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霄鹏能从鲁能主教练的位置上下来,的确有些出人意料,但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往往都是势在必然,这一点看看鲁能公告的最后一段就能可见一斑,公告称:将始终以加强本土教练的选育、俱乐部管理人才的培养,青训建设为抓手,矢志不移加大中国足球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中国足球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说明白了就是一个李霄鹏倒下去,还有千千万万个李霄鹏站起来,在培养本土教练的道路上,鲁能要一口气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现在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所以说在李霄鹏下课的问题上,首先是李霄鹏自己犯了一个错误。鲁能可能是愿意跟随足协的号召培养本土教练。但是这个教练的选择并非唯一,李霄鹏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并不是那个唯一,但是他认为他是唯一,从他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侃侃而谈自己是董事会重点培养对象的时候,就能看出他把自己当成了唯一。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政策可以不变,但是人选可以随时变化,因为人选多得是。没有李霄鹏可以有郝伟,这样的道具还会有很多,还有韩鹏还有周海滨,还有刘金东等等。
如果说李霄鹏犯的是认识上的错误,那么鲁能就是方向性的错误,从归化德尔加多就能看出,鲁能一直都是紧跟足协改革的步伐,虽然被足协玩得团团转,冤枉钱花了一大把,最终落得一身骚。但是这都没有改变鲁能和足协穿一条裤子的决心和勇气,有一点你虐我千万遍我待你如初恋的感觉。足协号召培养国产教练,看看从国安到恒大再到上港,谁都没有理会,倒是鲁能立马响应,把李霄鹏推上了前台,其实鲁能根本没有考虑好到底要在哪一方面做出贡献,就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老话说得好:一手难捂俩雀。要不就是重点培养球员,要不就是重点培养教练,而从鲁能的实际情况看,它更适合培养球员,而不是教练。或者说用鲁能这样的俱乐部培养教练有点糟践好东西,浪费好资源。
大家都说鲁能是中超青训最好的球队之一,是为整个联盟输血的主要球队,球员培养可以说是人才辈出,从第一名广州恒大到最后一名天津泰达,许多球队都有鲁能青训的身影。还有的是骨干力量。更有韦世豪这样的声名鹊起的年轻才俊。那么俱乐部留队的年轻球员都是鲁能青训的佼佼者,这应该不是问题,这些佼佼者是用来培养成足球场上的精英还是用来给可能的精英教练当练手的材料呢?这就成了问题。培养年轻教练就要牺牲一定的成绩,就要牺牲一定的年轻球员的成长,这是一个必然的代价。而这个代价对于鲁能来说有些沉重。
首先,当下中超各球队真正做青训的球队并不多,像鲁能这个样铺开规模的更是少之又少,可以说是是为数不多的中超输血站之一,但是鲁能成为了中超输血站,但是并没有成为国足输血站,从里皮到李铁,鲁能青训在国脚的输送上一直都比较尴尬,看看如今的国家队,还有几人能在国家队站稳脚跟?刘彬彬吴兴涵没有,刘洋没有,如今已经到了郭田雨这一代,能否站稳脚跟还需时日。我们再看看现在如日中天的韦世豪,可以想象得到如果他没有当初的“叛逃”,那么他在鲁能能否踢出来呢?这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从鲁能算起,到上港再到国安,最终也只是在恒大生根开花而已。本赛季以鲁能的青训体系为基础来看,U23登场时间全联盟倒数第二这似乎更能说明问题,年轻球员成长的机会还有多少?
其次从需求角度来说,中国足球当下到底是需要精英教练还是需要精英球员?很显然是球员,多少大牌教练在中国足球上折戟沉沙,不是因为人家不是好大厨,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好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里皮留给中国足球的是什么?不是冲击世界杯的半拉子工程,而是打开了归化的大门,为什么?不就是想找到更好的食材做顿大餐吗?可惜最终还是气走了,原因还是中国这些街溜子球员。
第三退一万步讲,鲁能在中超也算是豪门球队,虽然这些年有些落魄,但是也不是完全苟活的球队,肯定还是有自己对成绩的要求,这也是球迷最基本的诉求,不可能为了培养一个前途未知的教练而放弃对所有成绩的追求,一年行,两年行,三年可能就太长远了,本赛季鲁能的目标是联赛前三名,目前看困难有多大一目了然。也就是说三年时间四大皆空,其实离冠军曾经是那么近。这就是培养教练的代价之一,面对这种代价鲁能还有多少耐心呢?
其实说白了,鲁能培养年轻教练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目前看做法是完全错误的,一方面是舍本逐末,忽视年轻球员的培养。另一方面对年轻教练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走的是彻底的形式主义,看着是两条腿走路的繁荣,最终却是寸步难行的颓废。李霄鹏下课原罪也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