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现有资料显示,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地球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生物大灭绝。
在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以及白垩纪死亡的物种不计其数,那么如此庞大的生物尸体到底去哪里了呢?
之所以如今没有见到尸骸遍野的景象,完全得益于地球自身的净化功能,也就是“分解生物”。
当生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会被其他食肉生物所吞食,其他比如坚硬的骨头或者没被吞食的尸体,会由分解生物来处理,这些分解生物包含微生物、昆虫以及食腐生物,比如秃鹫等等。
当然,生物死亡后的骸骨最是难以分解,不过也终究抵不过岁月的侵蚀。
而咱们今天要探讨的科学内容就是,人类去世后的骸骨,在多年后将变成什么?
要弄懂这个问题,首先就得知道,骸骨的组成部分。
人类去世后,如今我们通常采用火化的方式,骸骨原先由有机物+无机物组成,经过高温焚烧后,遗骸中的有机物会被焚烧殆尽,所以只剩下无机物。
无机物的主要成分为磷酸钙跟碳酸钙,而其中碳酸钙因为经过500℃以上的高温后,又会分解成CaCO3+高温=CaO+CO2↑,所以总的来讲,经过高温焚烧的骸骨,到最后剩下的就是磷酸钙。
磷酸钙在常温下为固体,只有经过嚼碎打磨后,才能成为粉末状。
所以这个问题就变成了,磷酸钙粉末(骨灰)在多年后会变成什么样?
一般按照当下的处理方式,骨灰通常会被放置于骨灰龛中,而骨灰龛的放置区域,一般都位于常温地区,且密闭性极高,所以在干燥、恒温、少氧的环境下,骨灰即便在很多年之后,依旧会保持粉末状的形态,没法转变成其他物质。
人类去世后火化,骨灰放置骨灰龛中是如今最普遍的处理方式,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也有很多其他处理方式,比如树葬以及特殊加工。
树葬顾名思义,就是将骨灰撒在泥土中,人生于自然,去世后又归于自然,所以骨灰被撒在泥土中后,其所富含的无机物,是一种非常好的植物养料,因此在富含营养的泥土区域,所有植被长势都非常好。
比如某人将亲人的骨灰洒在一片银杏树下,每当看着窗外的银杏树,就能浮现出过往种种,所以这颗银杏树寄托着亲属的思念之情,或者说银杏树是去世亲人的另一种生存方式。
当然还有海葬,跟树葬差不多,同样都是归于自然,这个跟“一鲸落,万物生”的道理是一样的。
其实在国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那就是将骨灰转化成钻石。
因为人体中含有大约18%的碳,即便经过高温火化,最后在骨灰中,仍然含有2%的碳元素,而碳就是钻石的组成元素。
所以早在上世纪的50年代,就有很多国外公司,在人为模拟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硬是将骨灰转化成了钻石,这就是国外的”骨灰钻石“,最后公司将钻石交付于亲人手中,这也算是另外一种纪念亲人的方式,真是应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话……
不过目前来看,这种技术所消耗的成本极大,往往转化成本就高于钻石本身的价值,否则钻石的价格,应该会呈现下跌趋势。
其实骨灰还有很多种用途,因为地球上生存着数以万计的生物,所以除了人类之外,我们接触最多的生物就是家畜,比如鸡鸭牛羊等等。
动物的骨头跟人类并无区别,所以很多牛羊等大型生物的骨头,会被制作成无机肥料,然后再添加一些氮、磷、钾等元素,更加方便植物的吸收。
其次,组成骨灰的元素极其稳定,而且耐高温,所以有些瓷器的烧制过程中也会加入一些骨灰,用来增加瓷器的稳定性、透光度等等,当然了,一般添加的骨灰来源是猪牛羊等中大型家畜。
最后科普下地球上最特殊的人类骨灰,因为这部分骨灰在遥远的外太空……
克莱德·汤博是一名伊利诺斯州的一名普通农场小孩,但由于特别向往浩瀚的星辰,所以他时常仰望星空。
1910年,4岁的克莱德·汤博就用奶油分离器跟汽车零件,自行组装了一架望远镜。
于是这股喜爱钻研的精神,以及对星空的向往,使得他在长大后,如愿以偿的获得了一份天文台的工作。
在工作单位里,他每天都在研究日月星辰的变化,以及寻找未知的星球。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30年,24岁的克莱德·汤博发现了冥王星的存在,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冥王星的记录。
他对冥王星的发现,使得人类开始重新定义太阳系,在此后的岁月中,克莱德·汤博一直致力于天文学的研究发展。
1997年,克莱德·汤博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在9年后,一架名为“新视野号”的太空飞船驶入星空,它的任务就是近距离观察冥王星以及周围的一些天体。
而鉴于克莱德·汤博对冥王星的贡献,所以为了满足他的遗愿,新视野号带着部分克莱德·汤博的骨灰,驶向遥远的星空之中。
2015年,经过漫长的岁月,新视野号终于到达了冥王星的最近距离,“克莱德·汤博”也终于一睹了冥王星的真容,他的女儿说道:“我想我的父亲会很激动,当他看着冥王星时,那恰恰是一缕光”。
据科学家估计,目前新视野号仍在以超48000公里的时速在太空中漫行,不出意外它将会在2029年正式飞出太阳系。
重新回到骨灰的探讨内容来讲,目前克莱德·汤博的部分骨灰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奇特的存在,而其他骨灰要么一直保持着骨灰的形态,要么就是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