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空手道,不少人会想起周星驰电影《破坏之王》中的空手道大师兄断水流。
空手道也叫唐手,源于唐代,主要是以空手和赤足进行搏击格斗,是一种磨炼精神、体魄、技术、探究真善美的体育技术。一袭白衣、两相鞠躬,是空手道的入门级“配置”。如今这项独特的运动已被推崇为全民健身的体育项目,并正式入选奥运会项目之一。走进中小学校园,一群小“道友”正在身体力行“始于礼,止于礼”的空手道精神。
童泽彬:“小武士”成校队主力选手
放学后的新塘小学空手道教室,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身着道服,摩拳擦掌,为即将开始的训练做着准备。作为空手道校队的“主力选手”,六年级的童泽彬也在其中。
童泽彬与空手道的不解之缘可以从多年前说起。“最早知道空手道这个运动是在看动漫的时候,电视里的高手,可以徒手单挑好多坏人,那时候就觉得空手道特别帅气。四年级的时候,学校里请来了一位老师教我们空手道,一招一式就跟我动漫里看到一样。”童泽彬一边回忆着对空手道的“初印象”,一边比划着老师教的动作,“那时候老师就教了一遍,我回家凭着印象把动作演示给妈妈看,他们都说我是小武士。”
就这样,怀揣着对空手道的热爱,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童泽彬从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了校队。“我们空手道比赛一般就是分为‘组手’和‘型’两个大类,‘组手’比赛由两人直接对抗,由裁判参考标准进行打分。我主攻的方向是‘型’,和他们不一样,比的是空手道的固定招法,教练说考验的是我们的爆发力、节奏还有平衡力。”说着,童泽彬兴奋地站起身,迫不及待地展示着“招牌动作”,站定,半蹲,出拳,整套招法一气呵成,简洁有力。
“校队训练的时候,虽然大家都是一个学校的,但年级不同,平常也不怎么见面。有时候我们动作不规范,童泽彬都会认真纠正,告诉大家正确的姿势。”从大课间到选修课,从课间零碎训练到课后系统钻研,从不缺席训练课的童泽彬是新队员眼中的暖心“前辈”,更是童妈妈眼中的“小拼命三郎”。
“前段时间为了让孩子们增强平衡力,教练让小童练习劈叉,最开始练离地还有20多厘米,每天吃完饭就活动筋骨练劈叉,现在已经能接近地面了。”童妈妈笑道。
两年来,童泽彬在各大空手道比赛中取得了大大小小的荣誉,在他看来,“空手道有种特殊的魅力,不管场上多激烈,一回合结束我们一定会站定问好,教练说习武先讲武德,我希望一直学习下去。”
屠玲佳:君子之拳让学生脱胎换骨
屠玲佳是新塘小学的体育老师,也是教导处副主任。“2018年,校长提出推广空手道教育,我不是教练,但作为后勤负责人在接手这项工作时也是全身心投入。”屠佳玲拿出一沓资料,细数学校空手道建设以来的一点一滴。
教室、护具、服装、教练,无一不需要用心安排。“学校采用的是外聘教练加本校老师结合的教学模式,最早是体育老师带头学习空手道,再推广至全校学生,每周两次大课间时间练习空手道。”
为此,屠玲佳与教练一起“定制”全新教学课程,开设各类体能训练课程,通过对学生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力等多方面的培训,提升学生的空手道技术。
在屠玲佳看来,空手道的意义在于心、体、技的同步进行,而对于心的练习是放在首位的。她说,校园内推广空手道后,还让一些顽皮学生发生了可喜的改变。
“我们学校有一个比较好动的男同学,老师拿他束手无策,家长因为工作繁忙也无从管束。”为了让这名同学有更好的学习状态,屠玲佳与男孩班主任商量了一下,安排他上空手道选修课。
“其实空手道的练习和学习是相通的,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拳握不紧打拳手腕就会受伤,漏记知识点,踢腿的轨迹就会踢到练习的同伴。”让屠老师欣慰的是,这名学生学习空手道一段时间后,表现明显好转,日常上课时安静了很多,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家长高兴地告诉老师,孩子放学回到家能专注写作业了。
对于空手道进入亚运会这件事,屠玲佳倒是毫不意外:“空手道的受众面很广,而且它并不是广义上的野蛮搏斗,更多的是一种君子之拳,兼具体育刚性,艺术灵性与美学感性的综合性运动。接触空手道让我看到了它的无限可能,也希望‘求至高人格、守忠诚之道、养努力精神、重尊卑之道、戒血气之勇’的道场训可以走进千家万户。”
【来源:萧山网—萧山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