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被手机App偷窥了!网友:想用就得同意,我太难了

新闻背景:

十几分钟访问手机照片和文件近2.5万次,一小时内尝试自启动近7000次并不停读取通讯录……最近,一位大三学生惊讶地发现,自己使用的一些手机App,正在暗中频繁地获取私人信息。(6月8日央视新闻)

App收集起用户隐私来,简直比“主业”还忙

国家互联网应急监测中心分析发现,在目前下载量较大的千余款移动App中,每款应用平均申请25项权限,其中申请与自身业务无关权限的App数量占比超过30%。这个数字的背后,是这些App开发者们的别有用心,也是加强相关监管的重要突破口。

量化的统计,最能说明问题。躁动不安、小动作不断,App收集起用户隐私来,简直比“主业”还忙。明面上“卖服务”,暗地里“卖数据”;名曰用户画像,实则围猎用户……不少App,如今都是明线暗线两条“生意线”,在本职功能之外,它们其实还是一个个潜伏的用户监视器、信息搜集器。

众所周知,App热衷收集用户信息,为的是精准营销。收集浏览记录、搜索记录还不算,更有走火入魔者暗暗监听,通过语音识别、语义分析等手段萃取“有用信息”,继而有选择性推送商品广告——这套商业模式貌似高大上,但因其侵犯了用户的私域私权,构成了对人格尊严和安全感的根本性威胁,往往更多只是让人感到不寒而栗。一个可以预见的大趋势是,随着用户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的觉醒,那种建立在收集隐私基础上的所谓精准营销,其边际效用只会不断递减。

谁扼住了对方的“七寸”,谁就能“为所欲为”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一些“熊孩子”不愿意在假期上网课,组团给某移动办公App打一星评价。按规则,如果一款App评分过低,将被平台下架。为此,尽管很无辜,该App及背后的整个集团不得不在社交网络上卖萌、卖惨、表真心,想尽办法求孩子们手下留情。

此事与App违规收集信息行为从正反两面说明了同一个道理:谁扼住了对方的“七寸”,谁就能“为所欲为”。

当下,许多人的衣食住行都或多或少地与某些App产生关联。面对App开发企业,用户处于弱势。也因此,商家才有底气设定“不给权限就不让用”之类的霸王规定,也难怪有网友表示“从不阅读用户协议”,因为“只要想用,不同意也得同意”。

相比App开发者的霸道,相关整治行动似乎显得有些虚弱。一些屡屡上“黑榜”的App,即便在规定期限更新了“干净”的版本,但只要监管的目光稍一挪开,它又悄悄睁开“偷窥”的眼睛——相比收集信息可以得到的好处,被点名、被罚款等代价简直九牛一毛。

让链条上的每个人都看到踩红线的后果,“数字化生存”才安全

治理信息泄露陷入僵局,首要原因是“法难责众”。其一分享端口太多。信息社会,购物休闲、居家出行、投资理财等都可能需要提供个人信息,24小时行走的足迹如此之长,到底是哪一步被“出卖”,很多时候自己都想不清楚。其二涉及链条漫长。从源头的信息注册,到中间的倒手贩卖,再到可能的诈骗犯罪等等,“蚁穴”处处,都有可能导致最终“决堤”。有长年负责电信诈骗的警察直言,“(警察)要能打、能蹲、能熬夜,懂互联网技术、懂通信技术、看得明白银行流水。”与此同时,漫长的处理周期和困难的举证要求,也让很多人对维权“望而却步”。

斩断信息泄露的传播链条,亟需界定行为、厘清责任。在这方面,刚刚颁布的民法典具有积极意义。它将个人信息和隐私权保护融为一体。随着侵权责任的愈发明晰,接下来的关键,就是降低维权门槛、提升违法成本,严查彻查一些重案要案以儆效尤。

信息泄露不能总在“泄露—抱怨—继续泄露”的循环里打转。只有让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清楚看到踩红线的后果,才可能“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大家的“数字化生存”才能更安全。

微言大义:

@iBingo:今生撒过最大的谎莫过于“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

@玲玲振玉:这种APP挺多的,唉,屡禁不止。

@优优的狮子妈咪:想用就得同意,太难了!

@腾龙换乌:算它20分钟访问25000次,平均每秒访问20多次,这个App还能撑住不挂,这种开发人才哪里去找?

@徐鲁:现在还有隐私可言吗?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说实话,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信息泄露,已经见怪不怪了。很多时候,面对App开发者的霸道,用户也很无奈,不同意就不让用,再加上维权成本高,很多人也只能忍气吞声了。但是,从来如此不意味着这就是对的。此种情况下,监管部门更应担起职责,管好滥采滥用个人信息的“任性之手”,筑牢个人信息安全屏障。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78 字。

转载请注明: 你可能被手机App偷窥了!网友:想用就得同意,我太难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