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掉周身力,方入形意门

拳实际上无内外家之分,能把丹田气养出来,就是内家拳,否则就是外家拳。对形意拳的练习,初期并不了解其中真意,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犯心中努力的弊病,如盼望着一千个劈拳尽快打完,其结果造成了身体及内心不能松弛有秩,阻碍了气血的运行,练完有劳累和嗜睡感。

卸掉周身力,方入形意门

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练习,结合师门前辈的教诲,逐渐认识到了形意拳的内涵无非是内气中和,舍此不过是形式及皮毛而已。于是练拳风格起到了颠覆以往的变化。形意拳练习之道,在于肩胯松开,如此才能形成熊膀(两肩下垂),龙身(三折之势),在站三体式时才能符合规矩,做到松胯,塌腰,含胸,扣肩。

如此站三体式才能达到周身肌肉挂在骨骼上(骨肉分离),如此站下去,气血涌动,呼吸深长,丹田之气充实如注,两手膨胀异常。三体式达到了以上境界,在劈拳练习中只要稍稍放松身心,瞬间即周身融合,气血通畅,舒适无比,此时便是周身之力(肌肉力,即后天血气之力,拙力)便是卸空了。练到这一步才能白什么是祛除拙力,什么是内家真旨!

当你把周身之力卸掉以后,自然气沉丹田,之后行拳全靠胯部主导,胯部以上不用一丝一毫的肌肉力量,上肢动作轻柔,而足下沉实有力,

拳术养气之道,绝不在于如何刻苦,如何磨练意志。而在于找到感觉,顺着这个感觉去慢慢的体验,逐渐积蓄丹田之气,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产生急躁,更不能一曝十寒,也就是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如此内气必定可以积蓄圆满。

以三体式为例,它绝不是耗腿力的方式,而是以腰腹自然松弛,身体自然和顺,呼吸神气自然顺畅为主。如果说三体式站着别扭,就不能勉强站下去,否则拙力会越来越重,属于南辕北辙,白白浪费时日。劈拳练习也是如此,首先动作要自然,手臂自肩部放开,招式要横平竖直,如写楷书一般。练习过程中神意不能外泄,必须眼神专注于前手,呼吸不能有一丝牵强,要把气息放松到腹部,心中不能用一丝力。如此气血方可融合,腹腔内温暖之感日盛,最终能使得周身精气膨胀,有如充实的气球一般。

练拳养气,如水滴石穿,不在于有多大的力道,而在于积点滴之功,循序渐进,一日不可中断,但不能违背人体体能,盲目用功,要以舒适自然为主,累了就休息,困了就睡觉。若违背人体自然,越是刻苦精气便越是消耗,无法渐渐积蓄,那是耗而不是养。养气之道,只有重视身体能力,不勉强,不做作,懂得适可而止,才能成就内家拳术!

“练拳容易得劲难,灵劲上身天地翻。六合相聚人难躲,遇敌好似弓断弦。”描述了练习形意拳很容易,当然指的是在外形动作简单易学。但是把形意拳的劲力练到身上却是难上加难。市面上练习形意拳的人多如牛毛,可是以我几年来得观察,能达到劲力顺达的人少之又少,至于明劲功夫就更不用提了。

形意拳劲力的练习,首先要祛除拙力,也就是说把一个人通过成长过程中劳动练出来的肌肉力量彻底的去掉,如何去?当然是通过三体式了。

在劈拳练习中也要遵循筋骨放开,肌肉松弛到家的要求。如此练习下去周身气血通畅,肾气才能慢慢积蓄圆满,期间注意养肾水。当肾水和肾气充盈时,我们的筋骨会变得强健。之后结合崩拳练习,把手足起落练习整齐,身形练习和顺,此时新的力量就产生了,这个力量即是先天之力,是以丹田之气为基础的,周身相合的筋骨力。我们叫它六合劲,也可以叫它明劲。就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灵劲上身天地翻”。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崩拳似箭,沾手就变劲是诀窍

●三体式,大道至简

●薛颠的武学境界

●形意拳八字功

●重新认识形意拳——五行拳

●不惑之年悟得形意拳真谛

●形意拳悟道

卸掉周身力,方入形意门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40 字。

转载请注明: 卸掉周身力,方入形意门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