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经历了200年城市化,足球发展是伴随社区营造历史。
俱乐部之所以叫俱乐部是因为,原本就是社区内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成立的,社区比赛带来的是社区认同的幸福感。
所以俱乐部≠企业,当地人认为俱乐部是本土球员和球迷的,而并不是老板的。
这点很重要,这种归属感和参与感是足球运动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绝大多数所谓球迷就是偶尔踢球,平时不看球,球员也不认识。有重大比赛跟风看几眼。但非比赛相关的重大事件,大部分球迷态度就是关我屁事。电视上某可乐的广告相信大家都看过吧,一家人男女老少穿着球衣,脸上画着队标一起看球。实际上在中国出现这种看球的氛围几乎不可能,而在国外早已是家常便饭。某可乐正是错估了形势,单纯地找了几个国人来扮演国外的场景,而这其实是一个误会。
如果按照欧洲球迷的标准,要求数十年坚持花钱看比赛,一直买周边,积极参与球队活动,符合这个标准的球迷少得可怜。
这也是为啥中国足球给人感觉红红火火,球迷众多的原因。可一到统计营收数据的时候,结果往往惨不忍睹。球队也不指望从球迷那扣出钱来,所以也没必要尊重球迷的意见。
国内的体育产业就没做起来,就以足球为例,大企业投资足球纯粹是打广告或者便宜拿地。恒大苏宁特别明显,区别是恒大大手笔大回报,苏宁大投入却把自己带沟里去了。
一言以蔽之,国内的球迷不是衣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