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
11月26日,国新办举行“使命在肩 奋斗有我”中外记者见面会,第16届夏季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五位优秀代表走进发布厅与媒体见面交流。
残奥会女子T11级别200米、400米金牌获得者刘翠青10岁时患眼疾失明,但在广西南宁市盲聋哑学校就读期间,老师发现她有跑步特长,于是刘翠青开始接触田径。2010年,刘翠青入选中国残疾人田径队。2013年,刘翠青和领跑员徐冬林搭档,八年来,两人靠着一条10厘米的牵引绳并肩作战,彼此陪伴,已让两人视彼此为亲人、兄妹。
残奥会女子T11级别200米、400米金牌获得者刘翠青(图片来源:国新网)
2014年韩国仁川亚残会,刘翠青、徐冬林先后在女子T11级100米、200米、400米,T11-12级4×100米接力及跳远5项比赛中获得冠军。2015年世界锦标赛获得四项 T11 级别的冠军。在第15届夏季残奥会上获得得女子400米T11级冠军。在今年举办的第16届夏季残奥会上夺得2枚金牌。
东京残奥会让刘翠青印象深刻的是参加最后一场比赛,获得冠军时,“因为我和我的领跑员都受了伤,赛前我的领跑员膝盖伤势又加重了,他只能贴着厚厚的肌贴,不能充分带我进行热身活动,我们夺冠压力很大,后面还是拼赢了,虽然只赢了千分之四秒,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场艰难的胜利。备战五年,我们就是为了国歌能奏响的那一刻,为了这一刻,我们一切的辛苦都值得了。”
本届残奥会因为疫情延迟了一年,这也意味着运动员们要多训练一年,这对于刘翠青这样的老运动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备赛期间,今年5月份,刘翠青坐骨受了伤,但因为离比赛时间很近,她不能充分休息,体力下降很厉害,刘翠青只能咬牙挺住,有时候累得呕吐,教练、领跑员都鼓励她,“我告诉自己,冬林的伤势比我重,他还能坚持训练并严格要求自己,我没有理由放弃,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我们的梦想。”
谈到如何和领跑员做到步调一致,刘翠青称,要对领跑员有一种信任感,在生活和训练中配合。“我在生活中上楼梯、下楼梯,冬林都会提醒我,他养成这种习惯,我对他有一种信任,像吃饭的时候,他也会习惯把勺子放在我手上,训练的时候,他也会细心地照顾我,这不是一朝一夕磨合出来的,要靠很长时间磨合。”
“自从接触了田径,我才知道盲人可以自由地奔跑。”刘翠青感叹,体育让她放飞了自我,以前的她走路都缩手缩脚,因为有了体育、因为有了领跑员,“他就是我的眼睛,我在奔跑的时候,风从旁边呼呼吹过的时候,我感觉像飞一样,心里面有多少郁闷都能释放出来,我喜欢奔跑的感觉。”
“体育让我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刘翠青说,“我很欣慰的是,通过我的故事激励很多盲人朋友甚至健全人朋友,让更多人来关心我们、关注我们这个残疾群体。”她还特别提到了搭档徐冬林的伤势,“如果我有愿望,我希望他的伤势尽快恢复,我们还能继续奔跑下去,继续完成我们的梦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