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宇宙的钢铁侠的设定,满足了很多科幻迷粉丝对于战甲的幻想,这其中,尤其是钢铁侠不断升级换代的各种马克战甲设定,从极具棱角物理风以及各种武器系统的早期马克战甲系列,到后来“复联3”中的更贴合人体学的纳米战甲设定,几乎很多钢铁侠粉丝都希望自己能够拥有这样一套战甲。
所以,这就衍生出了一个问题——
依照咱们现实生活中的水平,钢铁侠的马克战甲能够被实现的几率有多大?
其实对于制造一款高科技战甲,其实算不上多难,关键的难点在于要想实现漫威宇宙中马克战甲那样的性能和作战能力就非常不容易了。
而先抛开漫威后期纳米战甲这样的“纳米技术”设定,单单是早期物理穿着的马克系列战甲,要想实现,就要面对3大拦路虎:
能源(方舟反应堆)、战甲软件(人工智能)以及战甲内部的缓冲性能!
在漫威宇宙中,钢铁侠的战甲先不说版本的不同,单单是钢铁侠所经历的一些战斗的激烈程度所需要消耗的能量以及一些战甲上所具备能量炮攻击,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如果放到现实中,任何一个便利型的能源装置可能都无法做到长时间支撑。
所以,在现实中要想实现钢铁侠那样的马克战甲的制造,首先就得先来解决战甲的能源问题,当然了,在电影中钢铁侠是使用的“方舟反应堆”这样的操作,依靠巴掌大小的方舟反应堆来完成战甲的常规能源供应。
至于在电影中,这样小的反应堆能够产生多大的能量?
我们依照漫威给出的信息来看,在《钢铁侠1》中山洞中创造的初代方舟反应堆就已经能够提供30亿焦耳的电能;
而到了《钢铁侠2》时期,钢铁侠采用钯元素来进行核反应,所能够产生的能量为80亿焦耳电能,至于在之后所发现的全新元素升级版的方舟反应堆所能够产生的能量则是100亿焦耳的电能;
显然,这一反应堆所能够产生的能量数值是非常逆天的!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
即便是在漫威电影宇宙中,钢铁侠在山洞中制造出来的出来的初代方舟反应堆,放在当时的斯塔克工业中也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复制的事情。
这点在电影《钢铁侠》中就能够看出来,当时的光头反派为了复制方舟反应堆,却遭到了手下的泼凉水,因为,依照电影中的设定,光头反派手下根本没有办法将核聚变反应缩小到巴掌大小!
所以,即便是在漫威电影宇宙中,钢铁侠的方舟反应堆也是相当牛叉的设定。
而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有类似的科技设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磁约束核聚变反应堆”,在现实中,这一款核聚变的原理设定,就是借助“磁约束”来进行核聚变的托卡马克装置,而在此前,咱们国家就曾利用这一装置实现了一亿度的聚变高温。
所以,你要说“方舟反应堆”在原理上是否具备一定的可行性,这完全是有可能的,但是同样的问题也是出现在这一装置上——
体型的难以缩小以及高温!
不论是在电影光头反派展现的弧形反应堆,还是咱们现实生活中所能够制造的核聚变反应堆,在体型都不小,别说巴掌大小,就是连一个茶几大小都做不到,这倒不是科学家们刻意去追求的缘故,而是无奈之举!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在理论上,有很多元素会影响核聚变反应堆的大小,这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一个“用于控制等离子体的强磁场的超导材料”。
简单来说:
我们如果抛开其他的影响核聚变反应堆的体积的因素,单纯的从超导材料涉及到的磁场理论来说,“聚变堆的功率密度正比于磁场的四次方”,这就意味着,“磁场强度越高,产出同样功率需要的尺寸就越小”,对应的反应堆体积就越小。
所以,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加强磁场的堆积,来实现核聚变反应堆的体积缩小。
但是实际上,现有的超导材料本身就是有限制的。
这个限制称为“临界磁场强度”,意味着在核聚变反应过程中,超过这个磁场强度,材料就失去超导性能,就会造成反应失败。
所以,要想那个缩小核聚变反应堆,就得首先拥有能够承受的住着对应体积大小所需要的磁场强度的超导材料,但是显然,这在现如今不太现实。
同时!
在电影中,钢铁侠的方舟反应堆因为是软科幻的缘故,所以直接定位在了“常温核聚变”或者是“冷聚变”,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目前所能够制造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除了能量以外,还有异常恐怖的高温!
所以,如何去有效隔绝这一温度,也是一个大难题。
因此,单纯的从第一点来说,咱们要想制造出钢铁侠战甲的第一步就是解决能量供给问题,而要想实现电影中大小的反应堆,现实生活中估计还得在发展个起码1000年左右。
在漫威的钢铁侠战甲中,除了各种高强度的物理硬件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软件设定,也就是战甲内部的人工智能辅助,在电影中钢铁侠就是依靠的“贾维斯”这种人工智能,才能够全面的使用战甲。
但是,熟悉漫威电影的都清楚,在电影中人工智能贾维斯的智能程度,已经是相当逆天的了,不仅能够正常的进行无障碍交流,更为重要的是,贾维斯作为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提前一步”了解到人类的意识思维。
比如,在《复联1》中钢铁侠曾经面对齐塔瑞人的生物型飞船,准备效仿“约拿”的典故,但是随机就被贾维斯“意识”到钢铁侠要进入怪兽飞船内部轰炸的想法,并表示“我~不会把他当成榜样的!”
显然,这种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思维的人工智能,是现如今现实中人工智能还遥遥不可及的程度。
所以,要想实现钢铁侠的马克战甲的第二个难题,就是要能够具备类似“贾维斯”这样的高层次人工智能的软件辅助。
而这对于我们的现实世界来说,显然也是一个千年左右的科技发展差距。
前面我们说了钢铁侠的马克战甲所具备的一些比较大致的要求,而在细节上的挑战就是穿戴战甲对于使用者的保护措施,比较典型的就是钢铁侠战甲内部的缓冲设定。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钢铁侠在各种战斗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比较强大的冲击,但是基本上电影中都是自动忽略了这种冲击对于托尼·斯塔克的影响,换句话说,电影刻意忽略了外在物理攻击透过战甲对托尼·斯塔克这样的人类躯体内脏的冲击力。
举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在一些车祸事故中,往往能够看到,一些车辆的正面冲击,往往车子可能能够承受的住物理冲击,但是车子内部的驾驶者如果没有绑安全带就会被甩飞出去,而即便是绑了安全带,面对一些较大的冲击,驾驶员也会随着力道的方向瞬间失去控制力,从而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伤害。
为此,现有的汽车一般为了缓解这一情况,都会在驾驶室前方或者是四周配备“安全气囊”这样的装置,来缓解这种冲击力。
但是,在钢铁侠的战甲设定中,却是没有这种手段的,全程都是默认攻击冲击力几乎没有或者是很少能够透过战甲传达到钢铁侠本人身上,这是一件明显不科学的事情。
因此——
要想在现实中实现马克战甲的制造,如何能够实现使用者不会因为外界的冲击,而直接出现在战甲内部被外界冲击力活生生“震死”的缓冲机制其实也是一个大难题。
所以,总的来说——
要想在现实生活中制造出马克战甲的模型很简单,要想造出实实在在的战甲这3大拦路虎就是首先要结局的难题!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