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足联于11月22日公开了获得2022赛季亚冠联赛参赛许可证(执照)的俱乐部初选名单。虽然有山东泰山、广州、深圳、长春亚泰、上海海港和上海申花这6家中超俱乐部已满足亚足联推出的亚冠联赛参赛许可基本标准,但他们能否最终获准参赛,还有待亚足联进一步核准。虽然中超联赛所获新赛季亚冠联赛参赛名额仍为“3+1”,但若此6家俱乐部中有2家以上未能“过关”,那么可能就会复现类似本赛季仅有3家中超俱乐部参加亚冠的尴尬,这无疑将直接损害到中国职业足球竞争利益。
亚足联于2002年创办亚冠联赛的初衷是推动各会员协会国(地区)足球职业化进程。为作好相关工作,亚足联还推出了亚冠参赛许可证制度,并为此设定了门类细致的准入标准。亚足联根据各会员协会“自查”并上报的结果,来确定每个赛季获准参加亚冠联赛的俱乐部名单。
以中超为例,中国足协每年都向亚足联提交亚冠参赛俱乐部许可证领取申请,并为此提前做好自行检查工作。而一般来说,亚足联也比较信任诸如中国足协、日本足协、韩国足协、沙特足协等职业联赛开展较好的会员协会,这些协会俱乐部获得亚冠参赛许可的几率因此普遍较高。比如,由中国足协于2019年底提交的2020赛季亚冠参赛许可证申请材料中,涉及了27家中超、中甲俱乐部的材料,而此27家俱乐部全部“过关”。
不过,严格意义上,部分俱乐部并没有完全符合“领证”标准。举例来说,上海申鑫、辽宁宏运两俱乐部的名字原本出现在2020赛季亚冠联赛参赛许可证名单上,但2020年5月下旬,中国足协官宣取消上海申鑫和辽宁宏运两俱乐部的注册资格。这意味着,两俱乐部经中国足协“自查”程序,已失去了亚冠参赛资格。
据悉,在中国足协去年11月上报的2021赛季中超俱乐部亚冠联赛参赛许可证申领候选名单中,出现了19家俱乐部的名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当季足协杯赛冠军,原本可直接领得本赛季亚冠正赛入场券的山东泰山(原山东鲁能)俱乐部因一名外籍教练薪资发放纠纷问题,而被亚足联取消亚冠参赛资格。
或许是受到泰山俱乐部受处罚的影响,中国足协在相关工作方面更趋严格把关。这点从亚足联本月22日公布的名单就能加以佐证——仅有14家俱乐部的许可申请获得了中国足协的提交。创造了近年来中国足协上报申请参赛许可证俱乐部数量最少纪录。
不过,严格来说,这14家俱乐部中尚未有1家获得新赛季亚冠参赛许可证。至于原因,亚足联方面传来的信息显示,部分获得申领资格的俱乐部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欠薪及其它问题。而最近一段时间,有关多家中超俱乐部因遭遇财务危机而欠薪的传闻此起彼伏。
这14家俱乐部中,有山东泰山、广州、深圳、长春亚泰、上海海港、上海申花6家俱乐部。亚足联公布的名单显示,他们目前均处于“Clubs Licensed with Sanction”状态。具体来说,就是,这6家俱乐部根据亚足联2021版《俱乐部许可证规则》,基本符合或者达到了获得亚冠参赛许可所需要的强制性条件,但在义务性条款或规定方面,尚有不达标之处。
当然,相关俱乐部只要能够及时补交相关材料,那么依然可以过关。从亚足联进一步规范亚冠联赛准入及各赛季俱乐部参赛许可规则来说,代表中国足协参加2022赛季亚冠联赛的俱乐部只能从这6家中产生。
众所周知,亚足联以2年为一个周期,提前2年确定下一周期的亚冠联赛名额分配方案。例如,亚足联2019年底就曾依据各会员协会技术积分排名情况来确定接下来两个赛季亚冠联赛的名额分配方案,中超在2021、2022赛季所获亚冠联赛名额为“3+1”。
亚足联并不会干涉各会员协会所得名额的具体分配办法。按照中国足协既定分配办法,中超联赛前3名及足协杯赛冠军将代表中国参加2022赛季的亚冠联赛,其中2021赛季中超冠军、亚军以及足协杯冠军俱乐部将直接获得正赛资格。中超季军则需要通过附加赛来竞逐正赛名额。
中超联赛能否用满“3+1”个新赛季亚冠参赛名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赛季中超联赛第2阶段的情况。目前,山东泰山队、上海海港队作为中超首阶段两赛区成绩最好的球队已经会师足协杯决赛。若两队最终跻身本赛季中超联赛前4名之列,那么,现在总积分表上排名第2的广州队、第4名的长春亚泰队,将携手泰山、海港两队参加新赛季亚冠联赛,这是因为此4家俱乐部均在上述6家俱乐部阵容之列。
需要说明的是,广州队一旦发生变故,出现类似拖欠薪酬等问题,亦有可能被取消新赛季亚冠参赛资格。那么新赛季代表中超参加亚冠联赛的俱乐部可能会减至3家。据悉,亚足联对亚冠参赛资格设定了诸多硬性规定,只有在参赛会员协会顶级联赛中获得前4名的球队才能获准参赛。换言之,除了泰山、广州、亚泰、海港4家外,也只有深足1家具备参赛的可能。申花俱乐部因提前落入中超降级组并无缘跻身足协杯决赛,而提前失去了新赛季亚冠参赛资格。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响,新赛季亚冠联赛仍大概率采取赛会集中制。其中,东亚大区小组赛计划于明年4月中下旬开踢。结合本赛季亚冠参赛经历,相关中超俱乐部即便获得新赛季亚冠入场券,那么要不要参赛?能不能参赛?目前也存疑问。如果俱乐部仍像本赛季那样,安排“二队”参赛随即制造各种大比分“惨案”,那么可能会给中超带来更多竞争利益的损失。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赧
编辑/徐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