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张一鸣:面试了2000个年轻人,混得好的都没有all in
图源:图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人说(ID: touzirenshuo),作者昕祎 编辑栗子,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3月30日晚,雷军官宣小米造车刷屏了所有人的朋友圈。
雷军那句「最后一次创业,为小米汽车而战」大有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的豪迈。
不知道是否是巧合,同样是在30号当晚,字节跳动9周年,张一鸣在演讲中直言:
「不要随便说all-in,all-in有时候是一种偷懒。」
在张一鸣眼中,如果想得很清楚了,战略应该all-in,那没有问题。
但更多时候,all-in只是「我不想再想了,就这样吧,行就行,赌一把吧」的意思。
今天,投资人说(touzirenshuo)整理了张一鸣给所有年轻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建议,在奋斗路上与你共勉:
“投资人说”尊重每一个有价值的认知,并希望这些深度思想被更多人看见。
01 我为什么要做今日头条?首先我想分享一些我对这几年的创业理论、创业环境的想法。
Space X的创始人Elon Musk是我非常尊重的人,他有个理论是,如果一个事情理论上是可以做好的,那么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它做成。
前几年,中国创业圈一直有个说法就是降级论,让创业者不要去做那么难的事情,而是用互联网去养猪也好、卖烧饼也好,把传统行业的事情再做一遍。
这当然没问题,这些都是好的机会、好的生意,但我觉得,不仅仅要这样。
我在五六年前见投资人的时候,总遇到这种说法,我说我要做一个技术上有挑战的事情,他们说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模式是什么?你怎么盈利?怎么赚钱?
当然,我觉得可以有人去做不同的事情,传统行业也需要用互联网来改变。
但我觉得中国的年轻人也应该受到鼓励去做一些理论上可以成立但现实中还没出现的事情。
因为从理论上成立到现实中还没出现,这中间给无数位创业者留下了空间。
我为什么要做今日头条?
在我自己的行业,90年代就有一个概念叫Daily Me,就是每一天给你提供一份报纸,上面刊登了所有你最需要看到的内容。
这个概念提出之后,有很多公司前赴后继地尝试这个方向。
我们知道从互联网出现以来,最早是导航门户,以分类浏览方式来组织信息;
后来是搜索引擎,以关键字来组织信息;
后来发现还是不够,可能我对一个方向感兴趣,但不会一直有新消息出现,我也不会一直去搜索,能不能一旦有新消息就让它主动来找我。
所以我觉得,不应该是人找信息,应该是信息来找人,并且信息找人的过程中应该是有很多特征的。
2010年左右,出现了很多关注类的产品,你关注了什么人和什么话题,这个人的内容和这个话题的内容就持续推送给你。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信息不仅只能用话题来分类,还有更多其他的特征,比如热度、比如社交、比如地理位置。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综合这些因素来给用户推送信息,这就是我说,理论上成立但现实中还没出现的事情。
到了2011年下半年,移动手机发货量持续上升,人们越来越习惯通过手机获取信息,而不是报纸。
手机屏幕小、能随身携带、能定位、能实时联网。同时技术也在进一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等概念也兴起了。
这时我认为理论上的可能在现实中终于有机会了,所以我抱着这个想法:让理论上可能的事情在现实中出现,甚至让它提前到来。
但当时我去见投资人,很多都是这样说的:
这个事情很多人做过都失败了,你为什么还做?
有没有不那么复杂的技术去实现同样的事情?
门户已经在做这件事情了,门户已经很强大了,你怎么超过门户?
我认为这些问题都是用现有的思想去限制了未来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看看今日头条今天成长的情况,我觉得我们理论上设想的事情已经变成了现实。
02 用平常心做非常事我今天还想讲讲「平常心」这个话题。
面对动态变化的世界,我们经常会惴惴不安,担忧未来或者懊恼过去,很多精力和时间都会浪费在面对波动上。
我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平常心,是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的事。
为什么平常心这么重要?因为保持平常心才能做出非常之事。
保持平常心的人,比较放松,内心没有扭曲,观察事物实事求是,更有耐心,往往更能把事情做好。
大多时候,人在没有偏执或者杂念的情况下,都能够有很好的判断,心态越平稳,才能扎根越牢,才能够有魄力有想象力去做更难企及的事情。
关于平常心
我第一点想说的是:要用平常心对待自己。
这意味着认识到每一个人包括自己,都是一个平常人。
一些媒体在报道创业公司、人物故事的时候,希望加上戏剧性,要么经历显得很传奇,要么人物特点非常突出。
我以前接受采访的时候,对方也希望我分享曲折的故事。我常常说没什么特别的。
其实在我看来,大部分事情,都是有原因、有道理的,没有特别难以解释或者特别不寻常的部分。
随着业务的发展,我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很多非常有特长、有能力的人。
我自己的一个感觉是:也许在知识经验上有些差别,但是从人的角度来说,大家都还是非常接近的,是平常人、普通人。
这和这些人取得很好的成就并不矛盾。也就是说,保持平常心,接受当下的自己,把自己做好,往往就能把事情做好:平常人也可以做非常事。
第二,要用平常心对待预期。
特别在乎结果的时候,反而可能发挥得不好。
比如我们在射箭,瞄准的是靶心,但如果你想着「我要拿十环」的话,其实不容易发挥好。
工作和生活中也是如此,当我们带着预期的时候,就会动作扭曲,容易搞复杂。
「我应当如何如何」,如果你在乎自己或者他人的预期,那么你在思考或者决策时,多多少少会受到束缚。各种各样的标签都会带来心理负担。
比如说高管的标签,可能让人因此不好意思提出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也可能没法像用户一样去深入体验产品场景,如果自己定位是大公司,就会想,大公司应该怎么样办年会,大公司要有宏大的战略,要开动员会。
公司强调不提倡title也是如此。
title会让人产生比较,副总裁就要管多少人,要有怎么样的汇报形式,需要和什么级别的同行对接,产生各种形式的束缚。
又或者年轻人的标签,会让你不敢提出想法、建议或者批评。把自己定位成前端工程师,就觉得不需要看机器学习的知识。
我在酷讯的时候做后端,但前端有问题也去参与,产品有问题也参与,销售有问题也参与。
我觉得不要受自我设定的限制,对我而言,这些体验都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点,平常心对待过去与未来。
有一本畅销书叫《The Power of Now》(《当下的力量》)。其中有一段话:所有的消极都是由心理时间的累积和对当下的否定造成的。
不安、焦虑、紧张、压力、忧虑—— 一切的恐惧都因过于关注未来而引起;愧疚、遗憾、怨恨、委屈、悲伤、苦涩—— 一切的不宽恕都因过分关注过去而出现。
《The Power of Now》重点讲,人们用太多时间去忧虑未来和纠结过去,很少时间注意力在当下,关注当下最应该做的事,当下的感受,当下的判断。
我们说过去是动态加速的一年,我相信很多人有很多不同的担心。但可能在大家担心的过程中,时间、精力,已经消耗掉了,对于更重要的当下、当前要做的事情, 反而可能缺乏关注。
或者可能在对损失、犯错误的懊恼中,又错过了新的机会。
在面对危机挑战的时候,我老说stay calm, be patient。
你不能百分百控制结果,但尽可能保持平静,做正确的决策,不要急于做决定,不要panic,往往就已经能取得最好的结果了。
第四点,要用平常心对待竞争对手。
要把竞争当作常态。不要想逃脱竞争,竞争也是好事。甚至我觉得,不应该通过并购来结束竞争。
我们看到很多通过并购消灭对手的公司,越来越自我感觉良好,最后都懈怠了。
竞争对手是很好的蓝军。竞争对手可能有产品创新,市场策略等好的方法值得你学习。
哪怕是竞争对手推动的批评文章,我们也认真看,而不是愤怒。除了竞争对手,没有人会那么认真挑你问题。
当然也不要为了竞争而竞争。有时候,一段长时间竞争以后,会以打败竞争对手为目标。
之前微软和谷歌竞争,很长时间内微软都是把打败谷歌作为目标,大力投入搜索。
直到几年之后才意识到,真正影响核心业务的是新兴的云计算,对手是亚马逊。
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对一些机会视而不见?其实很可能是因为在竞争过程中,心态已经不平衡了,更多地倾向于战胜对手了。
在这种心态不平常,已经偏执了的情况下,公司可能会「失明」,动作可能会变形。
第五,要以平常心对待成功和失败。
这包括不要错误归因,把外因当作内因,不要把运气当作能力,要找出成功或者失败的真实原因。
我们最早做短视频,城市用户的留存不太好。讨论时,一个同事觉得肯定是因为城市白领做脑力劳动多,更倾向于图文表达。
总结的逻辑乍一听很有道理。现在我们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
我不是说所有的结论都不对。只是要承认有的事情我们不知道。
人很不喜欢不确定性,所以对成功和失败都希望找到符合自我叙事的归因。我希望我们能够更平常心一些。
关于如何面对失误,我有个「四部曲」。前三句话是从一本书摘出来的。
第一步是realize it,真实认识到错误,认识到就是一种收获。
你还可以correct it,改正它、修正它,这又是一种收获。
你还可以learn from it,从这个错误中学习到背后的原因。
书里面提了这三个步骤,后来我又加了一个:forgive it——如果你已经完成了前三步,那么你应该放下它。
很多人强调要对错误痛定思痛,但我建议不要过长时间陷入自我指责的状态中。
03 不要随便说all in All-in有时候是偷懒。我特别想说:不依赖捷径,少用杠杆。
举两个例子。
很多人说,做业务要all-in,一下子结束战斗。我自己觉得,随便说all-in的团队有很大问题。
在我看来,all-in有时候是一种偷懒。如果你想得很清楚了,战略应该all-in,那没有问题。
但我的感受是,很多时候,all-in往往只是代表了「我不想再想了,就这样吧,行就行,赌一把吧」的意思。
经过缜密的思考与论证后的all-in,和简单想了想就觉得应该all-in,是有非常大区别的。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在草率的all-in下成功。
还有一种走捷径的方式是:对事物的过度抽象,对方法论的过度追求。
这也非常不好。
我自己的感受是,方法论其实并没有那么有用,大部分情况下,甚至可能是没什么用的。
因为你对一个事情抽象,相当于思维上加杠杆。
这个也是我说,为什么不能随便all-in的原因。因为一旦这个杠杆加错,通常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其实这种现象有一个对应的说法,叫作「理性的自负」,这也是人的ego。
因为知识有限性是非常明显的,很多是非结构化的知识,过度地使用概念其实是无助于理解的。
避免过度抽象使用方法,也是一种平常心。
我经常在各种讨论中跟同事交流,don’t rush to conclusion,不要匆忙下结论,不要太容易说「说白了就是这样」。
我们在做结论的时候,要猜想其他可能,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
使用越来越抽象和高级的词汇,也是一种寻求方法论的倾向,也是偷懒的一种表现。
给大家念一段我用咱们双月会材料里摘出来的词,拼凑出来的一段话:
过去我们主要依靠推荐技术赋予的信息分发能力、跨端联动抖头西、分多个产品自研,实现深度共建,形成组合拳,打造内容生态闭环,以此赋能客户用户创造价值。未来我们要增加横向不同场景价值,延长服务链路。同时纵深满足用户需求,借助人类年龄的自然势能,在小中青多个年龄用户深度渗透。另外通过加强基建投入,多种阵地相关产品完善经营价值链路,建立对外用户持久影响力。
读完我相信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段话在说什么。
实际上,我们的很多重要决策并不需要那么复杂的描述。
很多重要的判断是通过对用户和事实的观察做出的,保持敏感的同理心和开阔的想象力很重要。
我经常发现,我们产品中有反直觉的设计。我也经常在想,为什么会做出一些反直觉的设计。
如果你不带方法论,只要非常放松使用产品,就会发现,这地方不太对。
是不是因为我们太想证明某个想法,太固执于某个概念,所以在产品设计中犯下错误?
很多时候,小朋友都能发现设计中有违直觉的部分,为什么饱读各种产品理念分析文档的产品经理发现不了?是不是太想验证某个想法或者太受某个教条概念所影响?
有三个产品,它们都做得很好,一个是Google Earth,我经常用它来学地理,这个产品很伟大但不赚钱。
Scratch,儿童编程,赚不赚钱我不知道,但也很伟大。
Roblox,一种UGC的沙盒游戏,跟我们平时说的游戏非常不一样。
这些产品都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要很有想象力。
第二,要很有耐心,做很长时间。
我在想,我们公司能不能做出类似的产品。
我不是说做得慢就好。快慢由事情本身决定。
但是如果这个事情需要非常有想象力,你才做了两年,就有很多人就说,哎呀这个不行,那时外界的强烈预期会不会影响我们继续投入。
有一次讨论业务竞争,我印象深刻,有一个团队说,哎呀对手增长又快了,我们赶紧做点什么。
我说,原来比对手落后的时候,我们想很多的方法来提高,但没有心理包袱,大胆地想象大胆地行动。
现在,我们比对手领先了,反而做不到平常心,太怕失败,动作可能变形。
我问他,你打游戏吗?打游戏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某个游戏要过100关,你打到99关的时候,就容易手抖。
因为你想着,「我这好不容易到99关了,我一定不能犯错」,然后你一般就会挂了。
平常心对待成功和失败,也包括不要错误归因,把外因当作内因,不要把运气当作能力,要找出成功或者失败的真实原因。
我们最早做短视频,城市用户的留存不太好。讨论时,一个同事觉得肯定是因为城市白领做脑力劳动多,更倾向于图文表达。
总结的逻辑乍一听很有道理。现在我们知道,事实并不是这样。
我不是说所有的结论都不对。只是要承认有的事情我们不知道。
人很不喜欢不确定性,所以对成功和失败都希望找到符合自我叙事的归因。我希望我们能够更平常心一些。
04 给年轻人的四点建议常常有人让我给年轻人提一些建议。
我的建议是:不降级、不投机、和优秀的人做有挑战的事。
一是不降级。
我刚才讲了,有些人希望大家去做短期内容易实现的事情,而不是去做更有挑战的事情。
但我认为到了这个时代,中国的年轻人应该有信心去尝试别人不敢尝试的事情。
二是不投机。
有很多年轻人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会想这个公司刚融资了五亿美金,那么我去这个公司。
这种选择不是出于本身的兴趣爱好,也不是出于事情有挑战性有难度,而是出于公司是不是有很多钱、公司是不是有很强的企业在背后支持。
我觉得年轻人应该不投机,选择公司应该看这家公司是否有原生的成长能力,所谓原生的成长能力就是能够用最少的钱获得企业最快的增长。
三是和优秀的人共事。
选择企业要看企业除了融了资是不是还有很多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人一起做事能让年轻人最高速的成长。
四是做有挑战的事情。
当下有很多很火的概念,我不是说很火的概念不成立或者没有赚钱的机会,而是说今天很火的概念十年前都不火。
不论是做电动汽车还是发射火箭,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BAT在诞生之初也不是做当时很火的事情,而是做当时很有挑战的事情。
我相信年轻人和优秀的人做有挑战的事情成长会是最快的。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