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骗补贴”?不能按时交车原因是什么?小鹏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但是消费者未必买账。小鹏连续两个月登顶销量冠军,甚至可能拿下全年冠军,但是冠军的后遗症就是年终烦心事儿特别多。
一份阴阳合同,再次把小鹏汽车送上了热搜。
12月8日,荔枝新闻报道,小鹏涉嫌利用国家补贴政策,引导客户签订阴阳合同,合同金额做低至30万元以下,在交付车辆的时候以别的由头让车主补上差价。在记者去暗访时,相关销售主管竟称“所有车子都是这样去弄的。”
如果落实了“骗补”,小鹏就摊上大事儿了。陆玖财经在知乎和懂车帝论坛里,发现不止一个用户,在不同日期,表示过有经销商帮助用户申请补贴,不过一些车主却拍手称赞,认为小鹏这么做,帮他们省了钱。而小鹏方面矢口否认,称“这个事情本身就是误会”。
小鹏最近的糟心事还不止这一件。最近,小鹏预定车主发表联合声明,称小鹏P7 480车型已经超过交付时间并没有配车,而670车型后定的都是秒配车。关于不能按时配车,小鹏方面称是因为“磷酸铁锂电池供给的极度紧张”。
对于公开争议,小鹏都发表了公开声明,但消费者是否买账?连续两月登顶销量冠军,甚至可能拿下全年冠军,本来应该开开心心准备跨年,而小鹏现在也许过得并不安生。
荔枝新闻报道,有南京消费者在向小鹏汽车缴纳押金并签署购车合同之后,提车时被要求在合同约定金额之外加收7000元。
今年十月初,南京的陈先生看中了一辆小鹏P7,随后交付了5000元定金并签署了购车协议,双方分别签字盖章确认。但是,次月准备提车时,却被4S店通知需要额外多交7000元才能提车,陈先生提前并不知晓此事,表示无法理解。
随后一位自称是该门店销售主管的人接待了陈先生,并回应称:新能源汽车合同价超过30万,就不能享受政府补贴,所以才写低了合同上的价格,交付时再补齐费用。“所有车子都是这样去弄的,如果不这样的话,是没有国家补贴的,我签了合同再额外加价,并不是真的加价,是本身你就要付的钱。”
对此,小鹏汽车官方回应称,“这个事情本身就是误会”。南京景峰门店店员为了促成订单,在未经客户确认购买精品套餐的情况下,提前将相关权益内容体现在客户签署的整车销售合同中。客户提车时,该店员要求客户支付精品套餐价款,客户表示未同意过购买该精品套餐,但要求按照已签署的销售合同享受相关权益,遂产生纠纷。
客户拨打400电话投诉未果后,12月1日携媒体记者暗访,该店员为了掩盖前期的工作失误,作出了错误的解释,导致车主和媒体产生误解。小鹏方面表示,截至发稿前,小鹏汽车已妥善处理客户的要求,同时对该店和相关人员作了严肃处理。
小鹏还称,小鹏P7(除鹏翼版)的最高配车型(670E),补贴前官方指导价为29.94万元,不存在也没有必要,做低价格获取国家补贴。但陆玖财经在小鹏官网测试,670E选配“智能音乐座舱增强套件”后,官网显示售价为31.74万元,明显超过了30万元补贴线,并且下方有弹出超过补贴范围的提示。为什么官方回应“不存在”?小鹏方面未予回应。
更重要的是,小鹏的回应里,并没有对网友最关心的问题,即是否涉嫌骗取国家补贴,作正面解释。
但一些小鹏车主似乎并不在意小鹏是否骗补,只觉得小鹏替车主省钱,应该感谢小鹏才对。
针对上述观点,陆玖财经在懂车帝上发布了相关帖子,参与互动的大部分小鹏车主表示,P7超长至尊车价已经29万多了,随便选配就超过30万,吃不了补贴,性价比就很低,一些地方经销商搞出“买装潢抵车价”,或者跟消费者协商好做合同,这对于车主来说是好事,现在被人捅出来,应该背后有一些猫腻。
在搜索相关资料时,陆玖财经看到有知乎网友称,在小鹏微信小程序上看车,当价格超过30万,页面下方就会提示联系店内小鹏同学下单,不然没有新能源补贴。陆玖财经测试后发现,目前在微信小程序和官网上,超过30万跳出的提示为:您选购的车型补贴前总价已超过30万补贴线,建议您咨询门店销售同学,根据您目前的购车权益合理调整车型选择。
门店销售同学会有什么建议?陆玖财经与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小鹏销售联系,对方均告知,目前不存在通过做低合同价格等方式,让超过30万的小鹏汽车享受补贴的方法。
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刘欣律师认为,此事过程中有些细节尚待补充,但是从现有信息看,第一,从民事责任的角度,按照销售合同履行支付价款,没有太大争议;第二,关于所谓的“骗补”,有关部门可能会做出财政方面的行政处罚,工信部门也可能会将小鹏产品移出补贴名单,并有可能做出诸如停产等行政处罚。
北京飞鹰律师事务所任昊律师表示,所谓阴阳合同的效力,一般是按照阴合同的效力认定(即实际履行的合同),但小鹏如果要求按照超出30W履行,则存在涉嫌骗取政府补贴的违法行为,适用《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的行为,最高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因此,针对售后加价的行为,消费者有权拒绝支付并要求按照原合同继续履行,并有权进行维权;小鹏汽车若存在违约或其他侵害消费者行为的,应当予以纠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打开黑猫投诉,便能发现下半年针对小鹏的投诉尤其密集,投诉量远远超过友商,其中延时交付问题最为严重。 第一,无限延迟交付,这也是小鹏汽车最频繁被投诉的问题。介于汽车配件短缺的现实问题,消费者普遍会接受一两个月的等待期,经陆玖财经多方核实6~8周的提货期是小鹏销售的普遍说法,而事实上等待20周也没能提车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在“骗补”事件受到关注时,不能按时提车的小鹏车主,几乎同时发表了诸如《小鹏预定车主对小鹏P7 480车型不配车、变相加价、恶意宣传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的文章。
联合声明中提到:“我们在9月-11月订购小鹏汽车,APP与销售人员一致说6-8周配车,可现已经超过交付时间并没有配车,而670车型后订都是秒配车现象,官方不给任何解释,存在变相加价、恶意宣传等行为。”
附在联合声明里的,还有“官方给销售人员的邮件”,其中有关于P7 480延期交付的应对方案,包括由销售与客户主动沟通(3种方案),交付同学无需主动联系客户、仅需根据要求应对客户的提问(2种要求)等。
对于480车型的延迟交付,小鹏官方的说法是目前受疫情影响,行业面临着磷酸铁锂电池供给的极度紧张,也给小鹏P7 480E/N车型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根据最新的排产计划,小鹏梳理了预计有超期风险的客户,通过销售人员一对一地联系客户,告知最新的交付预计周期(最迟2月下旬完成配车),同时了解客户需求,协助有需求的客户完成改配或者退订的手续,并表达真挚的歉意。
经查,480车型的电池类型为液冷恒温磷酸铁锂电池包,而发表联合声明的车主提及的670车型,电池类型为液冷恒温三元锂电池包,而且确有不同。
不过,陆玖财经尝试向小鹏核实,上述邮件是否真的是小鹏官方发的,以及三元锂电池供给是否暂未受影响,小鹏方面均无回应。
12月9日,陆玖财经与部分车主联系,车主表示尚未接到所谓的一对一联系电话,并且对小鹏的处理态度表示强烈不满。
任昊认为,小鹏(含各类实际经销承销主体)与消费者签署购买协议后,双方即建立了买卖合同关系,而买卖关系中小鹏的核心义务就是“交付”。按照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六条,以及《消费者保护法》第八条、第十条的规定,小鹏应当就交付期限和产能等情况安排做出回应。
是否违约方面,任昊表示,购买协议并未就实际交付时间加以明确约定,仅在APP中显示“签合同后预计6-8周交付”,因此从协议角度,小鹏并未违反合同约定。不过,若针对预计6-8周交付,但实际长期未交付的,消费者有权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相关规定行使解除权,合同解除后有权根据第五百六十六条规定主张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骗补”的问题争议尚存,但交付的问题上,小鹏也算大大方方承认,现在就是因为电池问题,交不了车。
于理于法,小鹏确实有错,但是在去年到今年,疫情之下,全球缺芯、缺电池,黑天鹅频发的大背景下,很多企业都存在无法按时交车的潜在问题。这个问题不限于某一家企业、某一款车型,更有可能广泛存在。我们可以试着给予车企一定的理解。
有业内人士与陆玖财经交流,认为目前确实存在六氟磷酸锂等原材料供应短缺、价格上涨等问题,一方面车用占比上升,另外一方面储能业务方面大部分只能用磷酸铁锂电池,这块的需求一直很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种情况预计至少会延续到明年年中。
更多人知道缺芯,对缺电池没有概念,但该业内人士判断,明年缺电池估计会比缺芯更严重。
今年11月中旬,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主流报价超过19万元,而去年同期仅为4万元左右。根据SNE Research的预测,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达406GWh,而全球动力电池供应预计为335GWh,缺口约18%。之后4-5年内,缺口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包括宁德时代等在内的中国企业,都纷纷转向海外,布局更多锂矿。世界范围内,动力电池结构性的供需失衡,是个长期问题,原材料、工艺、高端产能一直处于紧缺状态。
话说回来,这些情况客观存在,车企应该做的,不是硬着头皮承诺短期内能交货,而应该把情况说明,并提前知会消费者,交车时间可能会很长。
短期来看,交车时间不定可能劝退消费者,但诚实才是维持长期品牌形象的良方。
企业一方面需要销量和现金流,一方面也需要承担上游供应链压力,可以说,在全球供应链不稳定的当下,国产电动车已经全面受到了影响,不仅仅是小鹏,蔚来十月和十一月连续两个月的低迷,主要原因也是来自于缺芯。
最可怕的是,据陆玖财经从一些芯片厂家方面得到的消息,这种缺芯的局面短时间可能无法解决,也许会持续到2023年。
卷无可卷的造车新势力
对于小鹏涉嫌骗补一事,陆玖财经与业内多位资深人士进行了交流,大家均表示,小鹏作为两地上市企业,官方应该不会去做这种事情。
大规模骗保,必须跟每个消费者串谋,这个风险性太大,不太像是集团战略。小鹏目前有代理商机制,经销商为了冲销量,可能会自己采取一些手段。
目前国内新能源三强竞争格局行为,此前是“蔚小理”,但是这种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从10月份起,小鹏的销量就开始节节攀高,超越了蔚来,坐上造车新势力的头把交椅。11月的销量,小鹏汽车保持了第一名的位置,单月售出15613辆,全年前11个月累计售出82155辆,其中的小鹏P7单月售出了7839辆,G3和P5也分别售出了5620辆和2154辆。
资本市场,小鹏表现也同样不错,在经历了今年6月份的23.56美金的低谷后,股价随后逐渐复苏,11月份一度冲上56.45美金,截至12月8日,小鹏汽车市值405.64亿美金。
而在销量势头和资本表现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现在因为涉嫌骗补被送上热搜,难免让人产生联想,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从侧面也折射出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的一个缩影,通过销量对比就可以轻易看出。
(数据来源:车聚网)
从全年的排行榜上可以轻易地看出,目前造车新势力前三甲并没有真正拉开差距,小鹏前11个月的销量仅仅比蔚来多1215辆,比理想多5751辆,而360加持后的哪吒汽车单月销量也开始突破一万,正在迅速赶超。
全年销量冠军,很可能会在12月份后,发生变化,因为差距实在太小了,尤其是蔚来与小鹏的差距,其中还有蔚来工厂、芯片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
与此同时,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谁做上了造车新势力的老大,谁就会出事。
此前,蔚来、理想均在单月登顶之后,出现过各种交付困难、安全隐患、交通事故等等危机事件,而且每一次事件都会被放大到整个行业质疑。
这背后的本质原因,其实还是与造车新势力在整个造车环节扎根不深有很大关系,自己的问题一旦出现,就会被无数无形的手,在背后推波助澜,成为众矢之的。
可以说,这三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一直是舆论的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华为、小米、360等等科技巨头的加持,让这个行业越来越像当年的手机大战,但是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多品牌吗?就像日本的汽车市场,最终跑出来的,也就四五个品牌。
所以,打破头,想尽一切办法不掉队,也许是今天新能源汽车内卷的一个核心原因。
别人死掉,我也许才会有生机,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