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的竞技精神曾经一度鼓舞了所有中国人的奋发向上,巅峰时期的中国女排,曾经连续夺得五枚金牌,使中国成为世界排球历史上第一个夺得五连冠的国家,自那时候起,排球运动走入“中国时代”。
而作为一手缔造这个传奇的女排队员,如今仍然还执教于一线排球训练的只剩下一个郎平,而她也是所有女排队员中知名度最高的一位。
不过,提到郎平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位排球女将,就是素来有“独臂将军”之称的陈招娣,作为缔造中国女排“五连冠”传奇的其中一人,她见证了中国女排的崛起和荣耀,也为中国女排奉献了一生。
直至她临终,仍然对中国排球运动的后续发展念念不忘,也正因为如此,她的精神触动了郎平,这才使得后来郎平冒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回国复出。
女排将军陈招娣
2013年4月1日下午三点,“排球将军”陈招娣因病离世,享年58岁,而在她临终前,与曾经的队友郎平的一次对话也成为了无数人心中,郎平能够回国执教的诱因之一。
这个为中国女排事业奋斗了一生的“独臂将军”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惦念的都是中国女排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当时谁也不知道她们二人究竟聊了一些什么。
直到五年后,郎平在接受一次采访时,才终于透露,当年她回国探望昔日队友,看见了在病床上已经无比虚弱的陈招娣,当时的陈招娣似乎心中早已有所感,她并未与郎平过多地谈论自己的病情,相反则是拉着郎平的手,跟她一起讨论新女排的训练战术。
这也让郎平大为触动,彼时中国女排在经历了“五连冠”辉煌之后,随着主力队员的接连退役,已经开始有了走下坡路的趋势,然而即使如此,陈招娣依然从未放弃过。
郎平坦言,正是陈招娣,才让犹豫回国执教的她终于坚定了最后一个念头,她说:“在中国女排最需要人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做出点牺牲?”
可以说,陈招娣的病逝,给老一代排球运动员们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也让国人不得不重新回顾这位“排球将军”的过去,她的一生为何全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排球事业?
天赋不够,努力来凑
相较于有“铁榔头”之称郎平,陈招娣的排球之路走得更为艰辛。
陈招娣学习排球是从高中开始,因为太过热爱,所以她决定前往北京系统地学习排球,尽管这个做法当时并未得到父母的理解,但是在她的坚持下,父母还是选择了支持。
就这样,陈招娣来到了北京体育学院,她本以为到了这里就是她大展拳脚的时候了,然而令陈招娣没有想到的是,在她进行了不到一个月的训练之后,教练对她作出了“没什么天赋,也没什么基础”的评价。
众所周知,竞技体育在很多情况下,天赋几乎能够决定你未来能走多远,因此,在听到教练这样的评价后,可想而知,陈招娣的心中有多难受。
然而,这样的打击并没有磨灭陈招娣对排球的热爱,相反,为了达到大家的标准,她开始更努力地要求自己,每天在完成教练所布置的练习功课后,她还额外给自己定制专门的训练计划。
在体育馆里,和她一起练习的同学们最能听到陈招娣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一句“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这样的话。
那段时日里,无论是一起训练的队友,还是教练,亦或是体育馆负责开门关门的大爷,他们都记住了那个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姑娘,她将自己全部的时间都用在训练上,仿佛是要把自己欠缺的那些基础全部补回来才够。
渐渐地,就连曾经不看好她的教练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叫陈招娣的小姑娘,身上有着一股同龄人没有的执着,而这种执着恰恰是竞技体育中最需要的精神。
就这样,在陈招娣夜以继日地训练下,终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她终于开始在一众队友中崭露头角,而在学院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知道,有一个打排球的姑娘,叫陈招娣,她训练起来不要命。
参军入伍,“女排将军”的启程之路
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了将近半年的训练之后,陈招娣的训练有了显著的效果,从开始队里的拖后腿角色逐渐成长为主力队员,她只用了短短的半年时间。
就在她的技术已经得到了教练认可的时候,她选择了参军,加入了声名赫赫的“八一队”。
或许,从那个时候起,这个看上去身体单薄的小姑娘就已经自己规划好了今后的人生道路。
加入“八一队”的陈招娣依然秉承着她在学院里时自己给自己定制的训练强度,尽管这时候她的排球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她却依然每天保持每天颠两千个球的习惯。
就这样,因为表现出色,稳扎稳打,两年后,陈招娣被当时的女排国家队教练袁伟民选中,正式成为中国女排国家队的一员。
入队之后的陈招娣担任了队中二传和接应的位置,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队里的主力队员之一,教练袁伟民曾经多次说过,在当时的国家队里,陈招娣是最让他放心的一个。
袁伟民
这样的评价连后来的“铁榔头”郎平也未曾得到过,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多年的艰苦训练为陈招娣铺设了一条通天大道,即使是与从小训练的运动员相比,她也不欠缺什么。
1981年11月16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打败东道主日本队成功获得中国女排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
其中在那一群排球女将中,除了郎平声名显赫,还有一个打球不要命的“拼命三郎”陈招娣也成为了国人津津乐道的排球女神。
自此,中国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排球时代”,陈招娣也成为了这场传奇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在此后的多场比赛中,郎平,陈招娣,陈亚琼等排球健儿纷纷大展拳脚,她们为中国夺得了一枚又一枚的金牌,成为了无数中华儿女向往的榜样。
陈招娣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站在领奖台上,看着五星国旗慢慢升起,听着国歌响遍赛场的时候,我比任何时候都高兴。”
或许,这是每个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一生的向往,这种满足感与荣誉感是我们无论拥有多少财富都无法获得的。
然而,鲜花与掌声向来与荆棘与质疑并肩而行,国人能够看到的是赛场上排球健儿们的意气风发,看不到的是他们连年训练遗留下来的创伤。
伴随着一个又一个荣誉的,是郎平陈招娣等人因为积年累月的创伤而不得选择退役的结果,其中最为出名的一个故事,就是她曾经单手参加全运会的故事。
1978年八一队打全国联赛时,陈招娣左臂因为桡骨碎裂受伤,尽管后来接受了治疗,却也落下了时常疼痛的毛病,然而在次年,日本女排访华时,在进行中日友好塞上,再次被日本队员打中受伤的部队,又造成了左臂桡骨粉碎性骨折。
这让女排队上下都非常担心,毕竟此时距离那一届全运会仅有两个月的时间,然而谁也想不到的是,尽管左臂受伤严重,陈招娣依然跟随队伍一起参加日常的训练。
并且就在两个月的全运会上,以左臂用绷带吊住胳膊的姿态出战赛场,尽管伤痛难免,她却仍然选择了坚持,并且在最后仍然打出了不俗的成绩,也因为如此,后来很多球迷都称她为“独臂将军”。
在随后的几年里,中国排球拿下了世界大大小小的冠军奖牌,陈招娣也终于实现了她少年时期的冠军梦想。
然而在这梦想得以圆满的背后,是她每日每夜都被疼痛折磨得难以入眠的代价。
众所周知,当年郎平因为在比赛中风格勇猛,打球不要命的原因造成了身体上多处的创伤,最后不得已选择退役,而后又远赴美国治病。
而素来有“拼命三郎”之称的陈招娣当然也不例外,因为训练强度大,赛场上多次受伤,伤后又得不到充分休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陈招娣也落下了一身毛病。
1986年,陈招娣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选择退役,但是,她虽然不再作为女排运动员参加比赛,却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继续支持自己热爱的排球事业。
退役后的陈招娣担任了中国女排教练,开始指导更多地和她一样拥有冠军梦的女排运动员如何更好地打好排球。
或许在她身上,所有人都能清楚地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女排精神。
帮助王治郅回国
陈招娣虽然最热爱的还是自己的排球事业,然而在她担任总政部文体局局长后,就开始将目光扩大到中国的整个竞技体育的领域,任何能够为中国体坛做贡献的事情,几乎很多都有她的身影。
其中,王治郅的顺利回国就离不开陈招娣的从中斡旋帮助。
王治郅
王治郅作为首位登录NBA的中国人,他的身上寄予了国人非常高的期望,然而就在国家队要求王治郅回国参加训练并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参加比赛的关键时期,他却因为种种原因滞留美国。
而这件事也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最让人诟病的一点,然而就在这样关键的时刻,陈招娣作为当时的总政部文体局局长,她亲自联系了王治郅的父母,委托他们向王治郅表达国家希望他能回国为国争光的希望,并且还向王治郅保证,前情如何,国家一概不追究,只要他能回来。
除此之外,为了促使王治郅能够毫无负担地回国参加比赛,陈招娣在所有公共场合几乎都没有对王治郅的“不归门”有过一句评价,可以说,她尽可能地为王治郅顺利回国扫清了一切障碍。
结果可想而知,2006年,王治郅终于回国,彼时,姚明因伤退役,王治郅从他手中接过了中国男篮这面大旗,最终率领中国男篮再次斩获又一个世界冠军。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陈招娣的竭力疏通,才有了后来王治郅能够心无压力地为国争光。
除此之外,陈招娣还在其他各个项目上都为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6年,陈招娣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女排运动员中的第一位名副其实的将军,她曾说过,自己有两个愿望,一个是打排球能够拿冠军,另一个就是当兵能当将军,而就在她51岁这一年,她终于完成了她人生中的两个愿望。
临终扔惦念中国女排的发展
2013年2月,陈招娣被检查出罹患癌症,随即便接受了住院治疗,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月,她的病情就迅速恶化,最终于4月1日下午三点抢救无效而不幸离世。
然而,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念念不忘的还是自己曾经最热爱的排球,彼时,中国女排因为多位主力队员的因伤退役造成了“青黄不接”的后果,中国女排一度落入低潮,陈招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是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心中所想的也是中国女排的未来发展。
而此时,女排协会内部已经有声音提出,希望能够邀请身处美国的郎平回国担任教练,再次带领女排运动员们重振往日荣光,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这个建议却一直未能成形。
直到陈招娣因病住院,远在美国的郎平回国探望,她看着昔日一起在赛场上共同进退的队友,泪如雨下,陈招娣拉着郎平的手,一起回忆了当年她们一起打排球的美好岁月。
除此之外,她还将自己担任女排教练时发现的问题一一与郎平进行交流,最后还千叮咛万嘱咐希望郎平能够继续为中国女排发光发热。
彼时的郎平因为早年遗留下来的创伤身体情况已经大不如前,她本想将自己今后的时间用在陪伴家人身上,然而陈招娣的话却似乎给了她另一种触动。
或许是陈招娣对中国女排的热爱感染了郎平,又或许是郎平从未放下过中国女排,在陈招娣离世后,郎平答应了中国国家队的邀请,回国来担任女排教练。
也就在郎平执教中国女排的第二年,就带领中国女排夺得了世锦赛第二名,冥冥之中也算有陈招娣的一份希冀在吧。
陈招娣离世后,家人朋友为她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在她的葬礼上,除了家人朋友,还有曾经的队友,郎平,孙晋芳,郑海霞等人都来参加了她的追悼仪式。
大家看着正前方陈招娣的黑白照片纷纷泣不成声,曾经名扬海外的传奇女排队,终于在时隔多年后再一次聚到了一起,然而,谁都没想到,这一次团聚,竟然是为了送陈招娣最后一程。
追悼会上,无数从远方赶来的球迷一个又一个地走上前来送陈招娣最后一程,在所有人心中,她永远是那个在球场上意气风发的“女排将军”!
陈招娣作为亲眼见证了中国女排创造传奇历史的运动员之一,她的信仰几乎和女排精神紧密相连,顽强战斗,勇敢拼搏,永远向前,陈招娣离开了,但是女排精神却永远留了下来,成为了中国体育永远的精神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