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刘昶 来源|管理思考录(ID:o-liuchang-o)
平台战略
这些年不知道听过多少个关于创建平台的设想与商业计划,可以说几乎每一位企业家都有一个“平台梦”,只是想做或已做、成功或失败的问题。
平台之价值
平台模式带来了新的商业想象与机会,因其网络效应,企业有望实现爆炸式、指数级的增长,比以往更短的时间成为大公司,并获取巨大的财富。平台模式下,大量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得以对接和交易,成为层级制与市场之外,第三种组织经济行为的方式,增加了就业人数,提供了创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增长;共享平台下,资源得到高效、有效的利用,减少了人类对大自然无度的索取,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零工经济平台下,创造了新的工作方式,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采取新的工作模式,人的多面向才华得以展示,兴趣与工作融合,就社会而言,更充分地利用了人们的盈余时间、认知与智慧。可以说,平台尤其经济、环境、人文多面向的价值。
平台之神话
平台模式最为吸引人的是其爆炸式增长、赢家通吃的特征,也因此造就了“平台神话”,但是这不是平台模式的必然结果。平台模式早已有之,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打破了时空限制,由此形成网络效应。平台不意味一定产生网络效应,例如像滴滴、美团,因为地域割裂的限制,网络效应已经弱化。到了产业互联网上,因为交易频率低、交易的非标准化、长周期的谈判与交付、需求的动态调整等原因,就很难产生网络效应了。
平台化,并不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升级的通用选择。即使采取平台模式,但也要建立合理的预期,不要寄希望于产生网络效应。“平台神话”带了一些问题,因部分平台的爆炸性增长与赢家通吃,使得商业变得浮躁,人们更关注平台与商业模式,而不是产品,但服务于人的、有价值的产品永远是商业的根基。平台起到了对现有产品交易的挖潜作用,但是影响了新产品、伟大产品的创新。
另外,平台市场影响力巨大,垄断数据与资源,侵蚀了市场竞争机制。它们赢得了巨大的利润,员工薪水也高于一般公司,公司的不平等,进一步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以及诸如2016年美国大选中的公司作恶行为,这些都是对社会制度的侵蚀。
互联网这项技术,曾许下去中心化、分布式、民主化的诺言,而今却用来实现经济上垄断,权力上的集中,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生态战略
“平台神话”渐渐褪色,一方面是无数的平台商业计划受阻,一方面人们找到了一个更高级的“玩法”,就是生态战略。“
生态商业模式在1993年,詹姆斯·弗·穆尔已经提出来了,1996年写成《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一书。他认为,生态系统为“商业世界的有机体”,在核心企业的引领下,相互依赖的企业形成能力与角色上的互补关系。更进一步地说,这是一种世界观,与原子世界观相对,视世界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从生物学的角度上看,强调的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整体性。所以,我认为,理解生态的关键是:互补性、有机性和整体性。
生态是一种世界观,如此观之,所有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也只有放进关系之中,才能得到理解。所以,可以说,每一家企业自己本身的各个单元、部门就可以构成一个生态,我称之为内生态;而与其生境中各类利益相关者则构成外生态。所谓平台,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过去企业内部或外部的关系,处于弱连接或割裂的状态,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使之有机会成为一个“强交互的有机整体”。
每一家企业都可以生态化,生态化不是平台企业的专属。要知道,我们所说的平台,是基于双边市场理论,而双边市场这个概念是2003年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若尔及其合作者提出,要晚于商业生态系统这个概念10年。当然,也不可否认,平台企业更可能构建成更强大的生态系统,实现跨界整合,这种生态被称为平台生态,平台生态的强大,至少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平台企业具有强大的市场地位、权力与资源,生态参与者更依赖于它们;第二,因其网络效应,具有巨大的流量,可以用于滋养自身的新业务、以及参与者的业务;第三,具有强大的资本能力,可以通过战略性投资、收购的方式,快速地扩展更具价值的生态参与者;第四,作为数字化企业,具有更强的数字化能力,有助于降低交易与交互成本,也可以通过自身经验、提供工具赋能于参与者,吸引生态参与者。
生态之价值
生态战略下,可以实现跨部门、跨企业,乃至跨行业之间资源的流动、匹配、整合,从而释放出巨大的潜在价值,生态全流程得以反馈、优化,循环加速,有望可以集全生态资源、以协同共演的方式,满足无数用户“此情此景的需求”。普拉哈拉德写过一个公式——R=G,N=1,前者的意思是企业应该从全球获取资源,后者的意思是创造每一位顾客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消费体验,模仿普拉哈拉德的公式,可以写出生态战略的公式:R=E,N=1。
由此可见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从输入角度看,既有资源创造了更大的价值;从过程角度看,资源到价值的转化效率更高;从输出角度看,提高了产品/服务的价值,更敏捷、更个性化地满足用户。由于既有资源潜在价值的释放,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降低对大自然的索取,有意思的是,商业生态系统益于自然生态系统。如果我们将生态视作一个知识汇聚与组合的地方,那么生态则成为一个创意、创新、创业的空间,成为一个共创价值的空间。生态因为对人的知识与智慧的尊重,成为一个更具人文色彩的商业模式。
生态之神话
如果平台为神话,那么生态自然亦是神话。平台的基本机制是撮合,生态的基本机制是协同。撮合之下,是交易关系;协同之中,是交互关系。交互要比交易难得多,因为交互涉及理念、价值观、商业惯例、机会主义、信任等问题。这些必然超越大数据、AI与区块链的边界,是所谓的智能协同“能力不及”的。交互是有机性的,而不是机械性。借用领导力学者罗纳德·海菲兹理论来说,交互之难在于,它是一个“适应性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调整习惯、态度和价值观,这自然是不容易的。
例如某化肥生产企业试图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战略,希望成为像约翰迪尔公司一样的公司。这家开发了一款APP,搜集农民、土地、产量、气象等信息,同时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指导生产、购买化肥等,这就需要农民要习惯使用APP,改变农耕理念与方式;其购买习惯的改变,自然引出渠道问题,过去因为销售点与农户熟悉,采取赊销和记账的方式,那么接下来如何处理渠道问题、“去中介化”?博弈,还是合作?这些都是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平台企业若要生态化,其关键就不是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了,而是降低交互成本,多方共同解决“适应性问题”,共同探索、学习、创新,而这正是现在企业通常所欠缺的。这些年BAT不停地跑马圈地,战略性投资不够劲,就全资收购。没错,产业互联网是需要双方的深度探索,但是如果只有捆绑在一起之后才能进行探索,只能说明企业之间合作能力的不足。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在七十多年前那位人际关系学派开创者乔治·梅奥的研究,他关注人的两种能力:一种是技术性能力,即利用物体服务人类的能力;另一种是人际性能力,即与他人达成合作的能力,他认为,“在提高人际性能力这方面,我们并未做出足够的努力以跟上技术爆炸式的发展。”因此呼吁,“除了谋求技术发展之外,一个社会必须获得每一个人的有效参与协同合作。”这简直就是对当下企业家与管理者所说的。
在30多年前,法国组织社会学家米歇尔·克罗齐耶也曾呼吁:“对于企业而言,第一要务是现实主义,不是管理控制意义上狭隘的现实主义,而是人际关系与合作能力,这两点与企业资金的合理配置同等重要,有时甚至更为重要。”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忽视、轻视这一点。无论是在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还是在组织与组织之间,管理者们都难以、也不愿意穿越这些边缘,以形成良好的人际与合作关系。
在设计生态战略的时候,种种互补性构想,都是“假设的”,可能是虚假的互补,也可能是真实的互补,不能以为逻辑上说得通,就认为万事大吉了,需要对互补性进行测试、协商、对话,进而达成协作,这是不容易的。至于人们所期盼的网络效应,是否存在,强度多大,就更难说了,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情景进行判断,例如要看生态节点之间的互动的频率、周期、数字化程度等因素决定。
那么,应该如何面对生态战略?
生态之条件
关于生态战略,一般有构建者战略与参与者战略之分,构建者给人机械感,参与者给人主次感。既然已为人所熟悉,我也继续沿用,但是使用中要警惕其中“潜念”的影响。
是采取构建者战略,还是参与者战略,首先,要看行业的痛点与潜在的价值空间、行业结构可变性的大小与演进的节奏、以及技术成熟度等因素,从而思考生态化发展的可能性与节奏,这里涉及如何驾驭革命VS进化的悖论。其次,要看穿越边界的能力,即如何驾驭行业VS跨界之悖论。企业可以从交易与交互成本、地位与权力、资源与能力几个角度审视自身企业,是否具备扩展边界成为生态的条件,以及突破约束条件的可能性与方法。若要做生态,不妨静心自问,究竟是源于审时度势下的理性思考,还是仅仅是“帝国梦”作祟?
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够成为生态型企业,除了构建者战略,还可以选择参与者战略。作为参与者者,需要确定进入某个或某几个生态。在此基础上,基于“结构视角”确定自身于生态的位置、角色,基于“过程视角”跟踪生态的演进,于不同阶段重新设计自己的角色与战略,与生态紧密协同。不要痴迷于宏大的商业概念而轻易地做“生态梦”,而要专注做好产品、做强管理。
生态之标准
生态是生长出来的,不是一块一块组建出来的,所有的组件不会自动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一个有机整体。生态不是一个单项规划的过程,而是一个多方协同共演的过程。它不是模块的机械组合,而是合作的扩展秩序。生态若不是有机整体,那可能要重演多元化战略的悲剧。那么,如何成为有机整体?方法之一是智能方法,依靠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促进协同。虽然智能协同带来了极大的希望与可能,但是它有其边界。商业世界中,没人有能力设计出完全合约,智能技术只能止步于关系合约之外,区块链只能让人“没有不相信”,“不能让人相信”。智能方法也有其局限,技术不解决价值问题。因此,有机整体之实现,还需要社区的精神。明茨伯格说:“网络提供连接,社区提供关怀“。智能方法与社区方法之差别也在于此,而且不止于此。社区提倡互惠、发展关系,促进对话、传递智慧,社区拥有一套信念、价值观、规范、管理,可以成为生态的一套制度逻辑,与智能方法的技术逻辑互补,从而促进生态协同共进,创新创造。借明茨伯格之言,可以说,智能提供数据,社区提供智慧;智能提供事实判断,社区提供价值判断;智能提供技术基础,社区提供人文基础。
生态之选择
跨界生态自然诱人,但是难度也非比寻常。一方面需要驾驭行业VS跨界的悖论,确定生态范围的大小,另一方面需要驾驭深思与涌现的悖论,测试生态扩展的可能性。由此,可知一个务实的姿势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生态战略,并适时地为下一步的生态扩展进行探索和测试。
至少存在五种具有连续感生态战略:
第一种是内生态战略,即实现内生态的数字化,打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内部割裂的状态,基于用户数据调整研发、安排生产、调整销售,即使打通其中两个节点,对企业也是很大的价值贡献。如果企业存有多种业务,那么可以考虑业务之间可能的互补性,设法避免它们的割裂,促进其协同,这个问题也是一些企业的常见问题。
第二种是相关者生态战略,即打通企业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割裂状态;居第一种生态战略时,可以进行第二生态战略的测试,例如如何实现与供应商的数据共享。
第三种是节点平台/生态化战略,即基于自身资源与能力,以及网络效应的可能性,针对行业问题,选择一个产业节点进行平台化,战略实施中,开放VS封闭的平衡成为难题与考验;居第二生态战略状态时,可以针对行业痛点,尝试、洽谈诸如工具、方法共享的可能,为开发赋能工具做准备,寻找增加平台吸引力的办法。
第四种是产业生态战略,即在一个节点成功后,即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互补性业务/资源的整合,成为平台生态;这个过程也可能实现多平台化,即多个产业节点的平台化;在第三生态战略状态时,可以进行可能的互补性测试。
第五种是跨行业生态战略,即进行产业之外互补性资源的整合。
五种状态,具有连续感,像一个探索测试的过程、战略学习的过程、一个资源积蓄的过程、能力炼成的过程、一个由内而外、不断拓展的过程。但是,不具有阶段式发展的必然性,只是一个生态扩展范围与节奏控制上的启发性思路,所以谓之“连续感”,而不是“连续性”。如果产业稳定、或变革节奏较慢,适宜采取这种由内而外的策略,但若产业变革已经迫在眉睫、甚至轰轰烈烈地进行中,这个策略可能导致丧失良机。所以,企业需要结合产业现实,以及自身的条件,选择上述中某一种生态战略,并对与之有连续感的下一个战略状态进行准备和铺垫。
生态之意义
商业生态是什么?也许是数字化时代商业的“新果实”、必然的“新现实”;也许只是一个探索企业成长的故事,我曾一时感慨写下过这么一句话:
平台也好,生态也好,我们去思考它,去研究它,但它究竟是什么?也许,只是一个故事。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目的,用不同的语言,讲着各自的故事。因为故事,想象得到刺激,合作得以促成,可能性边界不断扩展。
故事,我们讲着讲着,它变成了“现实”。曾经的众声喧哗,终于以一个故事落幕。而这个故事里的人,或成为伟大企业的创造者,或成为经典理论的创作者。企业是一个故事,理论也是一个故事。
这里涉及适应VS塑造的悖论,如果说生态遵循的是塑造逻辑,那么对于生态而言,重要的不是它是什么,而是它成为什么。而当我们关注其成为什么的时候,就必须关注一个规范性问题,即既然现实为我们所创造,那么我们应该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现实,应该关注数据、算法等层面的伦理问题;应该妥善地使用所获取的巨大权力;应该推动更积极的商业信念、关系、规范、惯例的改善;应该承担更大更多的责任,帮助生态参与者;应该具备更大的梦想,使之成为可以超越组织与市场的第三种组织经济行为的方式。
生态是是一个故事,故事开始于一个野心勃勃的梦想(生态的见解、构想),心中想象着远方的美景(生态愿景),越来越迷人,越来越渴望,盘算一下(可行性评估),发现囊中羞涩,初期困难勉强可以应付、体力足以支撑、开支基本可以承担(具备发展生态的必要能力与资源条件),但是必须结伴而行发展生态伙伴),互相帮助(获取互补的资源与能力),同时做好准备,一路需学会应变、提高体力、开源节流。为了避免山穷水尽、弹尽粮绝,计划了第一段行程(MVE,最小可行生态系统),这段路不算艰险,即使走不通,损失和风险都在可承担范围之类,只是扫兴而归。而如果能走通这段山路,翻下一段路的高山时,就知道如何应付了(发展能力),沿途直播的创意若能实现,后面的开支问题也就解决了(积累资源)。路越来越顺、越走越快,同行的伙伴也越来越多,越走越近(符合生态有机整体的标准),终于有一天到达了梦想的地方,在大家为梦想的实现而欢呼的同时(发展人、成就人),一个更远、更美的画面令人无法驻足(生态扩展)……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其《领导智慧》一书中所说,故事具有吸引人类心理的两大组成部分,一为理智,一为情感。生态故事既要能经受情感检验,产生共鸣,激发梦想与激情;也要能经受理智检验,令人信服,符合常识与逻辑。
不难发现,在生态中,涉及诸多前面提到的悖论,例如适应VS塑造、革命VS进化、深思VS涌现等。如果说这些悖论之中存在神话,那么生态就是多项神话编织的更大的神话,为神话之上的神话,无论多美好,都要慎之又慎!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管理思考录(ID:o-liuchang-o),作者:刘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