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9月20日电 题:扎胎、退赛、偏航与“05后”
——从全运会看铁人三项的办赛和未来
新华社记者张泽伟 王泽
汉韵承千年,山水秀汉中。初秋的陕西汉中非常美,把第十四届全运会铁人三项的比赛放在汉江边的生态文化公园进行,可谓运动、赏景两相宜。
汉中人淳朴、热情,赛事组织也努力追求尽善尽美。但比赛中,还是发生了几件“怪事”。
17日率先进行的铁人三项男子个人决赛中,内蒙古队的张帅比完游泳快速登上自行车,但没骑多久,自行车轮胎扎了,不得不退赛。“四年一次的全运会就这样泡汤了,人生能有几个四年?”张帅觉得很倒霉。
倒霉的其实不只他一个。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个中途退赛运动员中,有四个属于扎胎。另据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秘书长陈笑然介绍,还有几位名将车胎被扎,包括四川队的韦雯和黑龙江队的陈綮,后者更是前后胎都被扎破了。
当天注册参加男子个人赛的选手一共只有37名。
“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这么高的扎胎率。这说明是赛道出现了问题。”陈笑然说。
另一件“怪事”也跟比赛场地有关。
在19日进行的铁人三项混合接力团体赛中,大部分首棒运动员在游泳比赛中都“迷失方向”,严重“偏航”。
接力团体赛的游泳距离为0.3公里,按照赛事规划路线,选手们游100多米到达江中心后,在第一个红色浮标处左拐直行,然后在第三个浮标处左拐直行上岸。或许是因为雨后汉江水流较急,或许是路线判断出了偏差,选手们在第三个浮标处并没有马上拐弯,而是偏离路线“顺流而下”,其中领游的选手偏航最多,要不是小艇上的工作人员引导其“回归正道”,最危险的事就是被冲下不远处的江堤。
偏离“航道”,不仅影响运动成绩,更威胁到选手的人身安全。
这两件“怪事”,实质反映的是赛事的组织和保障问题,这是赛事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必须承认,四年一届的全运会,其筹办牵涉方方面面的人力物力,也需要相当的专业能力和高度责任心,但比赛场地和设施安排容不得半点马虎。
陈笑然承认,选择在公园里举办铁人三项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宣传、展示汉中的美,但公园里的道路是健身步道,一方面它不走机动车,达不到公路的等级,沥青质量比较差,黏合度不够。同时,公园里的步道路面老化,赛前虽加大清扫力度,但越扫砂石越多,尤其在比赛时摩托车开道,砂石很容易卷起来。另外,铁三的自行车车胎本来就不同于一般的车胎,非常薄,非常细,更容易被扎破。
“在比赛场地的选择上,我们花了很多心思,但结果证明还有考虑得不太充分。”他说。
第三件“怪事”,还是发生在铁人三项个人决赛。据记者观察,除了因扎胎不得不中途退赛外,不少选手的退赛似乎毫无缘由。一些业内人士道出了其中的蹊跷——有的选手眼看拿不到前八名,再比赛下去“既无名利,又耗体力”,不如放弃比赛,为后面的混合接力团体赛保存实力;而有的运动队选手在赛前制定的策略就是“上去遛遛圈、熟悉熟悉赛道”。
陈笑然说,正常情况下,一场比赛如果50人参赛,4、5个人不完赛是比较正常的,要是达到10个,就说明有问题了。
“个人赛进不了前八就保后面的团体赛,这种想法不在少数,也因此造成了大量的中途退赛。这种所谓的‘战术性退赛’,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是相违背的。”在陈笑然看来,运动项目不该以金牌论英雄,否则永远摆脱不了“金牌至上”的扭曲体育观。
当然,除了“怪事”,全运会铁三赛场还是有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在首个比赛日产生的男、女两块个人金牌中,站上最高领奖台的都不是“大腕”,而是河北队李明旭、黄安琪这样的中生代;而河南队范俊杰、辽宁队贾惠雯这样的U19年龄段小将,则分获了男、女个人赛季军。夺得混合接力团体冠军的山东队阵中,更有两位“05后”选手张书涵和张玺瑞。
“老将新秀展风采,铁三赛场竞开颜。”陈笑然很自豪地说,中国铁三项目的新老交替已经完成,这也证明了近年的人才培养思路和方向是对的,是有成效的。
据介绍,上届全运会只有3、4个代表团有铁三队伍,而本届全运会已有16个代表团(不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团)有铁三队伍;注册运动员也从100余人增加到300多。
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还在着手与各省市共建铁三运动学院,探索“协会主导、高校办学、省市输送、企业注资”的人才培养道路,同时还计划在全国共建1000所铁三运动学校,扩大项目普及;另外,还与省、市合作共建铁三俱乐部,盘活社会力量,培养不同层级的运动人才。
“我对铁三运动的未来充满希望。”陈笑然说,铁三运动的发展,不是单一和片面的,而是包括项目普及、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在内的均衡、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