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冬天,几乎全国的球迷都为了天津天海是否还能留在中超吵吵个不停的时候,16支职业球队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中国足球的长河里。
天津天海解散是去年冬天最大的新闻
这个冬天,全国球迷都在为了自己的球队新赛季以什么样的名字出现在职业赛场上的时候,再一次有球队出现了退出危机。
泰州远大,2020赛季中甲第6名,最近传出了即将解散的消息,即便是足协已经朝令夕改,默许了球队异地搬迁;
河南建业,2020赛季保级组成绩最好的球队,26年如一日坚持投入,如今因为更名为洛阳龙门,也使得洛阳文旅集团入股的消息被传出;
石家庄永昌,2020赛季在经历了降级的惨痛后,再因投资方而被迫离开了球市更好的石家庄,前往河北沧州,一个足球文化并不是那么厚重的城市。
永昌队不得不放弃石家庄扎实的球迷基础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上一个冬天发生的事情,在这个更加寒冷的冬天里,仍然在发生着,不因中国足协推行了中性名而改变,也不因限薪令减少了俱乐部的投入负担而有所变化。
崭新的阳光照耀在中国足球的老路上足球寒冬,有多少支球队倒下了trong>
如果说上一个冬天的退出,是挤去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泡沫,那么这个冬天,在受疫情冲击的经济形势面前,本应该全力呵护以实现平稳过渡的职业联赛,遭到了不合时宜的政策创伤。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高投入的中超俱乐部开始节衣缩食,再加上入境防疫政策,2020赛季,中超各队失去了往日转会市场上的风光,引援以球队需要为主,而不再看中名气,如上海上港的穆伊、天津泰达的苏亚雷斯等。
泰达联赛间歇期引进的苏亚雷斯更加注重实力
经济形势变差,本就可以让各俱乐部减少投入,而不是因为一纸限薪令,各俱乐部才减少了投入。与此同时,足协再不合时宜地推出了中性名改革的命令。作为投资方,投资足球所获得冠名权是最大的名誉收益,然而因为要对标欧洲联赛而强行要求变更中性名。
我不止一次说过,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是伪职业联赛,其“伪”的地方不止是足协经常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商业足球的运营,更是因为不成熟的足球市场以及几乎没有盈利能力的足球俱乐部。
崭新的阳光照在中国足球的老路上中国足协,还是我们熟悉的味道
虽然早在10多年前,中国足协成立了中超公司,来运营中超联赛,但是各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盈利能力却是惨不忍睹,球票及球队周边收入、赞助商投入在巨额的俱乐部运营支出下显得微不足道。
中超版权卖出了天价,而俱乐部的广告收入却惨不忍睹
这种差距在中小俱乐部以及低级别联赛俱乐部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当长期入不敷出的投入没有得到足够的产出,各俱乐部自然而然就会减少投入,而不会因为足协的一纸限薪令,当然,新冠疫情的到来加快了各俱乐部减少投入的步伐。
这里插一句,因为减薪已经惹得了作为球员的劳方的不满,然而一直中性名改革砍掉了作为资方的俱乐部的名誉收益。能凭借两个动作将资方和劳方得罪遍,推行该政策的人也算是不世之奇人。
回到正题,作为职业足球俱乐部,一方面是高额的投入,另一方面是微弱的盈利能力,矛盾爆发就是一瞬间的事。但足协为了化解这个矛盾,却一刀切,采取了最激烈的方式。
因此,泰州远大在无人接手的情况下,只能破罐破摔,选择了退出;河南建业俱乐部方面在反对更名无效的情况下,接受了入股方的名字,进而触动了河南球迷的神经;石家庄永昌算是幸运的了,由于足协对异地搬迁政策的网开一面,俱乐部得以存活下来,但失去了河北省会城市的球迷基础,在沧州也是前路未知……
建业球迷抵制足协强推中性名
肉眼可见的是,2021赛季,各俱乐部会更加减少投入,球员收入锐减,难保不会因为外部的利益重新走上打假球的歪路,失去了球星效应的俱乐部,盈利能力更加式微,运营支出更加依靠投资人的输血,若是输血跟不上,难保不会变成下一个长沙金德、陕西国力……
唯有中国足协,用更名这个虚头巴脑的小事,掩盖了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即将崩塌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