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运动员赛场圆梦的背后,离不开大量赛会保障人员的辛勤付出。面对高峰时每日逾千名入境者的疫情防控风险,面对山地气象预报这一世界性难题,面对上万名观众、400 余辆车辆在短时间内进入国家体育场周边这一挑战……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近这些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倾听他们的冬奥故事,揭秘背后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记者李斌、王君璐
简约、安全、精彩的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的冬奥会最佳战绩,见证中国运动员勇攀体育高峰、不断实现突破的精神。
运动员赛场圆梦的背后,离不开大量赛会保障人员的辛勤付出。“我们虽在赛场外,却也在夺取人生的金牌!”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近这些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倾听他们的冬奥故事,揭秘背后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图为冬奥期间,纪晋文在医疗防疫工作组工作专班工作时的照片。受访者供图
面对高峰时每日逾千名入境者
【个人简介】纪晋文,男,44岁,现任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处副处长,2020年被授予“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自述】冬奥会期间,我在医疗防疫工作组工作专班,主要负责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我们协助北京冬奥组委不断完善《防疫手册》,制定10余个技术文件,为竞赛场馆(群)、签约酒店等各类场馆开展工作提供技术遵循;围绕签约住宿设施和工作人员(志愿者)集中驻地公共卫生保障,建立“4+1+1”方案指引体系,并开展全员培训……
参与冬奥医疗防疫保障任务是荣耀,更是责任与担当。特别是面对高峰时每日逾千名入境者,一方面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感到无比自豪,另一方面也为境外人员可能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而感到深深不安,可以说每天都如履薄冰。入境病例每增加1个,就觉得风险增加了一分。为了万无一失,我们每天都在思索,不停地查找,看看哪里还有防控漏洞需要去堵,防控措施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方面,防控措施的执行是否兼顾了赛事正常运行和冬奥会参与者的健康安全……
我还记得2月5日,5岁的儿子给我发来一段视频,他说“爸爸,生日快乐!”孩子的笑脸一下子消除了我春节无休、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疲惫,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家人的默默支持,增添了我为冬奥守好疫情防线的信心和力量!
图为陶亦为(右一)冬奥期间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工作。受访者供图
专挑“坏天气”上山
【个人简介】陶亦为,37岁,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室副首席预报员,冬奥期间任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预报员。
【自述】雪车、雪橇速度快,计分精度达到千分之一秒,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比较高。湿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会造成赛道结霜,影响比赛成绩。
山地气象预报是世界性难题。2017年5月,我作为第一批人员,加入延庆冬奥气象现场服务团队。为尽快提高预报水平,我翻阅大量文献,反复分析不同天气背景下海坨山的温度、风、风向的变化规律;我们还专挑强降雪、寒潮、大风等“坏天气”去爬海坨山,专门去体会天气变化。尤其是2018到2019年,赛区正在建设阶段,山上没有路、气温低,往往上一次山就要5到6个小时。
通过不断深入海坨山,积累对复杂地形下天气要素的认识,我逐渐摸清了海坨山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也提升了自己的预报水平。
2月13日,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迎来强降雪,降雪量达到暴雪级别。13日上午正值女子单人雪车第一轮和第二轮比赛,强降雪天气势必对比赛造成严重影响。除此之外,降雪还会让本来就较陡的道路变得湿滑,影响雪车等比赛器材的运输。经过细致研判,我们提前6天就开始对场馆及各领域滚动提示这次暴雪天气过程。13日当天,我们也进驻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运行指挥室,逐小时通报天气实况和未来趋势。场馆方面根据预报提前播撒融雪剂,并在降雪的最强阶段加派人手及时清扫积雪。精准的预报让比赛没有因为天气而改期,确保了比赛的顺利进行,我和团队们这几年的辛苦都值了!
图为冬奥会闭幕式当天,王先亚在近端落客点的入口,核实车队。受访者供图
“安全、有序集散是最大的挑战”
【个人简介】王先亚,男,31岁,北京团市委国际联络部二级主任科员,冬奥期间在开闭幕式服务保障指挥部人员集散协调组工作。
【自述】我是1990年出生的,出生那年北京刚巧举办亚运会;2008年我考大学来北方,恰逢北京奥运会,可以说我人生的关键节点都遇上了国家举办国际体育盛会。
观众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见证者、参与者。为协助观众顺利观演,我们综合考虑测温安检、乘车出发、落客抵达和进场落座等环节,会同交通、安保和属地管理单位共同完成远端集结点、近端落客点的规划建设,制定交通路线,不断推演优化流程,力保观众安全、舒适地抵达国家体育场。
现实的挑战和困难依然不少:观众来自不同行业和区域,分布在20多个区域集结,需要科学规划建设远端集结点;疫情形势多变,要合理设计交通和人员行进路线,避免和闭环内人员冲突;天气严寒,需要加强各环节有效衔接,做到环环相扣,尽力减少观众室外非必要停留时间。
上万名观众、400余辆车辆在短时间内进入国家体育场周边,如何避免出现车辆拥堵、人员拥挤,安全、高效地安排庞大的人群和车辆有序停车落客,准时进入国家体育场,是所有工作中最大的挑战。
通过一一实地踏勘,在寒风中用脚步丈量每一个重点区域,我们制定工作指导手册、绘制进退场流线图,将工作流程细化到分钟;在近端落客点设置前线指挥调度中心,掌握所有车辆抵达情况,随时处理现场突发情况。开幕式当天,各远端集结点的车队按照批次安排陆续抵达。我站在近端落客点的入口,核实着每批车队,尽管手脚冻得冰凉,但内心却随着车辆的抵达越来越踏实。在全球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几万名观众能够安全、有序来到开幕式现场,亲眼见证这一盛事,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图为冬奥期间姚亮(左一)在现场协调景观布置工作。受访者供图
“长时间在室外,有时一天也顾不上吃一顿饭”
【个人简介】姚亮,男,41岁,现任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广告处副处长,参与冬奥城市景观规划和实施任务。
【自述】城市环境景观是展现城市良好形象、烘托冬奥氛围的重要手段,城市安全运行是保障市民正常生活、保障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支撑。为做好这项工作,市区城管部门以及水电气热等行业单位的60名骨干,共同组成了北京冬奥会城市运行及环境保障组办公室,全力推进城市运行和环境保障工作。
3处标志性景观、1595个花坛、620处景观小品、20余万个灯笼灯饰、1.8万面宣传道旗、6万余处宣传画面、28处灯光秀……在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处处融合着“国际范”和“中国风”的冬奥城市景观布置精彩亮相,展现出主办城市独特魅力,营造浓郁冬奥赛事氛围。
筹办期间,家中接连两位亲属去世。纵有不舍与愧疚,想起所负使命和重托,参加完追悼会我又匆匆返回岗位。为保证每处景观的展示效果,我们经常是白天现场调度,晚上组织完善方案。遇到问题不推脱、不延迟、不隔夜,现场协调解决;遇到分歧,耐心沟通,交换意见。工作强度大,节奏快,干到晚上九十点是常态;现场调研时长时间在室外,有时一天也顾不上吃一顿饭,矿泉水喝到最后都是冰凉冰凉的,但看到城市里浓浓的冬奥氛围内心就觉得特别温暖。
图为刘贵民(右一)在冬奥文化广场现场。受访者供图
1.16万场冬奥主题活动是如何组织的
【个人简介】刘贵民,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处长,冬奥期间任冬奥北京市城市文化活动组办公室成员。
【自述】营造浓郁的喜迎冬奥和欢度春节氛围,是成功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重要内容。2021年初,51家市区成员单位参加,共同组成了冬奥北京市城市文化活动组,由文旅局公共服务处和抽调的6名同志组成专班,牵头推动冬奥文化广场和冬奥示范设施建设,组织策划各类冬奥主题城市文化活动659项、1.16万场。
我们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独特优势作用,在现有2008年奥运会文化广场基础上,按照新标准进行改造提升,最终在延庆、朝阳、海淀、石景山、通州等各区建成了冬奥文化广场16个,每个冬奥文化广场设有中心舞台区、观众区、冰雪活动区、科技体验区、展览展示区、应急保障区等功能区。
每天每个广场上演至少两场文艺演出。既有专业艺术院团演员,也有业余群众文化团队,包括杂技、快板、舞狮、广场舞等市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各广场组织开展1008场文艺演出活动,增添了浓厚的冬奥文化氛围。
在冬奥文化广场现场,天气虽然寒冷,但是大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各司其职,为市民提供了一批充满冬奥冰雪特色和春节、元宵节传统文化元素的欢乐广场。纯洁的冰雪与热烈的中国红相映衬,冬奥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活动彰显出古都北京城市文化的别样魅力。(参与采写:实习生胡锦文)
来源:新华社