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8赛季,辽篮的季后赛分组形势很有特点,包括需要率先进行一轮资格赛的北京队和上海队在内,辽篮所在的下半区还包括了广东队和新疆队。这样一来,该半区内除了辽篮之外,全部都是曾获得CBA总冠军的球队。这和上半区五支球队全都未曾获得过总冠军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让辽篮在四支总冠军球队围剿下能否顺利突围杀入总决赛,成为了当时季后赛中最大的看点。
但是没有人想到,在季后赛的首轮比赛中,辽篮就遭遇了异常猛烈的阻击,带给他们如此压力的则是三年前曾直接击碎过他们总冠军梦想的北京队。双方四场较量下来,总比分竟然是打平的,辽篮虽然以3:1的总比分晋级,但是他们赢球的三场比赛中,最多的一次才赢了对手4分,最少的一次仅仅1分险胜,而且还有一次是打了两节加时才3分小胜。从这样的比分,就足以令人感受到比赛过程中令人窒息的胶着感。
在这一轮的四场比赛中,郭艾伦的表现其实是可圈可点的。首战他就拿下了13分10助攻7篮板的准三双数据,带领球队在客场先声夺人;次战虽然被对手扳回一局,但是他个人仍然打出了22分8助攻的出色表现;抢夺“天王山”的关键第三战,郭艾伦拼到六犯离场,但依然交出了18分8篮板5助攻的全面数据。
最后完成晋级的第四场比赛,在回到北京队的主场之后,郭艾伦因为在客队酒店中因为入住刚装修完毕的房间,意外的导致甲醛中毒,而且引起了低烧。所以那场比赛中他只被零零散散地派上场十几分钟,也没有获得什么数据。但是最终辽篮还是再一次客场击败对手,挺进半决赛。
事实上,辽篮在这一轮面对北京时陷入的大麻烦,主要还是出在内线环节的两名球员身上。第一个是韩德君,虽然在进攻中韩德君能够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防守中却被北京队非常精准的抓住了他移动相对缓慢的弱点,借助挡拆频频创造空间在中距离制造得分机会,让辽篮在防守中极为被动;另一个人则是大外援巴斯,在经过常规赛相对中规中矩的表现后,这名新加盟球队的外援在季后赛首轮就遭遇了极大的信任危机,因为在同北京的前三场较量中,他场均只能贡献8.3分和5.3个篮板,这种数据对于一名外援来说已经是非常不合格的了,更何况他还有场均3.3次的失误,同时原本在常规赛阶段一直保持不错的投篮命中率也下滑到了只有30%多一点。
其实巴斯的糟糕表现也并不完全是他个人能力上的问题,郭士强曾在面对媒体质疑时表示,巴斯主要存在的问题还是因为第一次来到CBA打球,也是第一次打季后赛,对于比赛的节奏和强度都还没有完全适应。
这事实上也是辽篮在整个常规赛阶段,除了调整球员身体状态之外同时进行的另一项重点任务,那就是找一切机会来磨合球队的战术体系。毕竟在这个赛季中有钟诚和巴斯这样两个新面孔加入到球队当中,而且都是在距离联赛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才同球队汇合,显然想要让他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融合到辽篮固有的战术体系中,并不是很容易实现的。所以在常规赛阶段尽可能的去尝试各种人员搭配,去帮助他们熟悉不同的战术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
尽管巴斯在常规赛阶段基本上表现的中规中矩,但是在刚刚一进入季后赛之后,还是立刻就遭遇了很大的麻烦,这种麻烦如果从数据上看,可能会让人觉得巴斯面对季后赛级别的防守有些无所适从,命中率大幅下滑。但事实上,巴斯遭遇的最大问题恰恰不是进攻,而是在防守之中。
北京队在告别了马布里时代之后,在希腊人雅尼斯的带领下,被塑造成了一支非常欧式的球队,他们在一次进攻中所进行挡拆掩护次数可能是冠绝CBA的,而且场上的五个人都能够快速地跑位,而且都具备一定的终结进攻能力,这让他们的进攻很难因为一两个人的状态起伏而受到影响,始终保持着很强的侵略性。
面对这样的进攻体系,辽篮最大的问题就是该如何在防守中破解对方的挡拆,在这个问题上以郭士强为首的教练组还是倾向于使用人盯人防守,对方挡拆后马上换人的策略,限制持球人的进攻空间。但是对于这个策略,巴斯却显得并不是很适应,因为以往在NBA打球时虽然也是以人盯人为主,但美式篮球体系中很少遇到这种频繁挡拆跑位的欧式风格,他更多的时候都是专心的和自己的内线对手去纠缠对抗。
可是这一次在CBA,他却要频繁的遇到换防到高位,形成大防小的错位防守,这让他感到不怎么适应,同时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导致在情绪上出现了一些波动,很难在比赛中冷静下来,这才影响了他在进攻上一些时机的选择,也变得不那么合理了。
幸好的是,经过三场比赛的磨合之后,巴斯基本上还是认可了教练部署的防守体系,也对于这种频繁扑到外线的防守方式更为有耐心了一些,这让他在情绪上也稳定了许多。于是在第二次回到北京队主场之后,巴斯终于在季后赛中第一次迎来爆发,抛开了防守端的心理包袱,在进攻中放开了手脚。
那一场,巴斯拿到了22分15分篮板的大号两双,虽然进攻命中率依旧不算理想,但是巴斯在内线的表现却更为强硬,频繁地依靠自己出色的身体去冲击对方篮下,造成北京队的内线陷入了犯规麻烦,光用在巴斯一个人身上的犯规次数就达到了10次之多,不仅主力内线常林六犯下场,而且也送给了巴斯14次站上罚篮线的机会。
这场比赛,不仅仅是巴斯的自我正名之战,同时也是辽篮将全队战术体系进一步凝聚起来的关键一战,从此之后的比赛中巴斯更为坚决地执行球队的防守策略,也让辽篮在攻防两端不再有明显的漏洞。
击败北京队进入半决赛,对于辽篮来说距离自己总冠军的目标更进了一步,这个系列赛带给辽篮的财富其实远远比胜利本身更多,不仅帮助巴斯在防守端完成了最后的磨合,同时也让辽篮在那种长时间处于胶着的比赛中,学会了更有耐心地应对,并且能够在关键的时刻把握住机会。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辽篮也找到了在主力球员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如何去应对比赛。比如和北京队的第四场比赛中,郭艾伦受低烧影响,比赛中仅仅打了十几分钟,没有任何得分数据。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辽篮仍然能够找到办法去弥补这部分损失,以往的那些角色球员们也能够更多的站出来为球队分担重任,比如那个一直低调得令人感叹的后场多面手刘志轩。
首轮G4,辽篮在客场再次击败北京,比赛的最后时刻刘志轩上演了一幕致命抢断。当时距离比赛结束已经不足24秒,辽篮领先2分,但北京队拥有前场进攻机会。略显急躁的北京球员连续几次出手都在弹框而出,可辽篮也始终没能控制住篮板球,始终没能解除被绝杀或扳平拖进加时的危机。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又一次篮板争抢后,段江鹏在左侧三分线附近抢到了弹出来的篮球,但是在丛明晨的逼迫下他没有时间调整自己的平衡,只能匆忙的将球抛向另一端方硕所在的位置,可是就在方硕跳起来准备接球的那一刹那,原本还在三秒区内的刘志轩突然快速的冲了出来,然后高高地跃起在球即将落入方硕手中的那一刻,抢先从下面托了一下……
当刘志轩落地后控制住球的时候,他的面前已经是一马平川,他从容地带球杀向对面的篮筐,轻松上篮拿下2分。这个球让辽篮在距离比赛结束还剩下10秒钟的时候,将领先优势扩大到了4分,为接下里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当然,这个球并非是刘志轩在那场比赛中唯一的亮点,全场比赛他拿到了10分7助攻不俗数据,这可能不是他职业生涯最好的数据,但是在这场关键的比赛中,他却很好地承担起了一名角色球员应有责任。甚至在郭艾伦状态不佳的情况下,他还更多的承担起了全队的进攻组织,全场送出多达7次的助攻,不但占据辽篮全队助攻数的一半以上,而且也是两队所有球员中助攻数最高的。
有三分,善防守,还能送助攻,这样全面的技术特点,正是刘志轩成为一名后场多面手的重要原因,也因此让他成为了辽篮阵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不过,在刘志轩的职业生涯中,最初的路走得并不算是一帆风顺,但也正是这些坎坷的经历,恰恰帮助他获得了最为宝贵的经验,才有了真正进入职业联赛后的厚积薄发。
很多人认识刘志轩,是从2012-2013赛季开始的,那一年是他第一次征战CBA联赛,但快就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且迅速成长为一名在CBA中小有名气的年轻球员。但实际上,早在2010-2011赛季,刚满18岁的刘志轩就曾进入过辽篮的注册大名单中,可是因为当时辽篮后场阵容比较完整,又有郭艾伦这样的超级新星提前上队,让刘志轩的“第一个赛季”只是在纸面上度过了——一整个赛季他都未曾进入过比赛的12人大名单。
到了2011-2012赛季,随着张庆鹏回归,辽篮的后场阵容更加充实,刘志轩这一次甚至连纸面也进不去了,有些心灰意冷的他只好暂时离开了职业队,走进了大学校园,并且参加了那一年的大超联赛。
让刘志轩没想到的是,那一年的大超生涯帮助原本险些和职业联赛无缘的他,实现了一次重要的人生转折。“当时那种情况心里肯定很失落,一队的竞争远比青年队残酷,但一年大超经历却对我提高挺大,因为在大超的时候,我在队里就像核心一样,因此对我的提高是全方面的。”刘志轩回忆那段时光时曾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更有趣的是,当时刘志轩的身高是194厘米,在大学联赛中其实已经算是比较高的个子,所以他此前在辽青时虽然是作为后卫被训练的,但是到了大学联赛这个环境,却可以凭借身高的优势胜任更多的位置,从1号位到3号位都算得上得心应手,甚至在内线因为犯规过多缺人时,他还可以摆渡到4号位上去顶一阵。
这一段经历帮助刘志轩体验了在篮球场上打不同位置的感觉,也为他日后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球场多面手作出了非常重要的铺垫。同时,凭借在这一年大超联赛中的优异表现,刘志轩也重新引起了辽篮教练组的注意,在2012-2013赛季重新把他找了回去,让他再度回到了梦寐以求的职业联赛中。
重回CBA的舞台后,刘志轩在短短几个赛季里迅速成长起来,成为辽篮在联赛中的主力队员,一直到2017年更是成为了了中国国家队的正式国手。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他个人的努力外,先后执教过刘志轩的两任辽篮主帅也都给予了他非常重要的帮助。
2012-2013赛季重回辽篮一线队后,刘志轩很快就迎来了一次宝贵的机遇。在常规赛阶段,刘志轩出场的机会并不算多。但是在进入季后赛后的首场比赛,时任球队主教练的吴庆龙,却出人意料地将刘志轩排入了首发阵容当中,结果在不到18分钟的出场时间里,刘志轩交出了5分5篮板2助攻的数据,这样的表现对于一个首次打首发的“一年级”球员来说实属不易。
而在接下来的几场比赛中,刘志轩的表现越来越好,到了与新疆男篮第五场生死决战的时候,他竟然全场出战超过42分钟,俨然已经是场上的绝对主力,数据上更是拿到15分2助攻。尽管辽篮没能在那一年晋级半决赛,但是刘志轩的惊艳崛起却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随后的几个赛季里,刘志轩延续了自己稳定的表现,而且逐步提高。在郭士强接手球队后,刘志轩基本已经固定在锋线位置,成为贺天举的重要轮换,也被誉为球队至关重要的“第六人”。
刘志轩在场上大部分时间都出任球队的外线防守尖兵,郭士强则经常鼓励他大胆出手参与进攻,让他在球场上成为球队外线一个重要的火力点。过去三个赛季,即便是在刘志轩一度陷入低迷的2015-2016赛季,他也保持了36%的三分球命中率,另外两个赛季更是均达到了44%。
在前后两任主教练的重用与指点之下,刘志轩在球场上的表现越来越全面,似乎辽篮在任何位置上缺少轮换的时候,刘志轩都可以顶上去,并且能较好地完成战术任务。有了这样的表现,刘志轩进入国家队的呼声自然也越来越高,最终能够成为国家队红队的一员,并且在世界杯预选赛这样的正式比赛中拥有足够的出场时间,已经足以说明他的成功。
如今的刘志轩,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他多面手的技术特点。在他首次代表国家队出战中伊对抗赛的时候,央视解说就在介绍刘志轩时曾提到,“这名球员可以胜任多个位置,甚至从1号位到4号位都可以”。这话说得略有一点夸张,毕竟身高只有197厘米、而且身材明显偏于单薄的刘志轩是无论怎么看都归不到内线球员的行列中的。
但是,刘志轩却是真的打过4号位的,那是在2016-2017赛季的季后赛中,在极端情况下被迫使用“一大四小”阵容出战的辽篮,就是把刘志轩安排在了4号位的位置上,并依靠这个阵容成功在首轮淘汰了广厦队,进入到半决赛后辽篮继续沿用了这套阵容,刘志轩甚至在防守中正经的对位过俞长栋这样的纯内线球员。
当然,这只是球队在极端情况下的一种战术安排,但也足以看出刘志轩这名球员的确可以在多种位置上发挥出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外线的1号位到3号位之间,他更是可以摆渡得如鱼得水,无论被安排在哪个位置上,都可以很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出应有的战术价值。
除了多面手的技术特点之外,刘志轩在这个赛季还给人留下了一个新的印象,那就是他在比赛中展示出的那种斗志与拼劲。尽管在脸上常常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但是刘志轩的内心依然是充满了热血,正如他在同北京队最后一战中的奋力一跳,完成了致命的一次抢断。而当辽篮进入到半决赛之后,刘志轩又上演了另一次惊人的奋力一跳!
那是在同广东队的G3大战中,刚刚进入第四节不久,辽篮逐渐拉开了比分上的领先优势,广东队则受困于体能原因,开始在场上变得有些步履维艰。周鹏在一次后场发球之后,未过中线就被刘志轩上前逼停,当周鹏想要尝试将球从刘志轩头顶抛向前场的时候,却被反应极快的刘志轩扬手阻拦了一下,然后球弹出一道高高的弧线就落向了边线外。
这个时候,周鹏只是象征性的慢慢抛向球的落点,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个球必然要落到界外,广东队将继续发后场的边线球。但是刘志轩却在第一时间用冲刺的速度追向了边线,并在跑出边线之前奋力一跳,在空中接住下落的篮球后未等自己双脚落地,就在空中再次展腹用力将球抛向身后的球场内。
后来,刘志轩曾回忆这个球时说过,当时自己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球还有的救”,但是在空中接到球的那一刻,他并不知道背后球场内的情况,也不知道他的球会落到谁的手中,只不过他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按照球队的战术布置,队友赵继伟在这个时候应该是停留在中圈附近的,“我就尽可能的调整了一下角度,把球向着广东队篮筐的方向抛了出去,感觉赵继伟如果反应快的话,应该有机会追得上。”
刘志轩的瞬间判断完全准确,甚至赵继伟比他想象的还要更早一点就意识到了可能出现的机会,在刘志轩冲向界外高高跃起的时候,身处于中圈内赵继伟就开始启动向前冲刺了,接下来在广东队所有球员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赵继伟就已经顺利地接到了落下的篮球,轻松地上篮再添2分,将辽篮的领先优势扩大到了两位数。
事实上,这个球不仅仅展示出来的是刘志轩临场判断的精准和队友之间心领神会的默契,更不是刘志轩令人惊叹的身体素质,最为重要的是让人们看到了刘志轩身上闪现的那种对每一个球都决不放弃,始终充满斗志的精神。
是这种精神,让刘志轩在已经打了三节比赛的消耗之下,依然敢于做出全力以赴的冲刺去尝试救球;是这种精神,让刘志轩在原本球队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依然毫不松懈的面对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机会。这种精神,同样是属于辽篮的精神,在如同马拉松式的半决赛鏖战中,他们就是凭借着这种精神,才能够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