的业务核心。截至招股书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泡泡玛特运营85个IP,包括12个自有IP、22个独家IP及51个非独家IP。
其中,主要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以及YUKI,Molly为人气最高、也最畅销的IP,2019年基于Molly的产品销量达到4.56亿元。主要独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等,主要非独家IP则有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
零售店、线上渠道、机器人商店及批发,是泡泡玛特主要依赖的四种销售渠道。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公司在国内33个一二线城市拥有114家直营零售店,这一渠道带来的贡献最大,占比达到收入的43.9%。不过,直营零售店的扩张也带来的高企的租赁成本。据招股书,泡泡玛特的租赁费由2017年的911.3万,增加到了2019年的5349.5万。
作为这家公司的第二大渠道,2019年线上渠道为其贡献了5.39亿元的收益,占总收益的32.0%。线上渠道主要包括天猫旗舰店、“泡泡抽盒机”微信小程序、潮玩爱好者在线社群「葩趣」APP,其中天猫旗舰店收入最为可观,达到2.51亿元,“泡泡抽盒机”微信小程序也贡献了2.71亿元。
2019年,机器人商店以2.49亿元的销售收入,成为泡泡玛特的第三大销售渠道,占总收入的14.8%。泡泡玛特在57个城市开设了825家机器人商店,并从2019年开始在地铁站铺设自助售货机,这些机器人商店和自动售货机被认为能够能够减轻租赁费用,并以较低的成本拓宽市场。此外,泡泡玛特还与购物商场合作开设短期主题快闪店,以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
而此次赴港上市,并非泡泡玛特第一次出击资本市场。
泡泡玛特曾于2017年1月25日在新三板挂牌,但彼时它尚未展现出超强的吸金能力。实际上,从2014年至2016年,泡泡玛特曾连续3年亏损。之后,是靠着Molly和Pucky两大IP,及迅速扩张线下门、新增机器人商店等措施,才得益扭亏为盈、并实现上市目标。及至2019年3月,出于成本问题的考虑,泡泡玛特宣布从新三板退市。
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10年成立以来,泡泡玛特已完成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蜂巧资本、创业工场、启赋资本、金鹰商贸集团和黑蚁资本等。今年4月,泡泡玛特刚完成Pre-IPO轮融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和正心谷资本,金额超过1亿美元等资本参投。融资后,泡泡玛特估值约为25亿美元。
按照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的设想,是希望将泡泡玛特打造成潮玩界的IP帝国。在招股书中,这家公司再次表达了类似的愿景,并披露了上市融资后的用途:包括进一步提升艺术家发掘及IP创作和运营能力,扩展消费者触达渠道和海外市场,吸引、培养及保留人才以及精挑细选寻求战略联盟、收购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