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基建”,如何转化为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

聚焦“新基建”,如何转化为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

今年,“新基建”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它不仅是产业的焦点、国家政策的焦点,也是全世界最关注的下一阶段中国发展方向的一个起点和支柱。

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都发布了不少的政策措施,支持力度非常大,对社会经济影响和社会产业影响也非常深远。

近日,北京鲲鹏联合创新中心于举办了一场“新基建: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高端对话,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徐宪平作为主讲嘉宾,对“新基建”做深度解读,北京市朝阳区副区长暴剑、华为北京总经理刘阳等对话嘉宾也分别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探讨了新基建浪潮下的机会和变化。

今年6月,由徐宪平参事领衔编写的《新基建: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出版,该书由4位院士加盟,课题组深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实地调研,与40多家政府部门、60多家重点企业面对面座谈交流。

从“新基建”的内涵、特征、领域、应用、场景、技术投资、市场以及政策、展望等角度进行了全面阐释,堪称国内“新基建”领域最权威著作,是与“新基建”相关的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人员非常值得一读的科普性读物。

在演讲中,徐宪平参事就新基建“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缺什么、要什么?”等问题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新基建”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以及新产品、新服务联系紧密,“新基建”的推进路径应以市场化、企业化运作为主,政府加强规划导向和配套政策,更大力度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应用,强化国有企业科技攻关责任,支持民营企业开发应用场景。

作为科技创新前沿阵地,北京抓住算力、数据、普惠AI等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在“新基建”关键领域进行了全方位实践,形成5G示范区、大数据平台、鲲鹏联合创新中心等一批成果。

今年以来,北京发布“新基建”相关意见和规划,率先提出将新型基础设施和“新业态新模式”联系起来,为“新基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一级巡视员王伟表示,“新基建”方案是新业态新模式的根基所在,通过新型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和稳步建设,为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提供土壤和养料,比如在疫情期间急速兴起的“云办公”、“云上课”等数字化应用,让云上的工作和生活成为了常态,未来在社会行业、工业领域,也会依托强大的新型基础设施,逐渐促生出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字交易等各个重大行业的新业态新模式。

朝阳区是北京市的经济大区和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已经形成了以国际化为特征,以高新技术、商务服务、金融、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的高精尖产业体系。

北京市朝阳区委常委、副区长暴剑表示,未来三年朝阳区将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基础,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加快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产业领域的研发创新和建设布局,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

同时,依托鲲鹏技术优势,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努力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数字经济示范区,为朝阳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和新活力。

华为北京总经理刘阳认为,“新基建”的根本在“基”,“基”的两个核心是联接与计算,就像路和电一样。在数字经济时代,云、AI、5G的落地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地区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指标,云、AI、5G等技术的融合,也将带来经济效率和质量提升,推动经济体量乘数式倍增。

作为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与智能终端的供应商,华为凭借自身的5G能力,全力支持运营商加快完善首都5G网络覆盖;同时打造“一云两翼双引擎”的计算产业布局,持续构建5G+云+AI的开放生态,携手北京建设鲲鹏联合创新中心,加速培育从计算基础设施到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为首都经济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提供强大动能。

疫情之下,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来讲数字化不是一个选项,是一个生死攸关的事情。面临新基建这么大的一个机遇,一边是危机感,另外一方面又是机遇,如何才能在新基建里面分得新技术的红利,华为也有相应的思考。

华为北京总经理刘阳表示:新基建建设一般分三个层次。首先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多是大型计算中心,包括5G网络、全光网络这种建设;其次是融合基础设施,更多是如何通过云、大数据、人工智能,去使能我们现有企业;最后在新的领域里面,可以创造一些新的模式和技术解决方案。

随着5G、云、AI等新技术发展,“新基建”将持续推动行业数字化,有力支撑全国及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达成,加速未来社会进入到全新的数字化智能时代。(本文首发钛媒体APP,编辑/李玉鹏)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813 字。

转载请注明: 聚焦“新基建”,如何转化为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