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英国伦敦,是有着英俊长相的中英混血儿;他是马术领域内公认的天才;他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正式亮相的中国骑士,见证并推动了马术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他是华天,中国马术第一人。
前天下午,上海市体育发展基金会体育文化专项基金成立暨“华天·人马一心”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在体育大厦举行。作为项目发起人,华天在活动现场用毛笔书写了“人马一心”书法长卷。帅气的外表下始终有一颗拳拳爱国心,对话这位“人马一心”的马术王子,我们聊起了他这些年的故事……
不再孤独的华骑手
当华天在13年前说出“我希望参加10届奥运会”的豪言壮语时,这位当时还稚气未脱的混血少年注定将成为中国奥运史上特别的存在。
华天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英国人。华天四岁的时候就开始上马术课,成为一名小小骑手,并在马术运动中展露出过人天赋。
2008年,18岁的华天创造了历史,成为北京奥运马术项目的中国“独苗”;8年之后,里约奥运会上,华天依旧是媒体笔下“最孤独的奥运选手”,但他再次改写历史,获得中国马术骑手在奥运赛场的最好成绩。而在几个月前的东京奥运会上,当第三次奥运之旅来临时,华天终于等到了一个团队一起参赛——在这个被欧洲强队主导的项目中,中国队首次获得团体赛参赛资格。
“北京和里约我都是一个人,我那个时候看到别的国家的队员们一起坐车、一起训练、一起去马房……虽然我不会感到孤独,但我还是会想,我是不是错过了奥运会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一次,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更完整的奥运体验。” 三位中国骑手中除了华天,孙华东、包英凤都是奥运会新人,一路对两位队友照顾备至,在华天看来,这是中国马术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从北京到东京,如今回头看自己的两次奥运之旅,华天表示,能感觉得到十多年来的成长与改变。“我的个人成绩从第一天的第三名慢慢下滑到最终的第25。这个过程其实给了我信心:我是有能力获得奖牌的。但最后的结果也说明,我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谈及明年即将到来的亚运会,华天充满期待,“北京奥运会的马术项目是在中国香港进行的,杭州亚运会将是我第一次在中国大陆进行比赛,对此我非常兴奋。” 经历了上一届雅加达亚运会的铜牌之后,华天如今更期待骑着爱驹巧克力,向着更高领奖台冲击。
马语课代表华老师
活动现场,华天最开心的时刻或许是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变身“华老师”,他为台下慕名而来的十多位小骑手上了一节生动的“马语课”。
怎样和马儿“握手”?如何最快分辨一匹马?你知道马儿开心时是怎么样的?……一连串的问题从华天口中抛出,配合动画形式的讲解让现场的孩子听得目不转睛。
华天对孩子的耐心或许来自于其孩童时代的感触。“我的父母、学校教育以及马匹影响了我99%的性格形成。”在华天看来,从儿时在北京石景山马术俱乐部骑马至今,他在和马匹的相处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其实也是华天希望在中国推广马术的原因——将马术运动背后的文化和精神传递给更多的青少年,他希望孩子们能在正确理解和对待竞技体育的胜负以外,还能够学会协作、尊重和包容。
在华天眼中,“骑士精神”不是说多么高贵、精英,它的核心价值是同理心、尊重和责任感,这也是马术运动中人和马的互动准则。“我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小朋友,甚至是家庭开始去了解和学习马术,其实学习马术不一定要成为这项运动金字塔顶端的那部分,重要的是去了解一种文化。对于孩子,从小能学习这个,将对一生受益匪浅。”
北京奥运会时马背上的翩翩少年,如今已经三十而立。以圈内人身份感受中国马术这十多年来的发展,华天感觉美妙非凡,而他还有巨大的梦想和热情要为中国马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华天·人马一心”公益项目将推出“马语学前班”课程,采取公开课的形式进入上海市的各个中小学,面向社会招募学员参加马术和马文化交流体验活动。同时还将制作“马语课代表”小视频,通过更多小骑士传播马术及马术文化。
在华天看来,马术运动不仅仅是骑术的竞技,还是骑士与马默契与配合的考验,而马房管理工作是培养这种默契与配合的最佳途径。由此“人马一心”还将推出专门的马房管理线上大赛,让更多的人了解马背下世界。
始终不变的中华心
这些年,华天的普通话里还有浓浓的伦敦腔,但他一直在努力学习中文。昨天,面对记者镜头,尽管他回答依然会用英语侃侃而谈,但对于记者的中文提问他理解全无障碍。私下闲聊,他有些不好意思的透露,自己其实早已能用中文与人沟通,“但我的中文水平比起小时候退步的很多,10岁之前,我还能背古诗呢!”
始终用一种明显的中国符号装扮自己,这些从华天这么多年爱驹的名字上就能看的出。“武松”“孙悟空”“忽必烈”“木兰”……他坦言,直至今日,到了春节,他还会在自己的马房上贴上春联,并以适当的仪式感标注出这个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比如在马房来一个聚餐,或是去曼彻斯特的中国城感受气氛。他会努力给团队介绍中国文化,比如“让他们尝尝鸡爪子”。
华天的英国朋友都喜欢称他为“China”。“最早是我的一位马工看我一直在努力学习中国文化,然后就叫我Prince China(中国王子),之后身边的人都这么叫我。”谈起这个昵称的由来,华天自己都忍俊不禁,“后来大家就慢慢用了简称,也就习惯叫我China了。”
在马术装备上印满“中国”和中国国旗,或是受到爷爷的熏陶,华天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他放弃了英国国籍,选择代表中国参赛。他将2008年的参赛称之为“童话”,时至今日,谈起时依然带着些许兴奋,“我觉得自己非常非常有中国特质,我就是中国人,当时的我因可以为中国而战感到自豪。直至现在,我也一直以自己是中国选手而自豪。”
记者手记:归化第一人
曾经,华天是中国奥运代表团里最特别的一员——不同于别人的口音、极具辨识度的外貌以及不同于别人的身份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算是中国选手中的“归化第一人”。而或许也正因为他的成功典范,在之后的十几年间,越来越多的“华天”在各个项目中开始崭露头角。东京奥运赛场上,昔日田坛名宿郑凤荣的孙女郑妮娜力创造历史。而在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混血美女谷爱凌已是中国军团里的“夺冠大热”。
见证中国体育的开放,华天曾坦言,“有越来越多人愿意从世界各地回到中国,这一点不令人惊讶。”华天也期待着有更多像他这样的中国运动员出现,“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的事情。”
1850年,中国第一片标准赛马场在上海建成;2014年,环球马术冠军赛落户上海。上海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马术运动的发源和发展。每次来上海,华天都特别有感触,“上海是中国马术发展的潮头,中国的快速发展,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影响力。”
“归化”高水平运动员,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少见,归根原因,是“机会”二字——一个地方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发展前景,才有“归化”的本钱。
越来越多的华裔运动员选择代表中国征战国际赛事,体现了内心对于祖国的强烈认同感——因为祖国强大了,这些有“中国根”的年轻人都愿意来报效自己的祖国。对那些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才来说,眼前的“中国机会”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强大的吸引力。可以想见,在中国深度开放的背景下,将来必将会有更多华天似的人才,来到这片热土追逐梦想,贡献力量。
撰文:新民晚报记者 厉苒苒
编辑:陆玮鑫
原创视频摄制:厉苒苒、李铭珅、李永生
图片: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