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科创成为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主引擎

由 忻素芹 发布于 科技

畅通国内大循环,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激活国内大循环,科创要闯过哪些关口?如何持续为科创注入活力?4月17日,在“新发展格局与‘十四五’大趋势”——2021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国内大循环和经济复苏红利”主题论坛上,这一话题引发广泛关注。作为未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综合服务副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分享了聚合创新资源,促进两链融合,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展经历。

我国第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交大创新港/受访者供图

3月31日至4月2日,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墨尔本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近50所知名高校的30余支战队,齐聚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逐鹿“机甲大师”,2021机甲大师国际高校人工智能挑战赛·中国赛开赛。

国际高校人工智能挑战赛是一个国家级科技竞赛,创办以来,培养出众多科技精英人才。2021年的赛事,由沣西新城管委会联合西安交通大学主办。

“赛事的举办,展示了沣西新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视野,助力新城建设引领人工智能机器人双创新高地”,沣西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科技创新是沣西新城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沣西新城从产业、平台、项目、人才、要素等方面着力构建新区创新驱动产业体系。西部科技创新港、西部云谷等一大批创新平台已形成规模,源源不断地为科技创新注入活力”。

硬科技小镇“西部云谷”年产值170亿

2010年,西安市率先提出“硬科技”的概念,以发展“硬科技”为契机,全力建设全球硬科技之都;2017年,全国首个硬科技小镇在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部云谷揭牌成立。

到今年,西部云谷4岁,集孵化器、加速器、研发、IDC数据中心、IT工业生产等为一体,已聚集专业孵化器8家,孵化企业770余家,创业人员超过8000人,年产值170亿元、税收4.85亿元,成为沣西新城乃至西安硬科技产业的高地。

“一直以来西部云谷以 ‘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总体定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逐步成为沣西新城汇聚中小科技企业的主要载体。”陕西省西咸新区信息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青说。

2020年12月,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产业发展动能的全新载体——“星云Space加速空间”,在西部云谷正式投放。“星云Space加速空间”重点引进处于科技成果转化后期、已有首批产品或技术订单的项目。首批入驻的一家专门从事柔性有机发光材料和封装材料的高科技企业,已经拥有多项核心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的柔性封装材料媲美日韩,做到了进口产品国产化替代。

业内人士评价说,西部云谷已成为沣西新城的一张好牌、“硬牌”。沣西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类似的好牌、“硬牌”,沣西新城还有一批。近年来,沣西新城把“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核心引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等一批科创平台成功搭建并联动发展,形成了全域科技创新新格局。

沣西新城把培育、招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工作重心,科技企业数量持续跨越式增加,2020年,沣西新城获批高新技术企业44家,同比增长320%。

高校科教资源潜力“变身”新动力

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不对称不协调,是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现象的重要成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提出:围绕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攻克“卡脖子”技术问题,畅通产业链和创新链。

如何畅通产业链和创新链?沣西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校地融合项目,高校科教资源潜力正“变身”沣西新城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2020年12月28日,西安地铁5号线通车运行,这是一条从西安主城区延伸出的地铁线路,终点设在交大创新港,这里已入驻29个研究院,8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和300个科技基地、智库,建设了一大批如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国西部先进核能技术研究院等跨领域、国家级科研大平台。

交大创新港被称为我国第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2014年,当时财政收入尚不足1亿元的沣西新城,决定支持5000多亩土地和巨大配套资金,给西安交通大学建一个新校区。这一举措曾令不少人心存疑虑。但是,沣西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宇斌算的是一笔大账:从表面上看,失去了数量巨大的财政收入,但从长远来看,创新港为沣西带来了发展的永续动力。未来,这里将聚集12000余名硕士、2000名留学生、6000余名博士及博士后,50000名科技创新人才,吸引5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新增发明专利1000件以上,转化技术500件以上,产生经济效益1000亿元以上,带动整个城市实现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蝶变。

继交大创新港之后,2020年4月,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入驻沣西新城。一个月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成立并正式定址沣西新城。至此,西交大、西工大、西农大三所“双一流”高校在沣西聚首。

校地融合撬动了校友经济。目前,“西部云谷硬科技校友经济基地”已吸引了六环传动、智联脑控等“硬科技”校友企业以及王俊岭教授等一大批高级人才“入住”。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就是在王俊岭教授带领下,自主研发的行星结构减速器,目前产品分别通过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及北京工业大学测试,其精度、刚度和性能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沣西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校地融合让高校院所的创新成果走出“围墙”,实现产业化,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沣西新城绘出了一条逆势上扬的曲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36.38亿元,同比增长1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9%。

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怎么构建“国内大循环”?多名专家提出,在新形势下,要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仍然离不开营商环境的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需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沣西新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沣西新城一直将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推出“拿地即开工”“一次办”等突破性改革举措,实现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让政务服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3月19日,西安交通大学张先生在沣西新城政务服务中心拿到了营业执照,标志着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开山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的开山(西安)透平机械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沣西新城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为“两链融合”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的首例。

这只是沣西新城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围绕科技创新、“两链”融合,沣西新城集成服务,以科技成果转化、科创企业孵化为重点,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互动,通过专业、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实现科技创新“一链办”、企业法人“易企办”、科创人才“一次办”,为科创企业、创业团队提供多样化、协同化、全周期服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3月30日,承载着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总源头重大使命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全面启动,将带动全省各市、高校、院所、企业参与,共享资源、各取所需,共同建设科技创新高地,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作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总窗口和策源地,沣西新城依托交大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西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等,加快推进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全力服务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建设全省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为陕西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探索路径、开拓新局,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力量。

新京报首席记者 王姝

编辑 刘佳妮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