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体校女足选材之难:一个年龄段只有42人可选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2日电(卞立群)“这是以前祭农的地方,土壤特别好。”走在前往训练场的路上,一旁的北京先农坛体校女足教练高征向记者介绍道。

这确实是一片沃土,庄则栋、郎平、张怡宁、马龙、丁宁、滕海滨……拥有64年历史的先农坛体校,培养出很多耳熟能详的体坛名将。除了乒乓球、田径、体操等传统优势项目,女足也是这家老牌体校的招牌之一。

不过,近些年他们面临着一个头疼的问题——女足的选材愈发艰难。

老牌体校女足选材之难:一个年龄段只有42人可选

北京女足的摇篮

走在历史气息浓郁的先农坛体校里,你确实能感觉到时间积淀下的厚重感,院内各训练场中挥汗如雨的运动员们身上,似乎也有着他们前辈的影子。

地处北京南二环天坛旁边的先农坛体校在1956年成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用来培养体育人才的基地,校中的先农坛体育场更是早在1937年就已经建成,曾经是中国足坛老牌豪门北京国安队的主场,如今是北京北控女足的主场。这个许多北京球迷中的足球圣地,见证着北京足球的变迁。

北京女足是1985年组建的,建立之后就迅速成为一支劲旅,她们在1987年夺得六运会冠军,1988年至1992年,又连续5年夺得全国女足锦标赛冠军。1999年和2002年,曾两次在女超联赛登顶。

老牌体校女足选材之难:一个年龄段只有42人可选

资料图:北京女足在2019赛季比赛中。图片来源:OSports全体育图片社

30多年来,北京女足一脉相承,也算是女超联赛中为数不多的老牌球队之一,拥有着独特的底蕴,成绩也始终保持在国内前列。

据介绍,先农坛体校已经为中国女足输送过30多名优秀国脚。那支在1996年获得奥运会亚军的“铿锵玫瑰”中,北京队队员是中坚力量,时任国家队主帅马元安也出自这里。先农坛体校不仅是北京女足的摇篮,更是女足国家队重要的球员输送地之一。

先农坛体校现在共有3支女足队伍,除了北京女足一线队,还有U16和U14两支梯队,一共有87名女足球员。每支队伍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一线队正备战新赛季女超联赛和明年的全运会,U16队伍正在备战所属年龄段的联赛以及明年全运会女足青年组的比赛,U14梯队则是北京女足的重要后备力量。

老牌体校女足选材之难:一个年龄段只有42人可选

先农坛体校女足U16梯队在训练中。供图

“42个孩子里选28人”

然而,即便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传承,先农坛体校却依然需要直面选材面日益收窄的难题。“我们之前有一支U18队伍,在今年5月份解散了。有的队员升入一队,有的进入学校,分流了。”先农坛体校景校长介绍道。

这在该校女足青训体系中是再正常不过的“新陈代谢”,但在近些年里,这个过程已经愈发艰难。

前女足国脚古雅沙也持类似观点:“我当时选择走足球这条路一方面是喜欢,另一方面是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是那么好,家里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出路。但是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可能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风吹日晒,吃这份苦。而且不一定能踢出来,光凭一个喜好,其实还是很难。”

而选材难不光存在于北京女足中,放眼全国,这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个月前,中国足协曾公布了一组关于女足青训的数据,目前全国女足青训系统中的在训球员有2995人,这一数字并不算多,但相比两年前的1356人,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

老牌体校女足选材之难:一个年龄段只有42人可选

女足青训球员数从2018年的1356人增加到如今的2995人。

踢女足真的没出路?

此前记者曾实地走访过几家位于北京的青训机构,其中不乏一些踢球的女孩,有些孩子也展现出一定的天赋。

当询问是否愿意把孩子送上职业足球这条路时,多数家长表示只是想把足球当做孩子的爱好来培养,在玩中强身健体,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团队精神,但并不愿意让孩子成为足球运动员。上升通道窄、太辛苦、不看好足球行业发展是其中的几大原因。

客观来说,无论是读书还是走体育这条路,在竞争中总会有优胜劣汰,但女孩选择职业足球,真的如一些人想象中的那么“没出息”吗?

老牌体校女足选材之难:一个年龄段只有42人可选

资料图:先农坛体校U16梯队在比赛中。供图

曹润芝是北京女足U16队中的主力后卫。回想起走上女足这条路,她回忆道:“当时老师问谁想去足球班,当时其实还不知道足球是什么,就想着锻炼身体,就举手了,踢起来感觉还不错,后来就被体校的教练选上了。”

曹润芝说,家长支持她走这条路,虽然也曾担心过考大学的问题,但最终也选择了支持。不过走到现在,考大学这个顾虑似乎并没有当时想象中的那么棘手。

老牌体校女足选材之难:一个年龄段只有42人可选

资料图:北京女足U16梯队在比赛中。供图

据教练高征介绍,先农坛体校虽然是培养体育人才,但对文化教育一直非常重视。他所带的这批孩子每周一和周四上午、周二和周三晚上都会学习文化课。在训练中,高征也会经常用英语跟队员们交流,鼓励她们出去报班学习英语。如果学习和训练时间冲突了,高征也会让她们先去学习,然后选择另外的时间去弥补训练时间的缺失。

“今年我们队有三个主力考大学,她们报的是北体大。以特招生身份考的话,足球分占70%。其实女孩踢球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踢得好可以打女超,再好一点进入国家队。如果没踢出来也有很多选择,可以当教练,可以去当裁判,有了大学文凭之后也可以去做体育记者等等,完全可以百花齐放。”

老牌体校女足选材之难:一个年龄段只有42人可选

先农坛女足U16梯队在训练中。供图

对于一些家长送孩子走专业道路的排斥,高征认为:“送孩子踢球可能一开始不太好接受,心理障碍很难破除,但真正进来以后,路还是很宽的。而且踢球的女孩比男孩少很多,竞争小一些,所以女足的成材率会比男足高,我这支队伍里能有将近一半可以踢出来。”

据先农坛体校景校长介绍,在今年5月份解散的U18梯队中,只有4人没有找到出路,还要在明年继续考大学,剩下的球员大多已经升入一队或者进入大学学习。

老牌体校女足选材之难:一个年龄段只有42人可选

先农坛体校女足U16梯队在训练中。供图

球员一代不如一代?

近些年,中国女足的成绩出现一定的下滑趋势。与1996年奥运会上和1999年世界杯上连获亚军的那支“铿锵玫瑰”相比,现阶段女足取得的成就更是无法相提并论,因此“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也出现在了女足运动中。

但对于这类观点,无论是北京女足一线队主帅于允还是梯队教练高征都表示不认同。

在于允看来,现在国内女足球员的水平肯定比以前强。“世界足球是发展的,以前的攻防理念、节奏和速度跟现在没什么可比性。我们的竞技水平还是有提高的,思想意识也有变化和进步,但可能我们的进步速度还不够快,没赶上世界的进度。”

高征则表示:“肯定是一代更比一代强,要用原来的人踢现在的比赛,那是不可能的。现在比赛是越来越快,人球结合的速度和比赛强度非常高。以前我们女足厉害是因为其他国家不重视,我们又恰好有一批不错的球员。后来其他国家重视了,我们的优势就没那么明显了。”

老牌体校女足选材之难:一个年龄段只有42人可选

经过4年打磨,先农坛体校女足U16梯队已经初步开花结果。卞立群 摄

不过,选材面窄确实成了制约女足发展的一大因素。在高征看来,选材占据了一个队的成功的50%,选材面过于狭窄是天生的短板,只能去尽量缩小差距。

于允认为,女足还需要转变思路,要和男足一样让大家参与进来,让大家都喜欢这项运动之后再看谁适合走职业这条路,同时也要铺好上升通道。“现在一些方面的衔接还不是特别顺畅,还是要在政策上‘扶贫’,让社会上更多层面关注女足,给球员更多在社会上生存的途径,鼓励更多女孩参与到这项运动中。”(完)

老牌体校女足选材之难:一个年龄段只有42人可选


老牌体校女足选材之难:一个年龄段只有42人可选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949 字。

转载请注明: 老牌体校女足选材之难:一个年龄段只有42人可选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