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冰新一代”这样服务冬奥:“青春在冰雪中炽热”

北大“冰新一代”这样服务冬奥:“青春在冰雪中炽热”

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游泳中心的志愿者。北京大学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通讯员 苏晖阳 何佳倍 秦若琳

“在最好的年纪遇上这场冰雪的盛会,在祖国日益昌盛的时代展现大国青年的风貌,我必将同万千志愿者一起努力在工作中勤勉尽责,不负众望。”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2021级硕士生韩沛恩道出了“冰新一代”的心声。

据了解,北京大学共有630名志愿者、57名赛事实习生、15名开幕式演出人员和902名医疗保障人员共同服务冬奥。他们从北大出发,奔向广阔的奥运天地,雕刻“冰新一代”的澄澈名片。

北大冬奥志愿者中,近六成都是“00后”一代。而在北大“冰新一代”的队伍里,有一群来自异国他乡的“冰燕”。

北大“冰新一代”这样服务冬奥:“青春在冰雪中炽热”

福川美希晚班上岗时和鸟巢的合影。北京大学供图

走进变身为“冰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对于来自日本的北京大学2020级本科生福川美希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自9岁便来到中国,福川美希十分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工作增进两国民众的沟通与交流。热爱传媒的她也会时常拍摄、剪辑并发布有关中国美食的小视频。

“志愿者是冬奥圆满举办不可缺少的群体,代表的是中国形象,我非很荣幸能通过参与冬奥为中国乃至国际大事做一份贡献。”她激动地说道。

北大“冰新一代”服务于冰立方、兴奋剂检测中心等8个场馆,在冬奥会开幕式结束后,兴奋剂检测中心夜班志愿者登上了上岗的班车,当经过鸟巢时刚好与开幕式散场的车辆隔路相望,班车上的赵泽华默默地说道,“你们辛苦了,轮到我们上岗了!”

据了解,北京大学2020级本科生赵泽华在兴奋剂检测中心的工作岗位是样品室,他主要负责血样接收和生物护照检测工作。

兴奋剂检测中心是少有的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场馆,分为早、晚、夜三班。赛内样品采集多在下午和晚上进行,导致样品室总是在凌晨迎来工作量的高峰,最多时一夜会收到几十份包裹、上百份样品。

作为中队长的赵泽华也主动申请夜班,在持续两个月中每晚12点到次日9点出现在兴奋剂实验室,为冬奥志愿服务做好“守夜人”。

“兴奋剂检测流程复杂,一定有概率出错。而我们,就是依靠严谨和专业,来战胜这些危险的概率。”赵泽华表示,最纯洁的冰雪将由兴奋剂检测中心的志愿者们来共同守护。

北大“冰新一代”这样服务冬奥:“青春在冰雪中炽热”

陈浩煌进行观众引导志愿服务。北京大学供图

凌晨6点半,赛事服务领域、场馆运行领域等最早一班的志愿者也从驻地出发,披着未散的星光前往岗位。

“体育竞技比赛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观众,运动员在比赛期间是希望得到观众的反馈和鼓励,服务好观众,也是服务好赛事。”守候在观众入口和出口处,担任赛事服务助理的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陈浩煌会热切地与每一位观众问好,并挥手告别。

“冬奥志愿者是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一环。”来自中国香港的北京大学2018级本科生李嘉馨表示,她在冰立方担任礼宾服务的志愿者,参与了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国际奥委会成员、各国奥委会成员、代表团等嘉宾接待工作。

在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交流结束后,巴赫还表达了对礼宾志愿者们的赞赏。“被认可是工作时的一个快乐的点。”

详实的文字承载着鲜活的历史,奥运背后普通人的脸谱也逐渐绘声绘色。有一群特殊的同学,既参与冬奥服务工作,也是北京大学第三十届“挑战杯”系列赛事“特别贡献奖”课题——“北京大学冬奥会志愿者口述史研究”的研究者。

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采访调研形式,三个研究小组的口述史研究范围涵盖了两地三赛区,涉及9个场馆,囊括了闭环内外多个领域的志愿者,收集了大量的珍贵影像和实物资料。

“任务当然是有挑战性的。但步伐也必须是向前、再向前!”回忆起研究过程,北京大学2020级研究生屈文鑫感慨道。

这个冬天注定是难忘的。“多年以后,我可能会忘记在某一年的春节做了什么事,但永远不会忘记2022年的春节,我是一名冬奥志愿者。” 陈浩煌说道。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568 字。

转载请注明: 北大“冰新一代”这样服务冬奥:“青春在冰雪中炽热”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