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iN去咕咕了一下,其实是去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到晚上就拿回来这个东西:
之前在文章《事情总像肚子一样,一不小心就搞大》其实和大家提了这么一嘴。从2月到现在终于第一个零件在全民生产口罩机的产能间隙被生产出来了。在昨天和工厂做交代后第二个零件组也在加工中。
虽然说根据现在的测算,这件事最终要能完成,估计还得在2-3年以后,但是总是走出了第一步。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iN会觉得本来应该是“手工”完成的高达模型,开始需要使用机器了呢?
理由很简单——“人的手”的精度是有限的。一些模型的表现方式,其实依靠人手来完成已经到了极限,如果想突破这个极限就必须得用到比人手更加精准的机器了。
例如这个模型的改造:
贴着装甲边缘C面的线条如果仅仅依靠刻线带来定位完成起来就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对于凹进去的部分那两条刻线也是只能依靠运气来完成,稍微有一点点不慎这个模型的刻线就会出现不整齐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很多年前就一直困扰着iN,直到后来看到了这样一张照片之后,iN就开始重新检讨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
后来也就拿着手里的很多零部件做了一些相对于简单的工具,完成直线的开槽(刻线)或者C面的打磨等等。
最后真正让iN开始决心搞CNC的原因就是年初立的那个旗子,要做一个大型的格纳库,里面很多的线条即便是用iN现在的工具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所以也就得必须自动化了。
可以说,如果这台小型的CNC搞成之后,模型的制作就又会上升到一个新的“拼设备”的阶段。也有很多朋友在知道iN的想法后爆出了类似于“做个模型值当的上CNC吗?”这样的想法。但事情就是会往这个方面发展的,例如在喷笔引入到模型制作的过程之前,会不会有人在说“给模型上个漆值当的用喷笔吗?”。但后来大伙发现“喷笔真香!”。
其实现在在真正的模型CNC被做出来(也有可能做不出来)之前,也建议大家接触一点点利用机器制作模型的方法。这也就是今天的一个小技巧了:
这个零件其实就是利用机器加工所做成的。
从大小尺度上看,如果手工制作还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会利用机器来做?又是怎么做的呢?很简单:
首先在绘图软件中绘制出武器的各个层面,
然后放入切割机中对胶板进行切割。
切割后的胶板按照层次叠加到一起,
粘接好了后就是想要的模型零件了。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我们做模型贴胶版的过程中将在胶板上打草稿打过程转移到了电脑上,同时又将刻胶板的过程改由雕刻机来完成。
现在一台便宜的小型桌面雕刻机,其实价格还真的是没有一支中档的喷笔贵。
但能给你带来的收益则是能够快速的设计和生成自己想要的模型形状,并且——由于是在计算机里面的文件,辛苦的设计不会因为刻胶板而被破坏,可以反复的使用。
这件事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