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11日讯(记者 彭瑶)国新办今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先进技术和手段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区域)的广泛应用,为精准治污、有效治污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
赵英民介绍,在建立空天地一体化大气环境监测体系方面,运用了新一代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激光雷达垂直监测、大气组分观测、在线监测、走航监测等新技术手段,构建了涵盖乡镇(街道)PM2.5和TSP高密度的监测网,全方位助力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同时,创新建立了大气PM2.5综合源解析技术,实现了大气PM2.5精细化的来源解析,支撑精准治理。创新污染源排放监管技术,实现精准执法。运用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精细化管控技术,建立了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平台;集成卫星遥感、地面PM2.5高密度监测网和污染源点位等数据,开展网格布点,进行“点穴式执法”。
赵英民表示,由于建立了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城市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体系,目前整个区域重污染过程预报准确率接近100%,污染级别预报准确率已接近80%。“预报的时长由提前7天拓展到了提前10天,早一天就能为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依法实施重污染天气应对争取时间,进一步减少对经济社会的扰动,还可以精准防控和削减重污染天气的污染程度。”
此外,包括超低排放在内的一系列绿色制造和污染治理新技术,实现了产业升级和高效治污相统一。比如区域内火电厂超低排放装机机组容量已达80%,火电超低排放技术世界领先。目前,超低排放技术正在推广应用到钢铁以及其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