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的宿命,是躲不开的转型梦

巨头的宿命,是躲不开的转型梦
巨头的宿命,是躲不开的转型梦

5月29日,老牌IT巨头惠普正式发布Reverb G2 VR。相比上代产品G1,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这次产品的设计理念,是“决不妥协”。

我不知惠普选择这一天的用意如何。在历史上,1953年的5月29日,是人类首次登顶珠峰的日子。后来希拉里爵士回忆道:“我不知道人类是否会登顶世界之巅,到了顶峰后,也不知道是否能下来。”

其实,很多国外大厂的品宣都喜欢打上“No Compromise”的slogan,类似于“perfect"。关键是,你能否名副其实。

被邀请来的外媒朋友评测后纷纷表示,Reverb G2是目前市面上清晰度最强的VR头盔——至于是不是最好的,没人敢下定论。

G2定价599美元,在价格较低的情况下,几乎全部功能上都做到了业界主流。以前的中低端VR头显总是“特色分明”,在工艺上拆东墙补西墙。G2可以说是个定位中端头显的缝合怪,大搞“拿来主义”,把市面上几乎所有好的解决方案都拿来用了。

01 沉沦

惠普,这家号称“硅谷之母”的IT巨头,成立于1939年。那一年,二战全面爆发,全世界打得不可开交,可谓真正的“生于忧患”。惠普的第一个客户是给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做音响系统,也算是第一次与娱乐业打了交道。

后来几十年,惠普一直在测试、测量产品市场中持续稳定增长,并开始涉足其它相关领域。1980年,惠普首次推出个人电脑产品:HP-85。1990年,推出 HP LaserJet III激光打印机。2006年,成为全球第一大PC厂商。这一地位一直保持到2012年。

可惜,惠普没有跟上时代。在随后来袭的互联网大潮中却步履蹒跚。战胜惠普的,是像苹果这样的新兴公司——尽管乔布斯一直说他从惠普学到很多,没有惠普就没有苹果。

特别是在过去的半年,”惠普衰落“的负面新闻又卷土重来。去年11月,惠普发布了2019财年第四季财报,惠普第四财季净营收为154.07亿美元,同比增长0.3%,净利润为3.88亿美元,同比暴跌73%。 同时还宣布,CEO迪昂·威斯勒离职。

巨头的宿命,是躲不开的转型梦

迪昂·威斯勒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此前不久,惠普宣布未来三年在全球范围内裁员7000至9000人,以达到削减10亿美元成本的目的,以遏制净利润暴跌的趋势。

惠普的颓败,立刻引起了竞争对手的觊觎。当年的小兄弟施乐,甚至向惠普发起了一场“蛇吞象”式的收购方案。不出意外,提案遭到了惠普董事会的一致否决。但这足以让老大哥颜面扫地。

巨头倒下时,体温还是暖的。无可否认,惠普依旧在文印领域树大根深,但是历经七次战略转型的惠普,需要新的抓手挽狂澜于既倒。

站在历史的关口,惠普的目光会投向哪个方向呢?

02 转型

2015年,惠普拆分为两家独立公司运作,分别为惠普企业和惠普两家公司。前者着力发展服务器、存储、软件和云计算,后者专注生产打印机和PC。

分拆后,云计算业务发展得很坎坷,与亚马逊的距离越拉越大。而HP Inc.的CEO迪昂·威斯勒层带领惠普曾力图将3D打印纳入业务发展版图,可惜不了了之。

可以说,惠普的分拆效果适得其反,本意是各寻出路,结果是更加羸弱。

2017年,惠普痛定思痛,开始用外延式发展得思路来进行战略调整。2017年1月,惠普企业以6.5亿美元收购了超融合技术公司SimpliVity,以扩展其现有的基础设施,提升自动处理和云服务水平;2月又收购了行为安全分析公司Niara,在智能边缘上开发软件定义解决方案,以更好地保护客户业务和物联网数据。

这两件事引起了外界的极大关注,但当年还有一件事情的重要性被忽视了。

2017年,微软WMR头显计划的加持下,惠普、戴尔、联想、三星、宏碁5家厂商正式踏入VR的队列。

2017年,微软WMR头显计划下,惠普、戴尔、联想、三星、宏碁5家厂商正式踏入VR的队列,改变了当时VR硬件的格局。如今,5家公司中,联想转向了AR,仍在持续迭代VR硬件的仅剩下惠普、三星。

“商用VR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个超过1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风险投资正不断流向电子竞技初创公司,几乎每一两周有一个公司成功融资。”

“我不认为VR会落入3D眼镜的下场,它应该会成为下一代硬件平台。”

“其实VR市场有两块肥肉,一块是游戏,毕竟沉浸感让游戏变得更逼真;另外一块就是商用市场。”

“目前VR市场的估值约70亿美元,2020年市场会达到200亿美元以上。”

惠普PC业务总裁Ron Coughlin言之凿凿,似乎在VR身上发现了新大陆。而真正踏上这块新大陆的哥伦布是一位女人。

要达到大众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乔安娜·波普尔,惠普全球LBE业务负责人,是VR界鲜有女性领导者。乔安娜曾入选过“101位以上引领VR产业的女性”,是数码领域的魔兽女人。她在市场媒体营销方面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曾任职过麦肯锡、DHL、NBC环球等市场行销部门,造就了她公关式招牌亲和性笑容。

巨头的宿命,是躲不开的转型梦

她认同惠普以游戏和商用市场为最佳的入局点。”要知道世界上不会有人喜欢带着护目镜一样的东西走来走去,这样看起来很傻。但总有一些时候我们想要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有人批评VR的孤立属性,我们会经常与伙伴举办线下电竞赛事,适用于更多场景,家庭、情侣、朋友……还能使用体感背心、全身动捕的套件,这都是在家无法体验的。”

在惠普VR聚焦的五大领域中,LBE业务不得不强调,在5月28日的发布会中,也是由乔安娜和HP VR首席产品经理约翰·路德维希联合做产品发布。惠普几乎是所有VR硬件厂商中,唯一一家设立了LBE业务负责人的公司。

你看,有时候做企业也是一种轮回。从给迪士尼做音响系统起家,到重新制定LBE业务,历史仿佛在给惠普带来某种天启。

其余的四个领域分别为:建筑、工程、军事培训和医疗保健。乔安娜把LBE当成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业务,但是也是非常难的方向。

她曾告诉记者,她非常欣赏产业的开拓者:“VR产业非常难做,第一是创新技术;第二是内容,内容是非常难的,比如10部影片可能只有一部是热门的,而现在都还没有人指导怎么去做那一部,但是通常只有一部才能成功,就是cover住其他九部的成本甚至盈利。第三是销售拓展,包括了解在哪些点开店,如何服务客人等等,这些在VR上都是非常新的东西。”

2017年的时候,当惠普内部团队提出:“我们想要做VR”,管理层经过反复的权衡,认为“这就是我们想要做的事”。从微软、英特尔的组装厂变成了“做自己的自有品牌,开发自己的IP”,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Ron Coughlin给惠普VR业务定了调,认为VR的需求是从消费端出发,而不是企业。

巨头的宿命,是躲不开的转型梦

"为了技术而采用技术的情况太多了,而在惠普,我们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真是的客户的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我们从客户对话中获得的反馈。”——Ron Coughlin

2019年春天,在乔安娜的带领下,HP VR的第一款产品Reverb G1发布。2020年秋天发货的G2,虽然它依旧是一台WMR产品,但是这台头显却得到了Valve的大力加持,将耳机下放到Reverb G2中,还为其设计透镜光学元件。

我们知道,Reverb系列是惠普的第二款WMR产品,第一款是联合几家OEM推出的公模产品。Reverb主打通过单眼2K屏幕提升显示效果,而重点则放在企业级市场。

不过去年发布的Reverb一代自身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发售延期,且体量也不大。

而在这之后,Valve主动找到惠普想要让惠普继续优化Reverb产品。因为他们看到了大量游戏玩家对VR硬件的期待,并且自家Valve Index也证明了这一市场。

VR首席产品经理John Ludwig表示,Reverb一代原本定位是企业级市场,但Reverb G2的目标则重点放在游戏体验方面,同时未来的销量预期也都放在游戏领域。

在MagicLeap险度难关,总裁被迫辞职后,推出企业套件和管理平台,宣布调整之前的to C战略,大举进军B端市场。

惠普选择了逆行者的姿态,借势Valve,转型 to C产品,更像是在技术产品进入了半衰期之后,开始中途入局,以悄然的开头又挑起了一丝丝的兴奋。仿佛意味着更多的内容,能驱动更多的“接口”,整个VR市场又开始运转了。

03  联合

2016年VR元年的启动以来,惠普内部成立了VR业务的事业群。他们和HTC一起打造了vive,为vive提供了计算能力。当时他们甚至设计过一个方案:为HTC Vive虚拟现实头盔研发一款背包式PC,使HTC VIVE用户获得更加移动的VR体验。

这款背包PC有足够的处理能力来驱动HTC VIVE,并配有可更换电池,具有让用户永远活在VR当中的潜力。而这个VR背包产品使用的是2006年被惠普收购的Voodoo旗下的一个品牌 – OMEN。

在当时,宣布之后没多久,就有蜂拥而至的电话来询问,主题乐园、汽车、制造业和设计行业的公司都表示想申请使用这个产品。

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是,HTC和惠普有着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自从手机业务黯然退场以来,HTC也是将全副精力放在了VR身上。有趣的是,实现这个转型的也是一个女人,那就是HTC的大股东,也是台塑集团的公主王雪红。这里按下不表。

长期以来,VR界对标的企业一直是HTC和Oculus,尽管近两年VR硬件的风向转向了VR一体机,这是为了推动C端市场。但是最佳的游戏体验依然需要高端PC驱动。惠普剑走偏锋,坚持将背包电脑和PC版的VR头显同时推出。

巨头的宿命,是躲不开的转型梦

HP Omen X 的VR背包电脑,是一个小型的游戏主机,既可以结合背带使用,也可以像插入桌面的拓展坞静置,非常先锋的设计外观。价格也不菲,3000美元以上,作为的科技发烧友可以收获极致的体验。配置了两块电池在侧面,重量大概4.5kg。

VR可以用用来创造一些在现实中无法复制、或者复制起来非常昂贵的体验,消费者对VR的接受程度不如预期,这就是为什么VR无法成为核心的业务,而是未来的业务。

而未来的本质是,“在我们和用户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不断升级我们的技术”。

VR现在是很难捉摸的一件事情,有人认为VR会成为取代手机为下一代消费硬件大产品,但是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惠普认为VR只是下一代计算平台,并计划持续在这条赛道上投入。

一度成为资本的宠儿,如今VR的热度几乎冷却掉了2/3,这种态度的转变让很多人觉得整个VR市场不行了,很多VR创企也在不断的倒闭。

苹果入局AR眼镜,甚至会在2023年量产;谷歌收购North,XR难逃大厂宿命。我们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普通消费者身上,放在了流行性产品上。很多情况上我们把事情想得太大了,想想苹果AR眼镜,理论上是大家都会想要这个东西,但实际上不一定是如此,世界上应该不会有人喜欢长时间带着眼镜走来走去,更不会有人喜欢戴着跟头盔一样的东西走来走去。

但我们总会想在私密的游戏空间或者工作培训中获得最好他体验,比如沉浸感的游戏、军事训练、艺术展览等,这些领域是有偏刚性的需求。

巨头的宿命,是躲不开的转型梦

对资本来说,他们需求的是性感的车库创业故事,面对C端的高轻便的VR头显,加上神奇的MagicLeap一跃,充分调动了人们好奇心。但资本同样也是冷酷的,愿景无法兑现,资金随时会流入更有故事性的领域。这时,大厂的优势才刚刚开了个头。

VR是需要长期布局的重投入模式。三年前,惠普曾经预测过“无论是电影制作者还是主题公园等,整个的开发周期大概是18-24个月左右,消费者PC的周期大概是6个月到1年。耐用的东西和垂直向的东西大概是18-24个月。这么算下来的话,所有的研究成果会在2020年左右全面进入市场”。

这么看来,他们在预设的路线上找到了一个合理的打法。AR/VR的眼镜也越来越轻量化,所以,之前的布局得到了合理的验证。

04  尾声

巨头的转型是一场持久战。拥抱3D打印也好,云计算也罢,乃至于VR,都是这场战役中不同的战场。既然是战争,就永远会是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这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

然而,如果我们因为前行很难,就放弃前行的话,那我们不如直接缴械投降好了。

索尼、东芝等多年前在转型调整过程中都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震荡,乃至影响企业生命线的巨震。然而,蓦然回首,索尼已经逐渐从一家硬件公司向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和内容IP的公司转型;东芝则在家电产业遭受移动互联网重创之前完全退出了白色家电领域,转而进入大型核电、新能源和氢燃料电池电站领域。

再看看欧美市场,曾经我们以为已经被苹果+安卓彻底击垮的诺基亚,在被迫退出手机市场后,居然在2017年以电信公司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世界500强的名单中,实现了企业的涅槃重生。

VR,虚拟现实。这个名字本身就给人带来几许幻想,几许不真实的感受。惠普、HTC们在这个赛道上下重注的行为,我们需要放宽眼界,到更长的时间段落中去衡量,方能不失公允。

不过,我们目前至少能看到的是,这个巨头纷纷进场的战场,一场更激烈的厮杀在所难免。但各个城堡的骑士冲出高墙,跃跃欲试的时候,我们才能确认,他们追寻的世界里的确有龙与宝藏。

小伙伴们好,跟大家说个事儿。

因为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如果不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可能就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

如果不想错过裸泳的精彩内容,就赶紧星标我们吧!

- End -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裸泳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5333 字。

转载请注明: 巨头的宿命,是躲不开的转型梦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