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WTT澳门赛事,国乒选手陈幸同表现不错。先是淘汰了大满贯选手丁队,接着又击败了陈梦杀进了女单决赛。最终被孙颖莎给击败,无缘女单冠军。不过连续击败丁宁和陈梦这两大主力选手,陈幸同展现出了自己的水平。尽管目前还不是国乒的主力选手,但许多球迷都看得出来,目前的陈幸同正在向主力位置发起冲击。特别是在丁宁和刘诗雯注定要奥运会结束退出之后,空出来的主力位置必须要有人顶上去。
毫无疑问,陈幸同目前就瞄准了这个位置。陈幸同出道比孙颖莎、王曼昱还要早,曾经也跟孙王两个人并列国乒未来的三小魔王,只不过陈幸同后来掉队了,打法比较保守化,比赛当中不愿主动性的进攻。使得这两年逐渐的成为主力选手的陪练型选手,被更加年轻的孙颖莎、王曼昱所赶超。实在是非常的可惜,因为陈幸同本来是有机会成为主力选手的,只不过抓机会的能力欠缺。当然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陈幸同基础性的实力还是比较扎实的。
陈幸同也是为数不多能跟陈梦拼相持球不落下风的选手,说明陈幸同的个人技术功底确实不错。作为国乒的陪练型选手,WTT澳门赛事陈幸同检验出了陈梦和孙颖莎的真实水平。陈幸同在跟陈梦的比赛过程中,主动的增加变化之后还是能够赢球的,毕竟陈梦临场调节能力有限。陈幸同变化了比赛节奏,就造成陈梦不适应,从而被逆转。尽管陈梦当时刚刚拿下了世界杯冠军,以及年终总决赛冠军,可当时都是胜在队友跟她拼相持球的前提下。
陈幸同是陈梦拿到大赛冠军之后,第一个击败陈梦的选手。有效的检验了陈梦的临场应变能力,拿下大赛冠军的陈梦并非球迷所认为的那样,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对手一打变化,陈梦的短板还是暴露了出来,所以说千万不能打变化跟陈梦,不然陈梦就容易输球。陈梦赛后将输给陈幸同,归结为缺少了赢球的兴奋度,认为自己突然没了手感,这不就说明还是欠缺阅读比赛的能力。真正的选手是应该应付任何比赛当中出现的状况。
大赛型选手能够应付任何比赛出现的情况,而且能够迅速做出调整。孙颖莎在这方面就做得不错。闯进了WTT赛事女单决赛的陈幸同,最终1:5不敌孙颖莎。那场比赛孙颖莎占尽了优势,不光是在相持球对攻上双方打了一些好球。在发球环节陈幸同暴露出了问题,特别是在台内球,以及半出台球上,孙颖莎展现了技术上的优势。陈幸同相对就展现出了短板,不能迅速地由守转攻。
左边是淑女,右边是假小子
也正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此后的陈幸同加强了前三板的进攻。在乒超联赛的女团决赛,陈幸同通过发球以及前三板的进攻,让孙颖莎产生了不适应。陈幸同连续得分,一度10:7拿到了赛点,差点就将孙颖莎给淘汰。可是在关键球处理上,陈幸同又展现出了保守的一面,不敢主动上手进攻,结果被孙颖莎连续得分逆转。这一点就体现出了孙颖莎的综合实力,尽管一度打得很被动,但孙颖莎并没有放弃,越是比分被动孙颖莎越是敢于主动进攻。
而通过孙颖莎跟陈幸同的比赛,让球迷见识了主力球员和非主力球员之间的区别。孙颖莎年纪轻轻就能够成为国乒主力选手,可不像许多球迷认为的那样,仅仅是凭运气。因为运气本身就是实力的一部分,没有实力哪来的运气?只是我们表面上看起来像运气一样,哪有次次运气这么好的选手?毫无疑问,孙颖莎就老是带给球迷这种运气球的感觉,孙颖莎的运气是伴随着实力拼出来的。
而陈幸同分别通过跟陈梦、孙颖莎的比赛,检验出了这两名选手之间的区别。陈梦是典型的打顺风球的选手,只要对手不增加变化,陈梦绝对会越打越顺。可对手一增加比赛的变化,调整比赛的节奏,陈梦就犯难了。这就是为什么陈梦老是比赛慢热的原因,因为要经过场外教练的调整,陈梦才能逐渐适应对手的比赛节奏。如果调整不过来就容易爆冷输球,这就是为什么陈梦老是输给排名比自己低的选手。
孙颖莎的控场能力比较强,一般选手确实很难打透。孙颖莎最大的特点就是,比分落后,快速追分。不落后孙颖莎反而比赛的过程打得不精彩,还容易丢分。或许这就是孙颖莎现阶段打法的特点,还不是特别的稳定,这个需要时间的沉淀。不知道广大的球迷朋友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关注二郎神侃球,带给你不一样的人生感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